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言
摘 要:為了提高內科學的授課效果,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將互動式教學法應用于內科學教學實踐中。結果顯示互動式教學法有效地調動了師生雙方教與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們的聽課熱情,提高聽課效率,有利于進行優質的內科學教學。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 內科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a)-0146-02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醫學是保護人類健康的科學,對于獻身醫學事業的醫學生來說。內科學教學在整個醫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內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對醫學生成長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內科疾病種類繁雜,理論性和實踐性強,涉及知識面廣,難學難記。所以當醫學生是一項很艱苦的學生歷程。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醫生后所面臨的是每個鮮活的生命,擔負著救死扶傷的重擔,可謂責任重大,作為未來醫生的教育者,如何幫助醫學生到醫生的轉化,是需要我們努力尋求良好的教學方法的。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填鴨式教育,將學生關在教室里,強制性地灌輸大量的知識,按這種方法組織的專業教育不僅過于僵化、被動,而且不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面對21世紀醫學教育模式的改變,面對改革開放以后出生的青年一代有思想活躍,興趣廣泛,敢想敢說的特點,我們不應該再沉湎于枯燥、生硬的教學模式中,而探索互動式教學方法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效果。
1 授課前準備
互動式教學模式旨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其思考,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實行互動式教學前的準備。
1.1 要求充分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作為教師不僅要對基礎知識融會貫通,還應該熟悉相關領域的知識和信息,尤其是能夠豐富學生知識面、調動學生興趣的相關素材和案例資料。課前,教師需要根據講授內容及其特點,對課堂需要講的內容、方式等進行設計和“彩排”,并對課堂需要的材料、道具等做好準備,如需要播放的視頻文件,角色扮演需要的卡片、紙條等道具,課堂練習需要的材料等。
其次要求教師平時注意病例素材的積累。病例教學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引入的病例是否合適就需要教師的專業判斷。教師不能僅僅依照教材照本宣科,而應該在日常的閱讀、研究以及生活中有目的的去搜尋和積累,在課堂上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病例,甚至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對病例進行現場修改或演繹。
1.2 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
講課不同于舞臺表演,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需要與學生這群沒有事先排練的演員進行現場互動。這就需要教師憑借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掌控教學進程,調動課堂氣氛。教師通過巧妙提問,適時講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小故事,在課堂沉悶時講幾句純粹為消除學生疲勞或引發學生注意的小笑話,或者在學生交頭接耳時故意停止講課以施加壓力等來活躍課堂氣氛。
1.3 要求具有完善的現代教學設備
互動式教學不僅僅是師生間的互動,生生間的互動,還是人境(或人物)的互動。多媒體技術和網絡的發展為互動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因此,多媒體教學設備也是互動式教學不可缺少的。
2 具體方法
先提出所授內容的概述,讓學生對教材所述的內容有所了解;然后用課件展示典型病例,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組進行專題討論;最后由教師總結。例如:在講解“肝硬化”時。我們選擇了一位40歲的男性患者的病例,這是一位乙肝患者,五年前曾因消化道大出血住院治療切除脾臟,這次以大量腹水入院治療。首先將正常肝臟和患者肝臟比較,其肝臟明顯縮小、變硬,表面呈結節狀,啟發學生復習正常肝臟的功能,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各抒己見。當看到病人瘦骨嶙峋的四肢,高高隆起并布滿迂曲靜脈大肚子的照片時,他們無比的驚訝,紛紛發出感嘆聲,課堂氣氛進入高潮,大家開始討論腹水形成的原因,蜘蛛痣形成機制,有無好的治療方案,教師抓住機會,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另在講解“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時,首先播放自己錄制的一小段視頻,里面有多個甲亢的病人,學生們觀察到突出的眼球、腫大的甲狀腺還有生病前后的體重變化,緊緊吸引住了他們的注意力,他們開始熱烈的討論為什么會發生這些改變,加深了對甲狀腺激素作用的認識,然后讓學生表演甲亢的臨床表現,學生們笑的前仰后合,在輕松的環境中學到了知識,在本學科的帶動下他們把已經收起來的《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這些課本搬上課堂,真正做到積極地學習。這種互動式教學方法的優點是學生可以提高對學習的興趣,在個人的學習過程中還可以幫助同學尋找問題及難點,讓其他學生從中得到收益;教師也還可以以教促學,促進教師的知識更新,學生自由提問,有些問題是教科書中沒有涉及到的內容,這樣反過來可以促進教師去學習更多更新的相關知識,從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教學過程。
改變教學方法其主要原因是,時代在變,知識爆炸,醫學的發展很快,學生對不斷涌現的疾病名稱、新名詞、新概念和復雜的病理變化,感到不知所措,只有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長此以往,桎梏了思維,壓制了他們應用知識、綜合分析的潛能。而一個合格的醫學生應該具有科學的思維方式,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和勇于探索創新的意識。我們在教學中應用互動式教學。其目的在于培養他們觀察、分析、綜合能力和動手動腦、獨立思考、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 討論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認識興趣,興趣是由學習過程本身和知識內容的特點引起的,對自己希望看到或喜歡看的,就有興趣并能較好的理解和記憶,課堂教學的任務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情感和主動探索及開拓進取的精神,讓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
傳統教學模式強調的是書本知識的傳授,學生總是被動地吸取教師從外部提供的知識信息,形成老師講、學生聽的機械式被動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即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 傳授新知—— 復習鞏固—— 課后作業。這種模式的優點是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能力、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的培養。同時,教學模式呆板,教學行為強迫性特點突出。教師的講授著重于習題的解決,注重考試的難易程度,追求的是高分,而忽視了過程和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不是學習方法的指導而是題海戰術,從而師生間演繹出一幕幕“你教、我學”“你不教、我不學”、“不想學偏要我學”“學不會就懲罰”等強制關系,使得學生內心對學習產生厭倦,抵觸情緒。同時也出現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也累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