劉洋
【摘要】改革開放后,聲樂藝術得以快速發展,獲得很多成績,這從側面反映出聲樂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在具體聲樂教學中,出現一些不合理、不科學之處,這些環節對聲樂教學有一定影響,限制了聲樂教學進一步發展。文章從聲樂教學的現狀、增加科學性的必要等問題為切入點,對如何構建科學的聲樂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對未來聲樂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聲樂教學;教學模式;科學性;聲樂藝術
聲樂教學,其實質是“教”和“學”之間進行的互動,怎樣能夠達到最好的互動效果,是教學過程中要引起各方面思考的問題。若要得到質量最優的教學效果,科學正確的教學模式是至關重要的,它不但可以提高教師和學生之間配合的默契性,也能夠最大程度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提高聲樂教學的科學性具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一.聲樂教學發展的現狀
聲樂教學是以我國自身特點為基礎,結合國外先進教學經驗而形成的符合我國教學條件和教學要求的模式,但是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教學內容不嚴謹。在設立聲樂教學大綱時,為了符合特色教學的要求,并沒有制定統一的教材。所以致使教學內容比較隨意,缺少科學依據,教學內容之間邏輯聯系比較差,缺少系統的理論知識對實踐和學習進行指導,增加聲樂學習難度。
其次,聲樂教學實踐中重視理論學習,輕視技術提高。理論是完善知識體系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技術的前提。雖然聲樂是技術較強的專業,但是也需要系統的理論進行指導和鋪墊。我國目前的聲樂教學主要以學習技巧為主,課程安排以唱歌為中心,學習考評的重點是對技術的考試,對理論的學習是比較輕視的,聲樂理論是教學得以提高的基礎,因此增加理論教學是必要的。
最后,缺少較為寬厚的教學平臺。寬厚的教學平臺能夠培養出全方位、多角度、適應能力強的人才,平臺要集完善的學習環境、師資、教學內容于一身,學校努力創造學習和唱歌的良好環境,可以利用歌劇、演唱的形式為學生提供表演和學習的機會。但是因為教師教學理念的不同,教學的側重點也不同,出現聲樂教學比例較小的現象,教師和學生不重視聲樂教學。
二.改革聲樂教學,增加其科學性
首先,要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目前聲樂教學方式主要是對基礎知識進行夯實,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很死板和枯燥,缺少科學性,難以適應學生學習的要求,根據這一現象,要對教學進行改革,尋找能夠適應學生學習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學習興趣,培養出更多全方位發展的聲樂人才。其次,不斷深化教學改革,體現教學的科學性。根據聲樂教學表現出來的不足和缺陷,需要對教學模式予以有效改革,能夠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聲樂教學的科學性,是聲樂教學得以發展所需要的。最后,要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每個學生具有不同的音樂素質,教師要根據他們的特點使用特殊的教學方式,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要求和學習基礎予以認真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大幅度提升學生的聲樂水平,并促進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三.構建具有科學性的聲樂教學模式
(一)聲樂教案要具有科學性
隨著教學改革和教學評估的順利進行,聲樂教學也逐步系統化和規范化。一些學校聲樂教學每學期都要填寫教案,包括學期學年、課程名稱、性質、教學對象、學生分數、教學人數、教學目標、使用教材、教學方法、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內容,以班為單位將教學基本信息予以記錄,雖然增加工作量,但是對教學科學化的發展起到一定幫助。首先方便制定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計劃。其次可以在教案里對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和體會進行反思,豐富和提高教學方式,積累教學素材。最后有利于對聲樂教學進行規范、系統的管理。
(二)聲樂教材在選擇上要具有科學性
聲樂教學是歌曲和練習曲為基礎教材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選擇的教材能夠促進聲樂的學習從量變到質變。因此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和具體情況在教材的體裁上、內容上、風格上、類型上予以選擇,并以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為教學原則。目前使用的教材分為兩類:其一是隨意性強、簡單易唱、比較短小的練習曲;其二是比較規范的有聲部、有技巧、有鋼琴伴奏的練習曲,具有技巧難度大、歌唱性強的特點。教學在選擇聲樂作品時,要根據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性格性別差異、技巧技能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因材施教選擇適合他們現階段的聲樂作品當作學習的教材。在提高和完善學生演唱技巧的同時,發揮和挖掘學生的潛力。本人認為每學期要求學生自主選擇2~3首聲樂曲目進行練習是效果最好的,既能夠達到教學練習的目的,又能將學生的主動性予以發揮。
(三)在技能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聲樂體系包括聲樂技巧學、聲樂心理學、聲樂生理學和聲樂藝術等基本科學,還包括聲樂文獻、史學、醫學等輔助學科以及聲樂欣賞學、教師學、教育學等傳播科學交叉組成。因為客觀原因,大部分高校沒有開設聲樂教學法、聲樂語言、聲樂心理學、聲樂生理學等課程,所以教學中在培養學生演唱技術的同時,要增加理論知識的學習。對身體樂器的性能、特點、結構以及發聲動力、原理、共鳴協調、吐字咬字和心理狀態等環節進行學習。通過教學讓學生確立科學系統的聲樂概念,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對學生的演唱韻味、風格、技巧、技能、感情等綜合素質的培養,鍛煉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個性發展。
四.結論
構建系統、科學的聲樂教學模式,要在實踐中進行總結和探索。將聲樂學習和聲樂理論、實踐相結合,進而構建起完善的教學思路和明確的教學觀念,采取科學性的教學手段,將聲樂教學的認識從感性化向理性化方向發展,形成系統嚴謹的知識體系。另外不能過分追求標準化、規范化、系統化而淡化了聲樂具有的個性化,讓聲樂向另一個極端發展。深入教學改革,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構建起科學、系統的聲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