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朋 李彩紅
【摘 要】本文結合醫學院校臨床專業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實際,總結了實驗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辦法。
【關鍵詞】有機化學實驗;教學;臨床專業
有機化學作為醫學各相關專業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其與藥物化學、藥理學、生物化學等課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有機化學實驗》是中醫院校醫學相關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實踐性和操作性課程。實驗內容主要包括了四個大的方面:有機化學實驗的一般知識、基本操作、合成實驗及性質實驗。
臨床專業有機化學實驗是有機化學理論知識的再延伸,實驗教學環節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驗教學與課堂教學緊密配合,能夠使學生有效加深對有機化學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又能使學生掌握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從而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遇到的化學問題。
根據有機化學課程的自身特點,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的有機化學知識和思維能力得到同步發展,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有機化學中的主體作用,在具體的實驗教學中,做了如下嘗試:
首先,根據臨床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及有機化學理論教學的重點知識及章節內容,精選實驗項目,充分利用有限的實驗學時,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比如我們根據臨床專業學生的特點,我們挑選了與醫學聯系緊密的藥物阿司匹林的合成實驗,學生們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實驗目的明確,學生操作實驗規范,通過此次阿司匹林的制備,學生們切實意識到自己所學的有機化學知識在具體的生活、生產及實踐中具有著重要的應用。
其次,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加強實驗基本操作的練習及實驗規范操作習慣的培養。對于臨床專業的學生而言,根據實驗大綱的要求,在每次實驗操作中,要求學生要熟練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比如,蒸餾、萃取及重結晶等等。同時養成規范的實驗操作習慣,熟悉實驗操作流程,比如,實驗咖啡因的提取與分離,丁香揮發油的提取等,讓學生熟練掌握蒸餾操作的要點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熟悉索氏提取器的使用,為以后從事相關專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在臨床專業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培養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自我動手、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及處理實驗突發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積極思考及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在多步連續有機化合物合成實驗中,每一步產品的產率與純度直接會影響下一步實驗的進行及產率多少,直接會導致最終產物的產率高低,做這類有機實驗時,要求學生對實驗的每一個環節都要非常認真操作,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比如,有機化合物甲基橙的制備,第一步反應是對氨基苯磺酸重氮鹽的制備,第二步反應是利用偶聯反應合成甲基橙,這個制備反應中第一步對氨基苯磺酸重氮鹽的產率直接會影響到第二步反應,因此在進行對氨基苯磺酸重氮鹽的制備時要分析影響反應的因素,將反應的各項條件控制好,進而使接下來的反應更好的向預期的方向進行,最終高產率的合成出純凈的化合物。
最后,在臨床專業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還要注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往往不止一種方法,不同的方法,取得的實驗結果也可能千差萬別,這就要求學生根據具體的化合物的特點情況查閱相關的化學資料,分析各個方法的優缺點,思考造成差異的原因,進而嘗試進行相關的創新。在整個的過程中,學生通過靈活運用儀器進行合理的組合及安裝,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思考主動設計實驗,這樣可以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及相應的實驗創新能力。
有機化學實驗內容的豐富性、化合物化學性質的多樣性、物質結構與性質之間的統一以及反應歷程和立體化學的奇妙性,這些都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臨床專業有機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及時總結,合理嘗試,積極改革,在基本的實驗部分和綜合性實驗部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有機化學實驗相關操作更加熟練,學生的科研創新意識及學習興趣得到了很大提升。在今后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將更加注重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及方法,為進一步提高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水平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曾昭瓊.有機化學實驗[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2]周建慶.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高校論壇, 2014(13):162.
[3]劉知新 化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7.
[4]常青.普通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創新與實踐[J].教育科學,2009(1):184.
[5]曹健,郭玲香.有機化學實驗[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6]杜志強,李寧,封子先,等.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綜合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大學化學,2006(8):15-17.
[7]吳楠,王玉梅,徐新.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1(18):99.
[8]李秉得.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