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歡
摘 要:工程管理專業生產實踐作為工程管理專業教育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對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管理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訓練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圍繞工程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分析了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實踐教學環節改革的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工程管理 實踐教學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b)-0163-01
1 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在工程管理專業教育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素質,管理思維的訓練
工程管理涉及經濟、管理、技術、法律等多學科知識,管理范圍廣,要求從事該專業的人員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與綜合素質。由于實踐環節的綜合性與開放性,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力,訓練其管理思維。
1.2 有利于鞏固課堂教學效果,促進課堂教學和工程實踐相結合
學生通過生產實踐的感性認識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夯實課堂教學效果。在實踐過程中,學生能最大限度的發現自己所學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存在的缺陷,運用的熟練程度與靈活性的不足,在實踐過程中查漏補缺,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主學習。
1.3 有利于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從建筑業及房地產業對招聘工程管理人員的能力要求看,大多數的用人單位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專業素質和實踐工作經驗。
2 工程管理專業生產實踐環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培養目標弱化,缺乏工程技術學科基礎
工程管理專業發展理念之一是以工程技術為基礎,強調工程技術學科基礎,需要有交叉學科的專業教師。實習基地的建設與實訓課程的建設息息相關,實習基地建設涉及到實習基地的考察、實習大綱、實習指導書的編制等方面而當前課堂教學依然是以實踐教學方式為主。
2.2 教學內容陳舊,缺乏綜合實驗項目
專業實習與實踐主要是由任課教師自己組織、安排,學生一般是被動接受執行,教學效果不太理想。目前,在工程管理實踐教學形式上,大多仍局限于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等傳統教學模式,較少采取仿真工程管理的實踐教學形式,如工程項目管理模擬仿真、施工過程模擬仿真、工程招投標模擬仿真等。
2.3 客觀科學的實踐考核方法有待完善
教學中以提交實習報告為主的考核方式,易出現抄襲或造假現象,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實踐積極性、端正學生實踐態度、增強任務壓力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專業學風建設不利。
2.4 實驗室功能體系不健全、實驗項目、實驗手段單一
大多數實驗室只具備基礎和專業實驗的功能,只能簡單的進行專業技能訓練,無法進行工程模擬與仿真實驗;受專業實驗室功能的局限,許多綜合實驗項目難以開設,達不到專業設計性、綜合性、創新性實驗的要求;注重演示實驗,缺少實際過程的模擬與仿真等綜合性訓練。
3 工程管理實踐教學體系優化策略研究
3.1 明確培養目標,保持專業特色,共建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平臺
保持專業特色是建設工程管理專業的基礎。按專業培養目標,實現綜合素質教育和專業素質教育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校企共建實踐教學平臺,充分利用校企雙方資源,共同參與建設;強調共同使用,針對學生實踐教學,也針對企業內部員工培訓,從而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 更新教學內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實驗教學水平
首先要精選實踐內容,其次要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內容,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意識;例如憑借沙盤,在教師引導下,仿真施工項目管理,由學生組建團隊獨立進行沙盤施工項目管理模擬演練。仿真推演可以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現場氣氛開放、熱烈,能夠把工程項目管理、合同管理、工程估價、質量與安全管理等專業課程知識進行整合和應用。另外,在實驗項目選擇上,既要考慮共性,還要注重個性。根據課程特點靈活設計實驗項目,充分整合工程實驗室現有資源,增加開放性、綜合性、設計性,刪減重復的驗證性實驗項目。
3.3 建立客觀科學的生產實踐考核方式
建立客觀科學、靈活機動的考核評價方式。考核不但要看結果,還要看過程,實踐考核可分三個部分:出勤、過程記錄、輸出的結果。有效地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對于培養學生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起到良好的作用。
3.4 加強硬件建設,完善專業實驗室體系
邀請工程管理人員參與實驗室硬件建設,優化實踐教學環節,完善專業實驗室體系,營造出真實或仿真的環境,以實習促進教學。通過優化的實踐教學環節,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鞏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體會,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許長青,李善波.淺析財經院校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36(17):222-223.
[2] 鄧永紅,王旭紅.財經類院校工程管理專業專科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集體經濟,2009(7):174-175.
[3] 劉成.財經院校工程管理專業核心競爭力研究[J].商業時代,2007(27):62-62.
[4] 王中,劉昌明.工程管理專業外向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2:65-67.
[5] 胡小芳,成楠.國內外工程管理專業設置和課程安排的比較研究[J].2008(17)6:86-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