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培
音樂教育是高校實施美育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也大學生審美藝術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大學生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健康高雅的音樂審美情趣,使學生具備用音樂的耳朵聆聽世界,感悟生活,進而豐富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是高校音樂教育的目的。而這一切都要從樂理知識這門課程開始。隨著我國音樂教育的不斷深入普及,樂理知識課程成為大學生公共藝術必修課程。而普通高校的樂理知識教學多面對的對象是非音樂專業學生,這就要求音樂教師重新來制定自己的教學方法,而不能采用完全理論化技術性的教學。
多數大學生都認為樂理知識是一門極為枯燥的課程,這種想法的形成與教師不夠靈活的教學方法有關,針對不同的授課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時更新和變換教學方法,活躍樂理知識課堂氛圍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在本文中,筆者就自己多年的授課經驗,同時借鑒其他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來探討一下樂理知識的教學方法。
一、互動式教學方法
樂理知識是一門音樂理論課程,有很多的最初的理論知識需要學生掌握,教師在授課中如果還是采用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方式,場面肯定是講臺上老師“獨角戲”,講臺下學生“多面體”,這是失敗的課堂。互動式的授課方式適合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師生互動,例如:在等音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安排一張鋼琴鍵盤圖,請學生快速找出D的等音,然后挑選幾位同學到講臺上將他的答案標記出來,教師再做完善工作,在一問一答中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動腦思考的能力。也可以使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一個提問,一個回答,另一個判斷正確與錯誤或者補充。在互動式的授課方法中,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像參加娛樂節目般的輕松,積極參與到樂理知識的學習中,教師還要像主持人一樣,維護學生討論的主題不偏題,不跑題,引導學生不斷展開想象力。
二、欣賞教學法
樂理知識的教學是為音樂欣賞服務的,是欣賞的理論知識,因此在樂理知識的教學中一定要與音樂欣賞聯系起來,不同的樂理知識部分讓學生欣賞不同音樂,例如:在初期第一課堂向大家講授七個基本音階的時候,為了讓同學們記住在五線譜中的音高關系,給大家播放了音樂電影《音樂之聲》中的女主人公瑪利亞帶領7個小孩在山上玩耍時演唱的《do re mi fa sol la xi》,這首歌通俗易懂,簡單隨意又充滿活力,學生對電影片段特別感興趣,增加了課堂活躍度。在拍子的類別介紹中,我們介紹到二拍子時,給大家播放國歌,使同學們充分感受二拍子帶來的進行速度的莊重,介紹到三拍子時,則給大家欣賞了一段交誼舞,輕松愉快的“咚噠噠,咚噠噠”的節拍讓他們立刻有想要跟著跳起來的欲望,在介紹散拍子時,則播放了一段中國戲曲武將進場的視頻,學生很有興趣,他們平時不喜歡聽戲,但是當老師給大家講述的是節拍和演員動作搭配以及后臺幕后的趣事時,學生甚是喜歡。
三、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互配合
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課堂上已經在高校得到普及,在樂理知識課堂上,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精彩的圖面,生動形象的視頻、優美的音樂等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力,但是在互聯網泛濫的今天,手機網絡的覆蓋,學生對于多媒體已經不像當年那樣熱情而是司空見慣,更何況幾乎所有學科的教師都采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前兩節課在聽老師念課件,后兩節換個教室接著看老師的課件,必然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因此筆者建議,在樂理知識課堂應該采用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互配合的方式。樂理知識中的一些音樂符號和標記,不是在互聯網上快速直接就能打出來,需要教師在黑板上給學生演示,這就是傳統教學方式。例如,在音程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隨機在黑板上出題,然后讓同學們上來做題,再提問。這是多媒體技術短時間做不到的,課堂的隨機應變也是授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必須。
四、音樂技能配合理論授課法
高校音樂教師都是具備一定專業技能的教師,在樂理知識的課堂上一定要結合音樂技能,這將會使樂理知識課堂氛圍得到最大程度的活躍,大學生活躍的思維和強烈的表演欲望,使他們特備熱愛和喜歡音樂技能,如果能把理論的知識與實際技能結合,教學效果必然事半功倍。例如:在節奏節拍的訓練中,教師可以將踢踏舞引進去,通過踢踏的舞步敲擊地面的節奏來使同學們掌握不同類型的節奏。在不完全小節的學習中,將歌曲《深深的海洋》融進教學中,學生一定很喜歡,還可以將樂理知識與現代流行歌曲結合,進一步引起學生的興趣。
五、情感引導教學法
音樂的學習最終是一種情感的表達藝術,即便是樂理知識理論課堂,我們也不能忽視情感教學。例如,在學生學習七個基本音級時,我們可以將七個基本音級在黑板上畫成臺階,每一個臺階上一個音,但是E與F之間的臺階高度要降低一半,此時我們可以將這個臺階比如成人生的攀巖,有時你需要下行,有時上行,還會出現跳躍,甚至是“半音”你不能按照以前的速度和高度來跨越這個臺階,你需要揣摩腳踏實地的不斷嘗試才能唱的順。
總之,樂理知識雖然是理論課程,但是如果教師可以采用“活”起來,“唱起來”“跳起來”等的方式,將理論與學生喜歡的音樂結合起來,不斷變化更新教學方法,依據教授對象的特點和年齡段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使樂理知識課堂變為有趣的綜合的音樂課堂,在學習中不斷提高大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方位多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進.對普通高校樂理課教學改革的探討[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1,(07).
[2]丁嵐.高校樂理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大眾文藝,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