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沙娜++李納璺++楊運澤
摘 要:針對目前工業設計專業采用傳統的《工程制圖》教學模式,不能滿足現代本專業的教學要求和發展。本文根據現代工業設計人才的需求方向,將三維造型技術融入到制圖課的理論和實驗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想象力,結合工業設計專業特點,創造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以滿足一定的教學需求。
關鍵詞:工業設計 工程制圖 三維造型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b)-0161-01
工業設計是機械設計、藝術設計及市場學相結合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是在現代化生產條件下將科學與藝術融為一體,進行產品設計的一種創造性活動[1~2]。該專業的就業前景好,企業需求量大。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企業工業設計人才的需求也越來也嚴格,需要工業設計師們必須具有豐富的藝術創意和嚴謹的工程技術知識。而傳統的工業設計教學無法滿足現代企業需求的客觀現實,工科院校的工業設計與藝術類院校有所不同,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培養學生三維空間的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使之成為高素質工業設計人才[3]。為了更好實現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對傳統的《工程圖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和創新,以培養與時俱進的工程師、設計師。
1 工業設計專業中“工程制圖”教學特點
工程制圖是一門工程類專業必修的基礎技術課,該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有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培養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的基本能力;培養空間想象和空間分析能力;培養用計算機繪制工程圖樣的初步能力[4]。學習該課程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工業設計專業相當多的學生是來自于藝術類考生,這些學生部分都是數學知識和邏輯思維比較薄弱的,對“工程制圖”知識的接受能力、空間思維想象能力的不足給教學帶來諸多的困難。雖然藝術生這類的知識比較欠缺,但其具有一定的優勢——“審美觀”。因此,必須在新的教學模式下,不僅要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極大地增強學生的空間思維想象能力,而且還將充分利用藝術生所具的美感優勢來創造、創新產品,以適應現代社會產品的多樣化、復雜化、個性化。
2 Pro/E造型技術融入教學模式
2.1 融入理論教學過程
在現在的制圖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仍然采取傳統的制圖教學方法[5],如在黑板上手工畫三維圖、利用掛圖等手段向同學們展示三維實體的形狀,這些方法缺少真實感,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空間想象能力。特別對于立體的截交線和相貫線、以及組合體部分知識來說,學生的分析圖形能力比較差,無法達到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最好在課堂上采用三維造型軟件((Pro/E)向同學們展示所要講授的零件實體造型,幫助學生們盡快建立空間概念,提高空間想象力。通過零件的實體模型圖,將“點—線—面—體”逐一表達出來,結合兩立體之間的截交及相貫圖形動畫演示,提高了學生對組合體的形體分析能力,強化了讀圖能力,有效地解決了藝術生薄弱的空間思維的現象。通過三維軟件中視圖的選擇,運用正投影理論為依據,強調準確的投影關系,掌握了畫圖的基本方法。
2.2 融入制圖實驗教學過程
實驗教學是工程制圖中的一個重要實踐性環節,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工程意識的重要手段。在實驗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章節,提出不同的實驗方案,通過練習不同的圖樣,學會AutoCAD的各種繪圖工具,快速地實現圖形的繪制。而在現代工業設計中,二維平面圖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這主要是因為三維投影具有很強的可視性,將三維造型技術融入《工程圖學》課程實驗教學中,在學習圖樣繪制的同時,有效的提高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同時很好的解決了二維和三維共存的關系,提高了課程中投影畫法、組合體、剖視、裝配的教學知識。在計算機實驗教學過程中,首先要采用精講多練的教學模式,督促學生要多動多練認真地完成整個實驗過程,以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同時,不僅教學的模式改變,而且教學內容也要適當改變。在運用模型建模實驗教學過程中,不應選擇與工科類機械專業運用減速器之類的零件,而應選擇與工業設計專業相關的模型進行建模講解,例如汽車,電子產品外殼之類,以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
此外,Pro/E還有對模型進行調色盒設定光照與場景模塊,可以把產品的色澤、色彩場景等藝術化的展示出來,著色后猶如看到真實產品,它能準確反映工程師的設計思想,是設計的產品在形態、色彩、裝飾等美感要求方面得到充分表達,可以給設計者以廣闊的創新設計空間[5]。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結合美術院校的藝術類教學方式,提倡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可以提供學生一些基本的尺寸,讓學生通過組合的形式,建立不同的模型,并對實體模型進行裝飾或調色,在實驗中體現了美學的特性,并繪制出其模型的工程圖樣。從而在給學生讀圖的同時,學會三維模型到二維圖樣之間的相互轉換;通過學生的自己創新想法通過不同的截切和疊加方式,鞏固了組合體的相關知識,鍛煉了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自主能力。進而有效地解決了《工程圖學》傳統內容與三維造型技術的銜接、協調、融合等問題,減少了因學時壓縮而造成的負面影響,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3 結語
結合工業設計專業的特點,改革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方法,創造一種適合于工業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以滿足教學需求。將學生培養為符合社會與時俱進的高素質人才。將Pro/E實驗教學融入到制圖的教學中,通過理論和實驗教學改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激發學生自主動手的組合體空間想象力,鍛煉學生繪圖和讀圖的能力;結合美學特性,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一門技術,提高了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甘露萍.提高“工程制圖”課程教學質量的方法探討[J].長春: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10):152-153.
[2] 楊志波.工業設計專業“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北京:中國電力教育, 2009(6):100-101.
[3] 劉源,胡波.基于現代工業設計的發展談制圖教學的改革[J].武漢:武漢化工學院學報,2005(3):82-83.
[4] 景暉,李聰,周祖鵬.高等工科院校機械類專業《工程制圖》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濟南:科技信息,2012(32):123.
[5] 余明浪.“工程制圖”教學改革的反思和探索[J].北京:工程圖學學報,2009(5):157-159.
[6] 曹飛,梁艷霞.Pro/E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J].蘭州:機械研究與應用,2001(12):46-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