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碩 唐俊峰 何昭建 沈致和
摘要 采用實地走訪方式,對影響合肥市農村沼氣建設及使用的因素進行了分析與調查,發現當前的沼氣推廣工作存在建造及使用過程繁瑣以及技術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在現階段,政府應考慮沼氣池推廣類型的優化及對沼氣技術服務人員提供資金支持。長遠來看應盡快轉變沼氣推廣模式,將推廣資金用于扶持有意從事農村沼氣規模化生產的企業、組織或個人。
關鍵詞 沼氣;現狀;調查;推廣模式
中圖分類號 S21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33-11813-03
Investig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iogas in Hefei Rural Area
ZENG Shuo, TANG Jun-feng, HE Zhao-jian, SHEN Zhi-he*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09)
Abstract Based on field visit,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construction and using of biogas in Hefei rural area were analyzed and investigated. There are some obstacles in the current promotion work such as complicated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using as well as the poor subsequent technology service. At present, the government had better promote a more suitable type of biogas digester and meanwhile financially support those who provide villagers with technical services. In the long term, 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 up the current way to popularize the use of biogas. The limited fund should be given as a reward to companies, organizations or individuals who are willing to work for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biogas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 Biogas; Status; Investigation; Promotion mode
基金項目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01310359035)。
作者簡介 曾碩(1993- ),男,河南洛陽人,本科生,專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通訊作者,教授,從事建筑節能研究。
收稿日期 2014-10-20
沼氣是目前在農村大力推廣使用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也是解決農村能源問題的主要措施之一。自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將沼氣發展作為一項政府行為將其列入到每一屆政府的五年發展規劃,特別從21世紀初,中國政府更是將沼氣發展作為實現清潔生產和循環利用的重要工作并投入巨資給予支持。僅在2003至2012年間,中央政府就投入約315億元人民幣專項用于沼氣建設與發展[1]。為深入了解目前農村沼氣建設的狀況以及制約沼氣事業發展的因素,筆者于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間對合肥市肥東縣、肥西縣、巢湖市等地的12個村莊進行實地走訪(其中有5個村莊為沼氣推廣試點村),同時走訪了肥西縣農村沼氣合作社的負責人及沼氣施工的相關人員,獲得了當地農戶和沼氣建設部門關于沼氣建設和使用的一些想法和意見,并給出了一些沼氣在農村推廣工作的建議。
1 調查地區概況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轄4縣1市,2012年,合肥市共有鄉村戶數125.46萬戶,鄉村人口453.52萬人,從事農業的鄉村從業人員106.478 6萬人,農村人均年純收入為9 081.2元。合肥市2012年人均經營耕地面積1.89畝,經營山地面積0.26畝,經營園地面積0.06畝,養殖水面面積0.08畝[2]。截至2013年年底,合肥市已建沼氣戶數突破9萬戶[3],占全市總農戶的7.2%。
2 沼氣的建設和利用情況
據問卷調查分析,當地農民對沼氣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占86%,其中有57%的人對沼氣的用途有較深了解,對沼氣完全不了解的人只占到14%。但同時也發現,在實際走訪的家庭中,真正使用沼氣作為炊事能源的不足1%。
在高店鄉和高劉鎮走訪過的31戶農村家庭中,已經建成沼氣池的有18戶,仍在建設過程中(建造過程停滯)的家庭有2戶。在已經建成沼氣池的18戶中,沼氣池本身質量有問題導致無法正常使用的有4戶,因為家中經常無人或者不愿意用沼氣導致沼氣池棄之不用的有3戶。在正常使用沼氣的11戶人家中,都反映冬天的使用效果稍差。
3 影響沼氣建設的因素
3.1 農戶對沼氣推廣工作的意義認識不足
在調查的所有村鎮中,相當一些農戶對推廣沼氣的意義認識不足,主要體現在不清楚沼氣的推廣對環境和能源形勢的重要性,這影響了農民主動建設沼氣的積極性和沼氣相關技術的推廣。
3.2 沼氣建設投資的費用對農民來說依然較高
以肥西縣高店鄉和高劉鎮為例,拿到政府推廣補貼政策名額的農戶,仍需支出沼氣池的挖坑、建池、灶具安裝和雇傭工人的費用,一般這筆費用在700元到1 000元之間。另據走訪沼氣合作社得知,一個鎮每年的政府的沼氣建設補貼名額為200到300戶之間,且名額數量不穩定,沒有拿到補貼名額的家庭需額外支出2 000元左右的費用,總建設費用在3 000元左右,這樣一次性投入的建造費用對于一般農村家庭來說較高,導致了一部分家庭放棄建設沼氣。
3.3 沼氣建設及使用過程繁瑣
據沼氣合作社相關的人員以及建造沼氣的農戶反映,在沼氣建設階段,合作社僅派出2名工作人員幫助農戶建設沼氣池,農戶自己仍需要雇傭工人,這對于農戶來說是一個繁瑣的工作。還有一部分農戶表示,在沒有足夠戶數同時建設沼氣池的情況下,聯系不到挖掘機進行沼氣池的挖掘,很多農戶因此放棄了建設沼氣。
此外,對于一些農村年輕的農民來說,相對于使用電以及液化氣,沼氣的投料是一個相對麻煩的工作,這也導致了一些年輕的農民放棄了建設沼氣。
3.4 已經建造沼氣的農戶使用效果不佳
在興建沼氣的過程中,農戶之間存在相互觀望的態度,有不少農戶采取先看看已建人家沼氣的使用效果然后再做決定的策略。而在已建造的沼氣池中,不能保證全部正常使用;更重要的是,當沼氣池出現質量問題后,往往得不到相關技術人員的妥善解決。這些現象對還沒有興建沼氣的農戶起到了負面的宣傳效果,很多農戶因此放棄了沼氣的建設。
3.5 建設場地不足
由于需要同時建設沼氣池和新式的廁所,一些農戶沒有足夠的場地去建設。對于一些住宅靠近街道、馬路的農村家庭,這一問題尤為常見。
4 影響已建沼氣池使用效果的因素
4.1 青草填料不足
因為沼氣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不間斷地進行原料的填充,對于一些家庭來說,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原料的收集,或是因為個人原因覺得填料過程繁瑣導致了原料供應的不足,導致了沼氣的停用或是間斷使用。
4.2 豬糞資源短缺
已建成的沼氣池大多為水壓式沼氣池,以豬糞、牛糞和青草等為主要原料。當地農民可以較容易地獲得青草,但現在養豬養牛的家庭不多,據先期的問卷調查,當地養殖豬、牛等牲畜的農戶不足1%,故大多數家庭都需從附近的養殖場獲得豬糞或者牛糞。在某些村莊,甚至存在從養殖場購買糞便的情況,豬糞每車20元,牛糞每車30元。
同時,沼氣發酵原料的最佳碳氮比為25∶1,而各類原料如干稻草、青草和豬糞的碳氮比分別為99∶1、149.6∶1和 17.3∶1,因此雖然以雜草代替畜禽糞便作為沼氣原料是可以的,但因雜草的碳氮比過高,仍需要采用畜禽糞便或氮素進行調節[4]。在實地走訪中,當地農戶也多用糞便調節雜草的碳氮比。此外,糞便因為有產氣時間短的優勢,在冬季沼氣池產氣效果受氣溫影響下降時更有利于保證正常產氣。所以糞便對于保證沼氣池的全年供氣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獲取畜禽糞便存在困難,影響了已經建成的沼氣池的使用效果。
4.3 沼氣的后續維修服務不到位
在沼氣使用過程中出現過問題的家庭中,有2種情形,一種是聯系不到技術人員或者不知道該聯系誰,另一種是聯系到了技術人員但問題仍未解決。通過訪問沼氣合作社負責人及沼氣池施工人員發現,當地目前不存在有償技術服務體系,目前的技術服務人員由沼氣池施工人員兼任,他們進行技術服務的原因大多是不便推脫鄉親的請求,同時他們的技術服務水平也仍受質疑,這造成了目前沼氣的后續技術服務效果極差。大多數沼氣池不能夠正常使用的農戶都是因為出現問題沒有技術人員解決。
5 關于沼氣在農村推廣工作的建議
筆者介紹了沼氣推廣工作各方面的情況,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推廣就建,不推廣就不建。建了之后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出現問題無人找,找人之后不解決?!笨梢姡嗄甑恼託馔茝V工作沒能達到預期效果。究其原因,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農民追求方便的炊事方式,而沼氣在建設、使用、維修等方面的繁瑣性則與之構成了矛盾。為此提出了以下建議。
5.1 政府的沼氣推廣方式必須轉型
國家進行沼氣推廣工作的目的是通過示范、帶動作用,使大多數農民自愿地建設沼氣池。然而,在當前以政府主導的沼氣推廣模式下,地方政府及下屬機構的工作目的則變成了完成上級下發的任務指標,比如2013年合肥市農村沼氣民生工程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要“完成2011年省下達我市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村沼氣項目的建設任務,建設戶用沼氣5 500戶”[5]。
在現階段的推廣模式下,政府機構要同時和農民以及施工人員(或者沼氣合作社負責人)打交道。農戶除了要和沼氣合作社人員打交道外,還要另外自己動用金錢和社會關系以完成沼氣池建設。沼氣合作社人員也要同時和農民以及政府機構打交道。顯然,從宏觀上看,這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而且事實上也并未使沼氣推廣工作取得預期成果。
為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沼氣利用率低、示范效果差、維修服務不到位的難題,可以依托農村現有的養殖場及秸稈資源,進行沼氣的規模化生產和出售,實現生產、銷售和后期服務的產業化。同時通過經濟手段的刺激,把有限的資金用于資助大中型沼氣的建設,保證沼氣供應效果,同時也增加農戶使用沼氣的便捷性。以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一大型豬場“能源-生態”模式沼氣工程為例,1998 年村投入資金263.2 萬元,建起一座500 m3 的大型沼氣工程。1999 年6 月正式投入運轉,向該村630 戶居民供氣。目前沼氣站日產氣量720 m3/d;沼氣單價按1.5元/m3 計算;該村沼氣站出售沼氣的收益為39.42 萬元/年[6]。
5.2 推廣方式轉型成功之前的建議
5.2.1 加大投入,確保良好的示范效應。
在現階段,為了起到沼氣推廣工作的示范效果,必須做好兩件事:一是減輕農民在沼氣池建設過程中的繁瑣工作及開銷,可以配備更多的施工人員,免去農民雇人幫忙建池的麻煩。二是做好當前已經建好的沼氣池的后續技術服務工作,應該采用有償技術服務的模式,資金應由政府提供。在沼氣推廣方式轉型成功之前可以采用這些辦法。
5.2.2 應當考慮更改所推廣的沼氣池類型。
在現階段,政府還可以改變所推廣的沼氣池類型。比如將目前主要推廣的以青草為主要原料的水壓式沼氣池改為秸稈沼氣池。據走訪,以青草為后續填料的沼氣池,最短時每隔3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要進料一次。而由于進料類型多樣,氣象條件多變,相應的產氣時間也是不固定的,這對于普通農戶來說較為繁瑣,操作性差。尤其是對家庭成員經常外出打工的農村家庭,很難保證在每次在家做飯時都能正常供氣。另一方面,根據肥西縣高店鄉農村沼氣合作社的經驗,秸稈沼氣池投足料后可以滿足農村家庭10個月的用氣需求。同時,據先期問卷調查,當地農村家庭中目前仍然種田并且種田數目在2畝以上的家庭占到62.67%的比例,顯然秸稈相對于青草更容易批量獲得。這將會大大降低投料過程的繁瑣性,同時對減少當地直接焚燒秸稈的現象也有積極作用。
6 結論
合肥地區農村的沼氣推廣工作沒有起到應有的示范效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目前的大多數農戶而言,沼氣池的建設、使用和維護過程十分繁瑣。這是沼氣推廣工作示范效果差的原因。
政府的工作思路應當轉變,要意識到當前推廣沼氣的目的不是讓更多的農戶擁有沼氣池,而是讓社會上更多的人相信,只要愿意,沼氣是可以保證為農村家庭提供足夠的炊事能源的。所以,目前政府在沼氣推廣工作中存在的下發指標、指定任務的做法應該被拋棄。面向未來,政府下一步的工作不是新建一批沼氣池,而是下大功夫讓已經建造的沼氣池能夠為相應的農戶全年供氣。在此工作目標下,由政府出資或補貼,進行有償的技術服務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政府應該意識到,以往的推廣方式不僅起不到預期效果,而且會無限制地增加財政負擔。所以,政府應有計劃地改變沼氣推廣模式。通過鼓勵沼氣的規?;a,提升沼氣的管理維護水平和使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景明.未來:中國沼氣行業的發展[C]// 2014中國(國際)生物質能源與生物質利用高峰論壇(BBS 2014)分論壇三:沼氣論文集,2014.
[2] 安徽省統計局.安徽省統計年鑒2013年[EB/OL].http://www.ahtjj.gov.cn/tjj/web/tjnj_view.jsp?strColId=13787135717978521&_index=1.
[3] 中安在線.2013年農村沼氣民生工程建設收工.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3/10/15/006147312.shtml.
[4] 成官文,朱宗強,胡樂寧,等.農業常見有機廢物產沼氣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9,30 (2) :253-256.
[5] 合肥市農委,合肥市財政局.2013年合肥市農村沼氣民生工程實施方案[EB/OL].http://www.hefei.gov.cn/n1105/n32739/n281310/n282063/n29745253/29906577.html.
[6] 王宇欣,蘇星,唐艷芬,等.京郊農村大中型沼氣工程發展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8,24(10):29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