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邵松
摘 要:該文介紹了寧國市苗木花卉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依據寧國市苗木花卉產業規劃與布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為寧國市苗木花卉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寧國市;苗木花卉;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S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8-117-02
寧國市現有林地面積18.3萬hm2,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境內有植物種類約1 000種,其中很多為珍稀名貴種類,如在胡樂鎮和甲路鎮一帶,存有面積約800hm2的野生紅豆杉群落,是迄今為止華東地區發現的面積最大的野生南方紅豆杉群落。寧國市發展苗木花卉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既有面向東部發達地區的廣闊市場,也可利用其豐富的野生苗木資源,將其培育成多個品種的大規格苗木,從而建設成為本區域有一定影響力的苗木花卉集散地。苗木花卉作為朝陽產業和新興行業,已成為寧國市促進農民增收、農業轉型的新亮點,對于加快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具有重要的意義。為進一步加快推進寧國市苗木花卉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有必要對寧國市苗木花卉產業現狀進行調查,針對存在的問題探索相應的對策,以期為本地區苗木花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借鑒。
1 苗木花卉產業發展現狀
寧國市的花卉苗木產業起步于1998年,一直呈自發和零散狀態,未形成規模化發展。2003年以后,隨著市場對苗木花卉需求量的逐漸擴大,以及苗木收益的不斷提高,農民從事苗木花卉生產經營熱情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到苗木花卉的生產中來,同時企業和民間資本的介入,使得寧國市的苗木花卉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全市現有綠化苗木基地面積1 067hm2,培育綠化苗木超過2 000萬株,栽植的苗木品種主要有桂花、香樟、廣玉蘭、白玉蘭、紅葉石楠、紫薇、紅花檵木、茶花、含笑、南天竹、南方牡丹、梅花以及經過馴化的各種野生綠化大苗上百個品種,有近30 000盆樹樁盆景,并在萬家鄉、霞西鎮等鄉鎮建有9個苗木花卉基地。寧國市已建立苗木花卉協會和苗木經濟合作組織各5家,共有苗木花卉栽植專業戶800余戶,其中恩龍林業集團公司作為寧國市龍頭企業,擁有667hm2景觀樹種園項目以及廣玉蘭、桂花、香樟、紫玉蘭、含笑、茶花等50余個品種綠化大苗基地,并且在南極鄉建立了3.3hm2南方重瓣牡丹基地等。此外,寧國市已有6家企業專門從事南方紅豆杉的規模化種植,其中寧國市森杰紅豆杉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擁有330hm2的紅豆杉生態科技示范種植基地。寧國市的苗木花卉經過近30a的發展壯大,現有超過
2 000人專門從事苗木花卉產業生產,500多名苗木經紀人常年從事各種苗木花卉交易,年成交額近2億元,寧國市苗木花卉在江浙滬以及山東等地已有一定知名度,尤其是南極牡丹、汪溪紅葉石楠以及甲路盆景更是被大家熟知。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寧國市的苗木花卉產業近年來雖然得到了很大發展,但與安徽省的合肥市、蕪湖市以及滁州市等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與江蘇、浙江、山東等苗木花卉發展較好地區相比差距更大。主要存在以下的問題:一是苗木花卉產業總體實力不強。寧國市現有的苗木花卉企業,除恩龍、林海等幾家龍頭企業外,大多數為零星種植經營,沒有形成規模化種植,產業基礎較為薄弱,沒有形成專業化經營,市場開拓能力較差,知名度和影響力不高。二是種植結構不合理。由于廣大農戶苗木花卉的種植經驗不足,對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方向缺乏必要性認識,當前大部分農戶種植的為市場需求量不大的常見品種小苗,造成苗木滯銷嚴重,并且普遍出售價格較低,而市場上綠化大苗、熱銷新品種和特色品種較少。三是服務體系不夠完善。社會化科技指導與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專業服務手段相對滯后。
3 發展思路及對策建議
3.1 發展思路 寧國市苗木花卉產業的發展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擴大市場和增加收益為核心,以馴化和培育大規格綠化苗木為特色,以發展鄉土樹種為重點,力爭建成珍稀鄉土樹種繁育基地近700hm2,大力發展特色“常綠大苗、鄉土樹種、彩葉樹種、芳香樹種”,加快容器苗生產步伐,穩步提高優質種苗自給率;積極扶持9個苗木花卉生產基地,加快苗木基地建設,培養500名左右苗木經紀人,以2~3家龍頭園林綠化公司為重點支持和扶持對象,帶動苗木花卉專業戶5 000戶,力爭使寧國市的苗木花卉種植面積達到0.17萬hm2,實現苗木花卉總產值2億元以上,逐步建成安徽省乃至華東地區,以鄉土樹種和大規格綠化苗木為重要特色的生產供應基地。
3.2 對策建議
3.2.1 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科技含量 寧國市委、市政府應大力引導、扶持苗木花卉產業,組建寧國市苗木花卉產業工作機構,積極協助成立苗木合作組織,同時大力培育苗木種植能人大戶,加強對苗木花卉經營大戶的培訓力度,讓經營者掌握苗木花卉生產的新技術和新方法,提高苗木花卉產業的科技含量;同時加大苗木花卉產業的科研水平,搭建科技合作平臺,加強與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林業科學院等省內外科研院校的聯系與合作,利用科研機構的科技優勢,加大苗木花卉新品種的開發、引進和繁育,確保苗木花卉產業發展所需;此外,依托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組建苗木花卉經濟合作社,制定相應的行業自律措施,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協調銷售”,使苗木花卉產業早日成為寧國市新興主導產業。
3.2.2 加大投入力度,做大、做強苗木花卉產業 鼓勵企業、個體投資發展苗木花卉產業,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實現投資的多元化,促進企業種植規模擴大和效益的提升;同時加大對苗木花卉產業的招商引資力度,緊緊抓住江浙滬發達地區產業優化升級的機遇,吸納大中型園林綠化公司在本地投資興建苗木花卉基地,或與本地公司簽訂苗木訂單;引導鼓勵苗木花卉企業興辦園林綠化建設工程公司,提高苗木花卉的收益水平;加大政府對苗木花卉產業的投入和傾斜力度,對發展苗木花卉達到一定建設標準的,給予適當補貼(寧國市財政對單位或農戶發展苗木花卉3.33hm2以上的給予100元/667m2的獎勵);鼓勵苗木花卉單位和個人從事苗木花卉科研開發,特別是對于苗木花卉新品種引進、馴化以及鄉土苗木花卉資源的選育工作,積極推動寧國市苗木花卉產業發展。
3.2.3 加大營銷力度,提高知名度 苗木花卉市場的開發和建設對其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應積極建立寧國市苗木花卉集散中心和營銷網點;以產地批發市場為市場建設的基礎,以龍頭企業及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為支撐,促進苗木花卉的營銷力度。同時積極推銷寧國市的苗木花卉,豐富和完善苗木花卉節慶活動,定期舉辦苗木花卉交易會、紅豆杉觀賞旅游節、梅花節、牡丹節等活動,提高市場對寧國苗木花卉的認知度,借力提升寧國種苗花卉品牌形象,不斷開拓苗木花卉市場。
參考文獻
[1]吳子穩,徐新擴.合肥地區苗木花卉市場分析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7,13(5):18-19.
[2]王仕保,劉相武,王世國.我國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河北農業科學,2007,11(3):52-54.
[3]李家寶,施洪兵,李云海,等.云南省花卉產業現狀及發展方向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0(6):375-377.
[4]張金云,夏光炎.安徽省苗木花卉產業現狀及發展方向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4):13471-13473,13477.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