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曙
【摘要】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要實現農村與農業的全面發展,為此要全力加快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通過農村與農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的工業發展的進一步提高,而農村電網的建設與完善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支撐。
【關鍵詞】城鄉同價;問題分析;農電管理;發展
一、我國農電發展現狀
提到農電人們就會聯想到農業用電,其實在我國,農電是按照行政進行劃分的,縣級以下的電力管理體制、電力消費以及電力供應體制統稱為農電。對農電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從1998年開始廣東省就開展了農電“兩改一同價”工作,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農村電網改造。經過幾年來的不懈努力,農電“兩改一同價”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農村用電體制得到理順,農村用電線路的電網線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農村安全用電得到提高。降低了農村居民的用電成本,穩定了農村電價。使廣大的城鄉居民與企業得到很大的實惠,減輕了他們的用電負擔。使用電支出在它們的總消費支出中占比重明顯降低,促進了他們的用電熱情,許多以前不曾使用的電器走進了廣大城鄉居民的家庭,成為它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改變了它們的生活習慣,改善了廣大居民的生活。農網改造工作使廣東省的農網面貌煥然一新,通過農網改造工程使全省的電力布局得到完善,山區的電網建設得到也獲得了很大的提高。拉動了廣大居民的用電需求,從另一個角度促進了供電企業的發展,有效地促進了經濟的增長,對農電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農電管理存在問題分析
(一)農電職工的年齡偏大
由于農電職工在野外作業的時間較多,而且部分工作勞動強度比較大,需要職工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但是企業的大部分職工的的年齡在50歲以上,經過多年的實踐工作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但是卻身體素質卻難以適應一些高強度的工作。
(二)文化程度參差不齊
農電職工的整體素質不高,由于電力企業改革發展的需要,農電職工很大一部分都是從鎮電管站直接轉到供電企業,這部分職工沒有經過專業的電力方面的培訓,所掌握的技能基本上來自于工作經驗,知識技能與目前信息化、現代化的電網工作脫節不能夠適應現在電力發展的需要,亟需在知識方面進行更新。
(三)年輕職工缺乏工作做經驗
為了增加企業的活力,也為了企業發展的需要,增加了許多新的企業成員,這新成員與過去的企業職工相比有很大的進步,它們都經過專門的培訓,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由于工作時間短,實踐經驗較少,特別是缺少現場工作的經驗。這種新老交替的斷層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阻力。所以新增農電職工要改變老一代電力工人缺少文化知識的缺點,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吃苦耐勞的創業精神由勞動性逐漸向技能型與勞動性兼備的方向轉變。
三、農電管理今后的發展
(一)提高從業人員素質,精簡整頓農電工人員
針對農電工從事人員良莠不齊的現狀制定整改措施,通過考核對企業現有人員擇優競聘,整個過程要貫徹“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對不合格人員進行清理,為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對錄用人員重新簽訂用工合同,使現有人員能夠安心的工作,并且提高職工的福利待遇,為大多數的職工繳納了一種或者是五種社會保險,解決了職工的后顧之憂,使職工能夠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加強現有職工的培訓,定期為職工舉辦勞動技能知識講座,提高職工的理論知識水平,實現職工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完善常態服務,樹立行業服務新形象
完善行業的服務制度,推動常態服務制度的進一步完善。進一步加強行業的服務水平,提高行業的服務效率,改變過去電力行業服務質量差,管理不到位的不良印象,了解群眾的用電需要積極推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實行人性化服務,加強停送電業務的管理,在實行停電的時候提前通知用電戶使用電戶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2.對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發展較慢的地區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管理,提供不同的服務,以確保提高這些地區的用電質量。
3.推進親情服務,加強營業窗口的建設,規范工作人員的服務行為,要禮貌待人、尊重客戶,使客戶感覺到工作人員的貼心服務。
4.做好電網的維護與管理工作,保證居民與企業的正常用電,處理好用電供需矛盾,在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做好供電工作,保證各方的用電需求。
(三)建立科學健全的農電管理體制
圖1 農網一體化管理體系
為使我國的農電得到新的發展必須對農電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但是改革一定要在電力系統改革的整體框架下進行,理順農電管理中的體制問題,使農電管理實現規范化、制度化。同時要加強各級地方人民政府監督管理職能,加強對農電企業的監督管理,放開農電企業的手腳,依據現代企業制度管理方法對縣供電企的運作進行規范管理,使農電企業建立起責權統一、有效制衡的企業法人制度,在此基礎上對企業的工作人員進行科學定編、減員增效,促進職工隊伍素質的提高,使縣級供電企業的管理得到有效提高。
(四)引進先進技術使農電服務體系向網絡化方向發展
為實現農電管理規范化的在供電系統內部全面推行SG186營銷系統;深化農電管理的改革,促進農電企業的發展,通過對農網工程管理軟件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建立健全對電業系統生產管理狀態的監測,對電業系統的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實現規范化、系統化、全程化;還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實現對農村電業系統的工作情況進行視頻監控,如可以通過視頻隨時查看農電營業窗口的工作情況,及時掌握他們的工作動態,可以對基層的服務工作進行及時了解,把它作為制定今后的工作措施的參考。
圖2 SG186營銷系統
(五)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發展農電建設
農網建設改造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基礎工程,也是一項惠民的工程,農電管理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正確領導、大力支持,也離不開群眾的理解與支持。通過第一批農網的改造與建設工作的實施看,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如變電站征地、補償款的制定標準、線路走廊等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供電企業一家能夠解決的,面對這些合理的與不合理的要求,往往需要政府的支持與群眾的理解。所以供電企業想要獲得長足的發展就需要爭取到政府部門的理解與支持,由政府出面解決供電企業面臨的難題,要把自己的工作情況及時向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匯報,做好生產工作的宣傳、以及政策宣傳爭取群眾的理解與信任,使工作中的各種問題都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對于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及時向上一級企業領導部門匯報,由上級公司進行協調解決,做好工作中的檔案管理,妥善保管好工作資料,在不損害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也要維護企業的自身利益不受收侵害。
四、結語
我國農電的生產與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的農電起步較晚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經過改革我國的農電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就農電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措施與辦法。
參考文獻
[1]徐凌.新農電體制下農村供電所的管理方式探索[J].華東電力,2013(07).
[2]康建瓴.縣級供電企業改制中的財務問題[J].中國電業,2012(10).
[3]張建興.農電體制改革中的相關法律問題[J].中國電業,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