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星
摘要:中學音樂課程是一門以藝術、審美為載體和核心的課程,其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學音樂課程幫助學生養成很好的審美觀,并提高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促使其全面協調發展。總的說來,中學音樂課程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規范中學音樂課堂教學,想方設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為此,筆者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了提高中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方法。
關鍵詞:中學 音樂 課堂 質量
在如今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學音樂教學必須貫徹素質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提高學生音樂品味和素質為目的,以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寓教于美為目標,引導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追求崇高理想。筆者認為提高中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有如下幾點:
一、正確組織音樂課堂
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熱愛生活,熱愛音樂,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因此,中學音樂教師不能只是把組織音樂教學當做教學開始部分的“檢查課前準備”“師生問好”和無目的的起坐,而要有效地貫穿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尤其是在教學知識和內容變更之前,教師就必須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其注意,才能順利的突破教學難點,從而讓整個課堂呈現生動活潑的局面。
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是中學音樂教學內容之一,它是一種相對靜態的教學形式。經常性的開展音樂藝術實踐與創作活動,可以讓單純的音樂教學與鑒賞效果得以提高,這樣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與音樂創新思維。比如,在中學音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將音樂作品創作背景介紹完畢后,讓學生先聆聽和感受作品,之后再和學生一起試唱與試奏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這對學生更深一步的理解作品表達的主題思想方面有重要作用,使得學生在感受音樂作品藝術魅力的同時也理解了其人文價值。同時,這也使得學生的進一步創作成為可能。如讓學生對某一段譜填詞,或是讓學生對詩歌或散文進行譜曲等。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中學生具有模仿力強,求知欲旺盛的特點,但是其耐力和持久性較差。因此,在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新課標要求的效果。正確組織音樂教學方式方法,采取各種方法來啟發學生,激發中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注意每個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所長,揚長避短,減少學生失誤,增加其學習音樂的信心。
四、互動式課堂的提倡
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學音樂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那么,如何發揮中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筆者認為教師首先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采用互動的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互動式教學法在中學音樂課堂中具體操作如下:教師根據學生的音樂需求來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選擇學生喜愛的合適的音樂,并創設教學情境,正確引導學生,讓其感受音樂、欣賞音樂、思考音樂。教師創設互動情景的目的是讓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而在具體做法上,音樂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可以通過讓學生犯錯的方法來提高其判斷力,讓其加深學習印象。
五、積極開展課外音樂活動
音樂課堂延續的方法包括開展課外音樂活動,其必須注意普及意識。重視面向全體學生,淡化選拔意識,有組織、有計劃地活動,通過唱、奏、集體舞等形式,使學生親身感受到韻律的美,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增強集體觀念,提高技能技巧,培養音樂的興趣,發揮音樂的特長。
與此同時,中學音樂教學應緊跟時代的步伐,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比如電教設備、音響、音像設備,甚至多媒體教學軟件,使音樂教學的手段多樣化,給學生主動、形象的教學形式,視覺、聽覺、動覺相結合,從更深更廣的方面去領略音樂藝術的魅力。對于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的探索,必將使音樂教育步入一個新的發展空間。
六、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密切融合
新課標明確指出:中學音樂教育要注意與其他學科知識間的綜合。可以說,中學音樂教學是教育和藝術的融合。因此,中學音樂教學必須與其他學科緊密結合,以此來增加其廣度,這也體現了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中學音樂教學實效性。例如,教師可以再律動教學中引入舞蹈;在在鑒賞教學中引入文學鑒賞;在發聲教學和練習中引入相關的物理知識;在音樂創作中引入美術教學等等。這些學科知識的融合使得中學音樂教學的效果得以提高,加深了其教學的廣度和深度。
七、增加識譜的趣味性
在中學音樂唱歌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先學會聆聽欣賞,感受歌曲的美妙之處,從而激發其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將歌曲中的難點抽出,當做學生試唱、識譜和練習的部分,讓學生主動的完成識譜過程,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學習的枯燥感。與此同時,中學音樂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參照其他地方較為科學的教學方法,并在其中一些缺乏完善的方法上加以改進。
綜上所述,中學音樂教師想要運用一種或幾種教學方法就想讓音樂課堂達到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還存在一定難度。教師還需要將教學方法加以改進,細化教學環節及課程布局。這要求中學音樂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教學過程當中多動腦筋,多采用生動及通俗的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生動的音樂課堂中掌握課標要求的技能。
參考文獻:
[1]柳斌,舒達.21世紀素質教育實施全書[M].北京:長城出版社,2000.
[2]趙娜.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加強中學音樂教學探究[J].新西部,201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