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高等院校學生學習并掌握電工基礎理論和技能的重要途徑,是理工科專業一門舉足輕重的專業基礎課。本文提供了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電子技術等相關專業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在教學組織與實施中的改革思路。
關鍵詞: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教學組織與實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行業的電氣化以及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各高校專業對電工電子技術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已經成為理工科專業一門必不可少的基礎課程。通過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獲得電工電子技術必要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學習后繼課程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必不可少的電學基礎知識及常用方法,通過各個教學環節,逐步培養學生具有初步工程素養,特別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改革的背景及意義
隨著電工電子新技術的發展,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內容信息在不斷擴充。然而,我國現有的人才培養體系,一門課程的學時數在短時間內得不到及時調整。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電工電子技術知識,成為各大高校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改革的方向。
通過課程改革,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也可以及時找到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及時調整自己課程計劃,改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對電工電子技術的學習,更好的為后續課程培養必備的基礎能力。
2 電工電子課程改革研究現狀
目前,各高校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改革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課程內容改革
教師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才可以更好的保證教學質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和愛好。目前我國高校,尤其是一些工科院校,他們的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電工電子教學內容也應該要不斷更新,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滿足教學的需求,滿足社會電工電子人才的需求。
另外,教師在進行電工電子教學內容的改革時,還需要根據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內容的知識體系進行相應整合,降低知識學習難度,提升學生對該科目的認識,實現我國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例如,對于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和汽車電子技術專業,學習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與汽車中相關原理的應用相結合,可以提高學生對電工電子技術學習的熱情。同時,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把握“必需”和“夠用”原則,強調必要的知識基礎,剔除理論推導。
2.2 實驗教學改革
在電工電子課程的教學中,如果教師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從而忽視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學生長期在這樣的教學中會感到枯燥和乏味,最終會影響到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實驗教學的改革中,教師應該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相結合,合理設置并適當提高實驗課程比例,在教學中積極向學生展現當前最新的電子技術,讓學生認識到該項科目學習的重要性。實驗內容的設置,應該注重實用性,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實驗設備應該及時更新,通過成立興趣班、開放實驗室等多種形式,給學生校內實訓提供更多機會。同時,通過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加強校企合作,一方面通過實踐能力的鍛煉,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學生將來的求職打下基礎;一方面減少了學生對新入職崗位的適應時間,避免了先培訓后上崗的麻煩,減少了企業的培訓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2.3 教學方法改革
目前,多數教師的授課已經擺脫了純板書的形式,而是采用多媒體教學,通過精美PPT的制作,視頻或者FLASH動畫將復雜的原理清晰形象的展示,方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在具體授課中,采用啟發式教學,舉一反三,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系統認識。采用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將生產實際中的問題直接引入課堂,提高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雖然多數高校在電工電子課程改革中能夠做到教學內容、實驗教學、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改進,在具體的教學組織與實施改革中,依舊沒有大的突破。
3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組織與實施改革新思路
傳統的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一般是按照直流電路、交流電路(包括正弦交流電和三相交流電)、電磁感應、發電機與電動機、安全用電常識、半導體(包括二極管和三極管)、集成運算放大電路、數字電路基礎的思路依次展開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往往是將課本上的結論灌輸式的傳授給學生,各個章節缺少必要的關聯性。本文提供一種電工電子課程教學組織與實施的思路,具體如下:
(1)課程的導入,由直流電路引入。給學生提供直流電源、開關、燈泡、熔斷器,設計一個簡易電路,從而引出電路結構、電路的基本物理量、歐姆定律等知識。
(2)在學生設計的簡易電路基礎上,引入繼電器的應用,從而引入電磁感應。通過電磁感應分析,引出正弦交流電、三相交流電、發電機與電動機等相關知識。
(3)由繼電器線圈的保護電阻可由一個二極管替代,起到續流作用,引入二極管的相關知識。在此說明二極管的整流作用,介紹單相整流、橋式整流電路、三相橋式整流電路等知識。
(4)通過設計延時照明電路,引入電容器,通過電量計算,說明電容器并聯在繼電器兩端不能提供足夠的電量保持電路的接通,采取用一個三極管替代繼電器,從而引入三極管的相關知識,進而引出集成運放。
至此,所有模擬電路的相關知識可以按照此順序依次引出,在不同章節過渡中,可以通過電路的連接實驗依次引出,具體操作中可以采用分組實訓開展教學。
綜上,本文給出了汽車相關專業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一個具體的教學組織與實施思路,著重講述了不同章節間知識的過渡。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同樣需要用到各種教學方法,內容講授上牢記“必需”“夠用”兩個原則,深入淺出。
參考文獻:
[1]張軍.《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2).
[2]石柳.《高職電工電子教學現狀及教學方法探討》[J].宜春學院學報,2007(08).
[3]張瑜,蔡立娟,韓春玲.《新課程理念下電工電子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與職業,2012(02).
[4]顧春祿.《高職院校電工電子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10(07).
作者簡介:郭其濤,助教,汽車專業教師,研究方向:汽車電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