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霞
【摘 要】本文基于區域航運中心的特點,通過SWOT分析,探討欽州港口物流定位于區域運航運中心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區域航運中心;欽州港口物流;發展策略
1 區域航運中心的特點
從倫敦港到紐約港再到東京港,直至今日的洛杉磯、香港、新加坡、神戶、大阪、高雄、釜山等新的國際航運中心形成。這些港口大都是特定區域內經濟活動的控制、協調和指揮中心,具備以下主要條件:1)有充沛的貨源貨流;2)有明顯的區位優勢;3)有良好的港口條件和先進的港口設施,有適應現代化國際運輸船舶進出的航道水深和港口水深,港口應是集裝箱樞紐港;4)有發達的集疏運網絡體系;5)有完善的服務與管理系統,包括金融、通訊、信息、保險服務及船舶服務,有完善的政策法律環境[1]。
2 欽州港物流發展定位的SWOT分析
欽州港,是后發展地區的后發展港口,如何實現加快發展,做好發展定位是關鍵。本文擬采用SWOT分析法,探索欽州港口發展之路。
2.1 SWOT分析法簡述
SWOT分析,即基于內外部競爭環境和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列舉,然后用系統分析法,把各因素相互匹配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決策性結論。該法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研究,并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分析模型如下:
表1 SWOT分析矩陣
其實施步驟為:分析環境因素—構造SWOT矩陣—制定行動計劃。
2.1.1 分析環境因素
(1)優勢,是組織機構的內部有利因素。(2)劣勢,也是組織機構的內部不利因素。(3)機會,是組織機構的外部有利因素。(4)威脅,也是組織機構的外部不利因素。
2.1.2 構造SWOT矩陣
將調查得出的各種因素根據輕重緩急或影響程度等排序方式,構造SWOT矩陣。
2.1.3 制定行動計劃
在前兩步完成后進行。其基本思路是:發揮優勢,克服弱點,利用機會,化解威脅;考慮過去,立足當前,著眼未來。運用系統綜合分析法,將排列與考慮的各環境因素相互匹配并加以組合,得出一系列未來發展的可選擇對策。
(1)SO 發揮優勢、利用機會戰略。這是一種最為理想的競爭態勢, 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內部優勢和充分利用外部環境機會。
(2)WO 利用機會、改變劣勢對策。這種戰略是利用外部機會來彌補內部劣勢, 使企業的劣勢地位有所改變。
(3)ST 發揮優勢、規避威脅對策。這種戰略是利用企業自身的優勢回避或減輕外部威脅或風險, 通過內部資源的合理配置, 利用自身優勢將外部威脅對企業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4)WT 克服劣勢、規避威脅對策。這是一種應付危機的戰略, 當企業內憂外患、時時面臨危險時, 需要克服內在劣勢同時回避外在威脅。
2.2 欽州港物流發展的SWOT分析
2.2.1 分析環境因素
優勢:①區位優勢突出:位于我國西南、中南與華南三大經濟區交叉結合部;是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的橋頭堡,也是“泛珠三角”區域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交匯點,同時還是中國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②自然條件優越:欽州港是天然的深水港。可建1-30 萬噸級深水泊位200 個,其中l0-30 萬噸級大型深水泊位30多個,遠期吞吐能力可達億噸以上。③海陸空的立體集疏系統初具雛形:高速公路、港區專線鐵路和連接廣西區內外的鐵路、高鐵均有建成,通過南寧吳圩機場連接區內外的航空線也被提上日程。④享有多項國家優惠政策:廣西是我國唯一可以同時享受沿海對外開放、西部大開發以及民族自治三重優惠政策的省份。廣西十二個五年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并從國家戰略高度提出了以打造中國—東盟區域性國際航運樞紐和港口物流中心作為加快推進廣西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首要目標任務[2]。
劣勢:①發展滯后:欽州港至1992年才開始建港,1994年才簡易投入使用,遠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的港口發展;②服務水平低:目前港口仍以運輸服務為主,服務水平尚停留在物流基本服務水平上;③集疏能力差:在自身多方面不足的綜合作用下,港口對進出貨物的處理能力較弱,物流集疏速度較差;④技術裝備落后:手工作業依然蠻常見;⑤人才短缺:老員工知識老化,年輕職工缺乏經驗。
機會:①中國-東盟自貿區成立: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標志著中國和東盟10國之間超過90%、7000多種產品將實行零關稅。廣西北部灣港口將成為中國和東盟10國供應鏈銜接中最大的貨物集散中心。②廣西北部灣保稅物流體系初步形成:廣西欽州保稅港區正式開港運營——這是我國第六個也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保稅港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也已投入運營,加之北海出口加工區[3]。③國際趨勢有利:當前,港口以努力成為世界物流網絡中的樞紐性節點來實現自身發展的趨勢明顯;國際港口隨世界經濟重心而轉移,國際貿易重心正逐漸向亞太地區轉移。
威脅:①競爭激烈:臨近的更具競爭優勢的港口眾多,一是越南北方深水港——蓋林港,依托該港中越邊境初步形成“昆明—老街—河內—海防—廣寧”經濟走廊,已成為云南省貨物進出東南亞的重要口岸。二是廣東省擁有湛江等優良港口,擁有一整套與國際接軌的進出口貿易機制及一大批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群,是貴州物資進出口的主要港口;三憑祥友誼關具替代作用[2-3]。②港口物流正向第四代港發展。第四代港口以高端服務項目見長。
2.2.2 構建欽州港物流發展SWOT矩陣,模型如表2。
2.2.3 制定行動計劃
根據欽州港口物流發展現狀分析,欽州港可以充分利用現有機會,發揮自身優勢,確立中國-東盟區域航運中心的發展定位,謀求未來發展。
3 基于區域航運中心定位的欽州港口物流發展策略
3.1 港口物流發展定位的必要性
欽州港口物流雖然目前發展滯后,同時面臨激烈競爭,但自身優勢和擁有的機會卻也異常突出。只要準確定位,化威為機,以優克劣,也可實現后來居上,實現自身快速發展,帶動地方經濟增長和促進地方城市服務能力乃至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實施發展定位。
推動欽州港口物流快速發展。發展定位可以使欽州港口物流更清楚自身存在的優勢、劣勢,面臨的機會、威脅。進而能更好地利用機會、發揮自身優勢,以克服自身存在的劣勢,消除威脅。實現快速發展。
帶動地方經濟增長。一方面,服務業已逐漸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物流產業發展將推動地方國民經濟大增長;另一方面,物流產業關聯性產業眾多,如商務、咨詢、金融、保險、通訊與信息技術等行業。因此,物流業發展將帶動諸多產業發展,進而推動所在地經濟幾何倍增長。
促進地方城市服務能力乃至國際影響力提升。芝加哥城市重建運動說明服務業已成為現代城市重塑繁榮的主要依托。物流行業及其帶動的相關行業的發展將有益于提升地方城市在國際生產要素往來交流中的服務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3.2 欽州港口定位區域航運中心的可行性(有利條件)
欽州港口物流發展面臨很好的機會,也有其自身優勢,可充分利用該機會,發揮自身優勢,致力于發展成為中國—東盟區域航運中心。
其一,貨源貨流充足成為可能。北部灣港口是我國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欽州港口面向東盟,背靠中國內陸腹地,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中國西南、中南腹地經濟區經濟的發展,廣西北部灣港口將成為中國和東盟10國供應鏈銜接中最大的貨物集散中心[3]欽州港口的貨源貨流充足將成為可能。
其二,區位優勢突出。廣西位于我國西南、中南與華南三大經濟區交叉結合部,背靠中國內陸廣闊腹地,面向東盟十國市場,同時具備沿海、沿江、沿邊三大優勢,欽州港口是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的橋頭堡,地處是“泛珠三角”區域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交匯點,是中國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區位優勢非常突出[3]。具備成為東南亞區域性航運中心的條件。
其三,港口條件良好。欽州港是天然的深水港。欽州港可建1-30萬噸級深水泊位200 個,其中l0-30 萬噸級大型深水泊位30多個,遠期吞吐能力可達億噸以上[3]。
其四,區域物流中心集疏系統初具雛形。目前欽州現有公路:蘭海高速公路和欽陸二級公路[4]。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鐵路有: 欽州進港鐵路、欽州港勒溝鐵路專用線、欽州港鷹嶺鐵路專用線, 并通過南昆線、湘桂線匯入全國鐵路網[5]。高鐵方面,2013年年末,南廣(廣西段)、湘桂(廣西段)、柳州至南寧、南寧至欽州北、南寧至黎塘、欽州北至北海、欽州北至防城港7條廣西區內高鐵相繼開通。以南寧為中心,連接“西南經濟圈”粵、貴、云、渝等省市的高鐵將于2015年全部建成。“一軸四縱四橫”高鐵運輸網絡將基本形成[6]。航空方面,以南寧吳圩機場為基點,連接東南亞地區,連接中國內陸腹地的建設也被提上日程。廣西區內眾多內陸城市與省份已可直達欽州港或中轉南寧到達欽州港口。海陸空集成的集疏運輸網絡初具雛形。
其五,良好的政府政策支持和外部環境。欽州港口物流發展享有多項國家優惠政策。隨著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廣西北部灣發展港口物流的政策優勢愈發明顯。同時,廣西欽州保稅港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投入使用,為欽州港口物流發展形成一個寬松的行業環境[3]。此外,從國際航運中心發展趨勢和發展實踐為欽州港口物流的定位發展作了有利的證明。
3.3 基于區域航運中心定位的欽州港口物流發展策略
欽州港口物流基于區域航運中心的定位發展,還需考慮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面臨的同行競爭和行業發展趨勢沖擊,需采取必要措施。
第一,引進與改善相結合,提升現有服務能力。一方面,引進制造企業,這既緩和本地貨物貨源不足的困境,又間接推動物流發展,而目前這已邁開了一大步。尤其吸引大型現代物流企業的落戶和外來資金向物流行業流入。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帶來的是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是現成的卓越的物流服務能力,還能促使本土物流企業改革提升。另一方面,本土物流企業應加快自身改革發展,通過或與外來企業合作,或融資等方式改變自身存在不足。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有:(1)經營理念轉變。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更能真對問題提出有效解決辦法。例如“對欽州港口貨源不足與成本偏高的矛盾,采取拼零為整辦法,緩和成本與貨源的矛盾”的舉措。(2)技術設備更新。技術是提高物流服務效率和效益的快捷而有效的辦法。應逐步更新港口現存落后的物流運作設施、設備和工具,尤其應加快企業運作管理信息化建設,以縮短物流作業時滯,提高港口物流作業處理能力,加快港口貨物集疏速度。(3)人才儲備。人才是行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全新理念的形成、先進技術的應用均離不開人——具備行業素養的專業人才。外來物流企業的進駐和人才交流,可以即時給本土物流企業提供物流管理人才;當地物流企業也可考慮讓現有員工“回爐”提升,以改變人才不足現狀。
通過提高現有服務能力,讓進出欽州港口的貨主走得及時、走得好、走得省,讓貨主逐漸地喜歡并離不開欽州,使欽州港擁有充足貨源貨流[7]。
第二,立足自身特點,向行業領先看齊,發展高端服務業。一方面,欽州港并非有形產品加工重地,自身物流需求不高,另一方面,競爭激烈,而且港口正朝第四代港發展。第四代港口以調配和運用港口資源,滿足客戶多方面的商務需求,提供令客戶滿意的差異化服務見長;強化對整個供應鏈的集成與管理,是其輻射區域的物流與供應鏈服務提供商[8]。這類港口有功能完備的各類金融機構、資本市場和航運市場,能夠提供金融、保險、通訊、信息等全方位的現代航運服務。欽州港若想確立起區域航運中心的地位,需以自身優勢為基礎,著力發展高端服務以形成自身競爭優勢。可以竭誠引進哪怕一家國際物流巨頭公司的方式推動該目標實現。因為大牌子物流企業進駐易帶動相關企業的入駐,產業集群效應明顯。
第三,加強管理機制完善。首先,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制定發展現代物流業的行業規范、服務標準和相關管理條例,強化約束機制,保證現代物流業健康快速發展。同時,具體化各項優惠政策,明確政府在物流行業發展研究、基建建設、人才培養等各方面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使物流業優惠政策確實惠顧行業發展。再次,大力發展信息服務,推進物流信息化管理,建立一個統一的物流信息平臺,將物流企業、商家、貨主等聯系在一起,并為之提供有效的物流信息服務[2]。然后,加強物流人才培養。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掌握國際語言的物流人才。此外,繼續推進構建欽州海陸空的立體交通網絡,以推動高效的集疏系統的形成。
通過政府努力,為欽州港口物流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欽州港朝開放的區域航運中心邁進,并為其區域航運中心地位真正形成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參考文獻】
[1]曲寧.大連港建設區域國際航運中心問題研究[D].2001.
[2]潘福云.北部灣港口物流發展的幾點思考[J].現代物流,2011,07.
[3]張光明,周梅芳.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的SWOT 組合戰略分析[J].中國經貿導報,2012,06(中).
[4]盧思融,何昌勒.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下欽州對外貿易發展研究報告[J].商場現代化,2014(05).
[5]朱芳陽.欽州港口物流中心整體功能提升的路徑研究[J].欽州學院學報,2008,04,23(02).
[6]楊清.高鐵運輸對廣西港口物流的促進作用探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4,3(80).
[7]http://www.qzbsg.gov.cn/廣西欽州保稅港區門戶網.欽州港建設區域性國際航運、物流中心對策.2011-03-01,17:00.
[8]吳國忠.第四代港口探討及其借鑒意義[J].企業交通管理,2013(01)(總第293 期).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