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銀彥 朱宏斌
【摘要】行動導向教學法突出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參與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樂趣。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適應社會能力、團隊協作等方面具有實際推廣價值。在教學中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是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中職;電工電子
一、行動導向法的基本概念
行動導向法是指以行動或工作任務為主導方向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其目的是針對許多職業不斷提高的復雜度和抽象性,學生可以通過激活和獨立掌握專業和跨專業知識,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即培養學生的職業行動能力。其實質就是理論與實踐一體教學的一種結構范式。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各種能力為本的教學方法的統稱,而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它指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行動能力為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多種活動形式,使學生主動地使用腦、心、口、手進行學習的教學方法。
行動導向對于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它以學生行動的積極改變為教學的最終目標,通過模擬、案例研究、角色扮演、項目教學等各種不同的教學樣式來塑造學生認知等多方面的多維人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的作用,而學生的“主體”角色更為突出。
二、中職院校電工電子類課程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必要性
電工電子類課程是中職電類專業必開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其學習效果將直接影響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由于目前中職學生錄取分數低、學習基礎不好,加之電類專業學生實行文理兼招,文科學生學習本課程更加吃力乏味。若沿用過去那種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模式,學習效果定不理想。因此根據目前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實際,尋找符合中職要求的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經過多年來電工電子類課程教學實踐以及實施課程改革前后對比,筆者認為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比較適用的教法。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電工教學課堂的應用方法
1.項目教學法
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在教師指導前提下交給學生自己處理,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的實施及評價,交給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實施,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環節中的基本要求,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會相關的理論和方法。
在電工電子類課程教學中,著重指導學生抓好以下四個環節:
(1)項目的準備階段:明確任務,查找資料。教師在每次任務之前都要提出預習目標,有預習題、思考題,要求學生有針對性地查閱資料。上課時抽查提問,檢查預習效果。尤其是在實訓課前更有必要做好預習,便于教師引導學生獨立、創新完成實訓內容。讓學生明確自學能力、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學習自信心和團隊合作能力。
(2)項目實施階段:創設情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訓習慣。課堂上教師精講,講重點和難點,講分析方法,操作步驟與要點,盡可能多給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自主完成任務的機會。處理好聽課與記筆記的關系,以聽為主、記為輔。積極思維,手腦并用。學習老師對重、難點的分析、歸納、概括思維的方法。
(3)項目評價與總結階段:利用學習效果評價單,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效果評價。
(4)及時反饋與復習:把握遺忘規律,教導學生,及時復習、體會,解決學習中的疑問,提煉出重、難點。
2.模擬仿真教學法
模擬教學法是一種以教學手段和教學環境為目標導向的教學模式。它分為模擬設備教學與模擬情境教學兩類。
模擬設備教學主要是靠模擬設備作為教學的支撐,教學既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又能降低教學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消耗和危險。在教學中可以通過Multisim電子電路仿真軟件進行仿真教學。在電工技術部分可以利用仿真軟件進行基爾霍夫定律、疊加定理、戴維南定理等電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的演示和分組操作實驗,在三相交流電路部分可以讓學生利用仿真軟件設計三相負載星形連接和三角形連接的實驗,使同學在安全情況下更好理解三相四線制中線的作用及負載星形、三角形連接的特點,同時做到節能環保,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模擬電子和數字電子技術部分可以利用仿真軟件設計電路,利用電子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10,根據需要實時控制,使電路功能可以分層次的展現,實現逐層深入的效果,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實訓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有興趣和信心投入到學習中,結合使用面包板插接電路、在虛擬仿真基礎上進行制作、調試,利用虛實結合手段有利于學生了解電工電子技術的新發展方向,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掌握現代化技術的能力,為學生設計與制作后續學習、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模擬情境教學主要是模擬一個場景,在這些場景中具有與實際相同的功能及宮作過程,只是活動是模擬的,通過這種教學讓學生在一個現實的社會環境氛同中對自己未來的職業崗位有一個比較具體的、綜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別是一些電工行業特有的規范可以得到深化和強化,有利于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和能力,同時也有利職業素質的全面提高。
3.案例教學法
通過一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境進行討論。它的宗旨是通過一個具體案例的討論和思考,去誘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它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到正確答案,它真正重視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過程。案例分析教學法從歸納的角度而不是從演繹的角度展開某一專題的學習,特別適合在課堂上對實際生活和職業實踐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決策能力,得出結論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4.角色扮演
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體驗自身角色的內涵活動,又體驗對方角色的心理,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社會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目的。其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勝任未來的變化及其要求。
5.頭腦風暴法
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課題自由發表意見,互相討論,互相辯論,教師不對其正確或準確性進行任何評價的方法。
四、對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思考
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重在使廣大教師不斷更新觀念,提高改革意識、創新意識,從而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同時使學生探討問題的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1)行動導向教學法體現了當今世界上的先進的職業培訓教學理念。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學習領域的教學要求為目標、以活動為導向,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協作中學習,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2)行動導向教學把全體學生培養成有關鍵能力的人才。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建立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平臺上的,老師將視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實行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把不同類型的學生分配在一個小組,以團隊的形式來學習。
(3)行動導向教學為建立學習型社會創造了條件行動引導型教學法是先進教育體系的體現,是先進教育觀念的體現。行動引導型教學法的實質在于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與有意義的活動與學習的有機結合,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其目的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應用、學會創新。
實踐證明,行動導向教學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是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的有效方法和措施。研究和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必將進一步深化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使我國的中職教育教學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葉昌元,馬建平.行為導向型教學法[M].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2002.
[3]國家教育委員會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方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4]蘇詠梅,王振宇.電工電子專業課實施行動導向教學的實踐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