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濱
【摘要】10kV配電線路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將10kV配電線路發生故障的概率降低,有助于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及可靠性。10kV配電線路路徑較為復雜,容易受到地理條件及氣候條件等外部條件的影響,且這類配電線路與客戶端直接相連,具有復雜的供電狀況,這些因素都會對線路的可靠性及安全運行造成影響。本文根據多年配電工作經驗,理論聯系實際的分析了配電線路產生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預防出現故障的措施。
【關鍵詞】配電線路;故障;解決措施
一、10kV配電線路故障分析
1.接觸故障原因分析
在設置配電線路的過程中,未對接頭電阻加以控制,致使接頭導線的電阻過大;在配電線路運行的過程中,導線接頭因受到高溫及氧化的影響而被燒斷。設備端子與引線之間的接觸不良及不同引線間的接觸不良,也會增大接觸電阻,進而導致設備端子被引線燒斷,接線柱也由此遭到損壞。在安裝保護設備時,安裝的方法不當或不正確,容易引起保護設備的拒動或誤動,嚴重時甚至會損壞設備,導致越級跳閘等電力事故的發生。引起接觸故障的最主要原因是沒有完整測算及估計建設配電線路的環境,在季節方面,也沒有預測出較為清楚的氣候變化。此外,安裝地點固有的容量與設備容量不符,高壓變壓器出現了偏相運行現象,也可能引起絕緣下降及溫升過高的情況。導致變壓器出現偏相運行現象的原因主要為在整定保護定值時,出現了誤動作。
2.單相接地線路故障分析
如配電線路中的火線直接與地線相連通而沒有通過負載的作用,就容易引起接地短路。在220~380V的供電系統中,其變壓器中的中性線與地線直接相連,且具有較小的接地電阻;其火線直接接通地線,將會在瞬間產生極大的電流,致使配電設備及電線被燒斷,也會造成跳閘等事故。因此,由于單相接地將可能帶來嚴重地損失,在10kV配電線路中應盡量避免出現此類故障。零序電壓的出現、獲取零序電流及保護零序電流是出現單相接地的先兆及特征,這一配電線路具有非常復雜的結構,而單相故障易發生在農村及特殊季節,由于強風將導線刮落及10kV熔斷器、10kV避雷器的絕緣體被擊穿,引起接地。
二、防范線路故障的方法
1.根據天氣因素的變化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提高配電線路中絕緣子在耐雷方面的能力,尤其要注意提高針型絕緣子在耐雷方面的能力。由實踐經驗得出,在發生雷擊現象時,懸式并處于耐張點狀態下的絕緣子出現閃絡故障的概率較低,而針型絕緣子則容易出現故障,因此,提高這類絕緣子在耐雷方面的能力提高,將可以有效提高配電線路的耐雷能力,進而減少故障的發生。為此,可在線路中安裝避雷器。如,可以在易受雷擊及較長的配電線路中安裝防雷金具、金屬避雷器等。在防雷金具中,穿刺型的金具具有較好的密封性能,且安裝方便,其高壓電極緊密接觸絕緣導線,當電弧燒灼時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運行穩定,可推廣使用。此外,應對接地網進行定期檢測,以保證接地網具有合格的阻值;加強與氣象預測部門之間的聯系,以便積累資料,當可能出現氣象災害時,能夠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將氣象災害引起的損失最小化。
2.減少外力對配電線路的破壞
可將反光漆涂于防撞墩上,以引起行人或車輛注意,預防車輛的無意碰撞對線路造成的破壞。如,若配電線路的周邊地區有施工工作,則要及時與施工方聯絡,并與之簽訂責任書,減少因盲目施工而引起的線路跳閘。對于盜竊或破壞線路塔材的行為,要加大打擊力度;運行部門應對10kV線路的拉線基礎及桿塔基礎進行定期巡查,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如,檢修及處理存在使用缺陷的線路設備,清理整頓違章建筑等。
3.引進新設備及新技術
目前,我國的用電負荷正在不斷增長,大規模的配電網絡也變得越來越多,從而相應的增加了更多地支路及接點。隨著時間的額推移,桿塔編號將會變得日漸模糊,給檢修人員的巡線及檢修造成了不便。在出現這樣的狀況時,可將GPS系統引入其中,對配變及桿塔的位置進行準確地導航及定位,將有助于提高檢查故障及維修故障的工作效率。組建自動化的配電網,并實時監測配電網,以便及時掌握其運行工況,及時消除故障。也可將性能較好的分支開關及分段開關應用于改造或新建的線路中。
4.對配電裝置進行優化
配電裝置的主要作用為控制及計量電能,在布置配電裝置的過程中,應注意使其能夠滿足正常運行電力系統的需求,以方便檢修,保證并不對周圍設備及檢修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在對配電裝置進行選擇時,基本要求為工作時的最高電壓應高于最高回路電壓,其熱穩定及動穩定的驗算依據為短路條件。如,若電器及導體的保護裝置為熔斷器,則無需驗算熱穩定,只需驗算動穩定即可。此外,預測配電線路所處的外部條件及環境,相應地預防不利的氣象因素。在對配電裝置進行抗震設計時,要嚴格遵守相關的行業標準。在對配電裝置進行優化時,應考慮到當地的最大風速,并適當地降低安裝高度,加強固定基礎設備。
5.采取相應的管理辦法,以提高配電線路運行的可靠性
筆者就配電線路中容易發生的運行故障進行了分析與總結,認為提高運行的可靠性將有助于全面且優化地控制配電線路,并能為用戶提供更為貼心且優質的服務。提高電路運行的可靠性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1)完善管理配電線路的制度
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時,要確保管理制度能夠得到切實實施。管理控制的落實離不開全方位的監控,因此,要隨時記錄線路的工作狀況,并根據記錄撰寫相關的報告。采用高架斗臂車隨時檢查線路的運行狀態,檢修人員應熟練掌握開展電氣試驗的操作及起重吊運過程中所運用到的手勢信號,以便更好地控制基礎環節。此外,應實現管理制度與獎懲的結合。如出現重復性或重復間歇性的停電及相對繁復的線路問題,應處罰超時檢查或造成不必要臨時檢查的相關部門,同時應對常規檢查所需的時間進行明確性的規定,并明確規定檢查報告的記錄格式。
(2)加強各電力專業之間的配合
在完善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實行全面化的管理尤其重要。要實現全面化的控制,必須將聯系緊密的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實現審批新增用戶的工作與停電計劃工作的結合,配電線路優化與城網改造的結合,從而確保管理及調控10kV配電線路的水平有所提高,并減少故障的出現,進而提升服務水平。
三、結論
通過上文的分析,筆者認為,造成10kV配電線路出現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控制并減少故障的產生,必須做好相關的預防措施,如減少外力對配電線路的破壞及引進新設備及新技術等。筆者相信,通過電力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必將大大降低10kV配電線路出現故障的概率,進而提升我國配電線路的整體運行水平。
參考文獻
[1]趙永良.配電線路故障分析及預防措施[J].農村電氣化,2007(7):32-33.
[2]廖添勝.農村10KV配電線路故障淺析[J].廣西電業,200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