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兵 吳文斌 陳康 劉浩
【摘 要】大學生自主創業成為目前大學生就業的方式之一,雖然目前大學生創業熱情高漲,但創業相對成功率較低。沒有按照市場的需求確定創業的方向以及沒有按照市場規律來經營創業的市場是導致創業失敗的因素之一。本文通過對大學生創業的市場定位誤區的分析,探討了影響大學生創業的要素,并為大學生創業定位提供了定位模型,以期為后續大學生創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市場導向;大學生;自主創業
0 引言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社會各界對大學生的創業活動備感重視。隨著近些年國家推動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在高校的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蓬勃發展起來,但在項目繁榮的同時,創業成功率低的現象也不容忽視。社會青年創業、海歸人才創業與大學生創業是目前三大創業人群,[1]相比于前兩種創業人群來說,大學生創業具備一定的技術含量、經費薄弱、管理能力缺乏等特點。同時與大學生創業競爭的還有成熟的市場操作者與經營者,大學生若沒有明確的市場定位與方向,很難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經濟下獲得成功。
1 大學生創業定位的誤區
大學生創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目前國內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宏觀性方針,以改變單純通過“等、靠、要”的方式依賴政府解決就業模式。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引導,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大學生創業熱潮,反觀大學生創業熱潮的背后,存在諸多創業定位的誤區。
1.1 從國家推動大學創業的目的看,大學生創業部分存在注重形式而忽視內涵建設
從國家與教育機構層次來說,在高等教育中推動大學生創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和綜合素質,滿足以多層次、復合型、應用型為目標的人才培養要求;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較強的團隊精神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有效地促進學風建設;可以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創造條件;可以促進教師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充分利用教育資源,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從國家推進大學生創業的目的來看,其一大學生創業需與其所學專業密切聯系起來,不能把大學生創業與其自身專業特長分離開來,其二大學生創業重在“創”而不在“業”,注重強調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揮,創業的領域是在其所學專業的領域尋找帶來經濟利益的突破口。若大學生創業僅僅注重市場經濟利益,而忽視的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就會本末倒置,大學生創業也不可能對社會就業產生重要的影響。
1.2 從大學生自身角度看,其創業意識增強,但創業目的不明確
一方面,大學生創業的熱情異常高漲,據一些地方統計,七成大學生對創業感興趣;另一方面,又是居高不下的創業失敗率,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達70%,而成功率只有2%~3%。有些大學生由于創業目的不明確或是動機不純,創業只是為了過了一把老板癮,滿足了一下虛榮心,等錢燒完了,創業也算是劃上了“圓滿”的句號,結果令人失望。明確了大學生創業的技術目標,完成期限自然就是企業經營(或新產品銷售)達到盈虧平衡點的最長時間。創業是有風險的,其風險包括技術風險、管理風險、市場風險、人才風險,甚至是政策的風險。
1.3 從大學生認準市場角度看,認識自我容易,認識市場需求難
大學生并不一定要一次性創業成功,關鍵是找準方向,發揮長處,避免發揮自己的短處與市場競爭。學生群體創業的成功率相對較高,失敗的原因主要是資金和市場競爭因素,其次是經營管理不善和產品、技術落后。市場需求的體現更是客觀規律的印證。我們國家現階段正是以市場經濟為主體,亞當斯的《國富論》中就明顯的指出:市場的核心是市場機制,市場機制即為價格機制,而市場機制的現實表現就是市場需求,即為價格的高低變化,由此可見,大學生創業以市場需求為主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既然,以市場需求為主是遵循客觀規律的,那我們為何要發其道而行之呢?所以,市場需求,是大學生創業的重中之重。大學生創業總會面臨著啟動資金少,經驗短缺等困難,所以我們需要市場需求來統籌全局,使得我們的產品更快的銷售,資金更快的流轉,經驗更快的積累,讓我們更快的適應社會,讓創業走向成功之路。而如果過分強調個人的優勢,就好像光著腳,找不到合適的鞋子,即使有走千里路的壯志,也只能是寸步難行。所以我們需要市場需求的統籌,來規劃我們創業未來的美好,讓我們的個人價值得到充分的實現。
2 大學生創業定位的影響要素的分析
21世紀的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更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后備力量,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型國家的中流砥柱。然而面對“不盡如人意”的就業形勢,自主創業日益成為當代大學生步入社會的敲門磚,為自己尋找出路,又為社會減輕就業壓力。創業成功與否是大學生至關重要的人生轉折點。但是創業忌諱急于求成,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學習和了解影響創業成功與否的因素對大學生創業是必要的,筆者僅從兩個方面加以分析。
2.1 主觀因素
2.1.1 心理素質過硬與否是創業成敗的感性因素,是“精神”基礎
零點集團董事長袁岳在大學生職業發展論壇上所做的《創業的快樂表情》的演講,受到廣大學子的熱烈歡迎,他對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大概5%左右的學生認為自己是非常適合創業的,差不多50%的學生覺得根本不適合創業,堅決不舉手的占到了3%,無論是不是想創業,曾經創過業的大概占1%。然而,萬事開頭難,創業的也不一定都能成功,對于那些剛剛完成學業就步入物欲橫流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受到打擊和遇見挫折是在所難免的,縱觀大學生創業歷程,一般都經歷了一個由浮躁到理性的過程。這種變化也是大學生創業逐步走上平衡健康的發展軌道的必經之路。在復雜心理變化過程中不斷的自我調整,始終堅持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信念,可以使學生的創業心理日漸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不斷加強。我們不能以一時的成敗論英雄,今天的失敗可能意味著明日的輝煌。要引導大學生正確看待創業初期的得失成敗,堅定信念,理性分析,才能取得創業的成功。
2.1.2 自身積累深厚與否是創業成敗的理性因素,是“物質”基礎
事物總是相互聯系的,僅僅是具備了過硬的理性心理素質也是遠遠不夠的,資金、經驗、社會關系等都尤為重要,截至現在,網上就大學生創業的最大障礙調查結果顯示:創業最大的障礙有99%的人認為資金不足,85%的人認為沒有經驗,10%的人認為沒有管理、營銷等方面專業知識結構。大體總結起來就是準備不充分,這種積累并不是多讀幾本書就可以掌握的,是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才能得到。古人說,“急中生智”,是需要有一定的積累和沉淀才可能生出智慧來的,從某種角度講,因為自身的積累不足,才表現出心理素質的不穩定,急中生不出智來。從調查結果和群體分析來,多數大學生對創業必備的自身積累條件估計過高,不能夠準確客觀評估,容易導致激情滿滿,但在處理實際困難或問題時表現出嚴重的心理準備不足。這是作為一名創業大學生必須明確一個問題,否則就是搬起石頭砸的是自己的腳。
2.2 客觀因素
2.2.1 尋找和把握機遇是引領大學生取得創業成功的墊腳石
胡錦濤同志曾深刻指出:“無論是從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看,還是從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發展歷程看,能不能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是一個國家能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勝利的關鍵所在。歷史一再表明,機遇極為寶貴,稍縱即逝。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把握住了機遇,落后的國家和民族就有可能實現超越式發展,成為時代發展的弄潮兒;而喪失了機遇,原本強盛的國家和民族也會不進則退,成為時代發展的落伍者。”國家如此,那就創業來講呢?答案是肯定的,機遇在創業過程中也顯得至關重要。機遇稍縱即逝,它可能使一個人一蹴而就或者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每一個機遇背后所對應的也許就是一道通往成功的大門。
2.2.2 分析和調查市場形勢是引領大學生取得創業成功的方向標
即使當代社會,在大行業中往往還存在很多市場空白,一旦你從中找到了合適的市場空白點,那么,你就抓住了創建一家能夠持久生存且能夠盈利的企業的機會。如家連鎖品牌的創辦者曾如此比喻:“一個堆滿了大石塊的玻璃瓶,看起來似乎已經沒有空間,實際上大石塊的空隙之間,還可以容納一堆小石子;隨后,在小石子的縫隙里,你還能繼續填滿細沙。”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市場仍然存在著許多盲點,找到了市場空白,也就意味著成為某個細分市場的領跑者。建立縫隙企業,必定是成功的機會。縫隙市場是存在的,也是不易察覺的,需要創業者去發現、去開拓、去獨占。而在創建縫隙企業之前,首先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正確掌握最新的市場形勢,識別與確定縫隙,這是創業成功與否的風向標。所以,做好市場形勢的調查對于創業的大學生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另外,時刻關注市場形勢的變化對于維持以后的企業發展也很重要。
大學生是青年人力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思想前衛,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群體,更是祖國將來的希望和寄托。創業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而能力的取得依靠平日的積累,只有平時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積極主動汲取社會經驗,不斷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身綜合修養,嚴格用高標準要求自己,理性分析審視市場形勢,把握機遇,奮勇拼搏,相信創業成功的大門會向你微笑著敞開的!
3 大學生創業定位的模型設計
大學生創業定位要針對大學生特征,該問題不僅決定著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基本內容與方法,而且決定著新興的大學生創業教育能否創造新的學習需求。大學生創業有三種基本選型:自雇型創業、專業型創業和產品創新型創業。通過對三種選型的實際調查評價與分析,“自雇專業型創業”是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的最佳方式,相對應于該種創業形式,“以專業型創業為導向的專業教育”是創業教育的理念。
在這里我們把影響大學生創業定位分為兩個維度,一個是大學生管理自己項目的能力,另外一個是大學生創業項目對技術的需求。結合這兩個維度,我們可以分析出大學生創業的定位模式如下圖。其市場定位分為市場飽和區、大學生創業區以及市場探索區。
圖1 大學生創業選擇模型
3.1 市場飽和區
市場飽和區是目前創業市場已經趨于飽和的區域,該區域中,使用到的技術門檻非常低,對企業的管理要求也不高。對于這些領域的創業適合對于普通的社會人員的創業,其創業門檻較低,社會人員完全能夠駕馭的區域。相對來說,該區域需要的經費投入較大,市場回報率不高等特點。目前部分大學生創業會選擇這個區域來經營,如禮品店、小商品批發市場等。這塊的區域相對來說,由于入門門檻較低,進入該領域創業的人較多,與此帶來的是競爭激烈,企業沒有上升的空間。
3.2 市場探索區
市場探索區是運用高尖端的技術來創業,是知識轉化為經濟的一種創業方式。這種創業方式要求企業能夠奉獻給社會的是獨一無二的尖端技術,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別的企業無法與其競爭的技術優勢。相對于三類創業人群來說,這類創業主要集中于海歸人才與科研人才的創業之路。對于大學生創業來說,技術要求過高。
3.3 大學生創業區
大學生創業區是社會人員不具備的技術要求,高尖端的技術人才也不屑與創業的領域。在這個領域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能力,但不需過高的專利產品技術。相比于其他兩類創業人才來說,大學生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但科研能力不足,還不足以創新出新產品引領市場。
4 電子商務美容師創業案例分析
大學生創業定位方向的準確與否,直接決定了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2012年巢湖學院參加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業項目的申報,在項目的申報過程中,本創業組成員與指導老師首先就大學生創業定位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思考,最終敲定電子商務美容師作為本項目做創業項目的定位。選擇此題目作為大學生創業項目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
4.1 專業特長的凸現
本項目組成員為教育技術學專業,在大學學習的過程中,專業知識計算機教育方向主要集中于平面設計、網頁制作、Flash動畫制作等內容。電子商務美化市場是一個需求專業的電腦人才才能完成的項目,而相對來說,目前大部分電子商務經營中不具備專業的店鋪美化知識與技能。選擇這個領域作為大學生創業項目一方面可以發揮專業知識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把課程教學與實踐完美的結合起來。
4.2 市場領域的定位
電子商務是目前中國大地比較火熱的創業項目,這也為低成本的創業提供了方便之門。相對來說若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學生選擇這個方向作為創業的方向,就不得不面對強大的社會人才的創業競爭。如何做到人有我精,人無我有的創業宗旨,就需要在這個市場中找到不同于其他競爭者的優勢區域來開展自己的競爭項目。考慮到大部分電子商務的業主都沒有美化商鋪的能力,這塊創業能夠發揮大學生的學業所長,也能面對市場考驗。
5 小結
以市場的空間尋找大學生創業的方向,以市場規律作為大學生創業運行的原則,以市場的需求作為大學生創業未來的方向。在大學生創業定位方面,不能一味地呆在高校的象牙塔中去想象與構思未來的方向,應該從知識的書堆中走出去,按照市場規律辦企業、以市場需求尋找市場的空間。
【參考文獻】
[1]范龍,尹琦.大學生創業定位與創業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07,7:79-81.
[2][美]弗雷德·R.戴維.戰略管理[M].李克寧,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