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樂賽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只有切實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適時應用富有時代感的提問式教學,才能提高口頭表達能力。闡述了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提問策略,以供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現狀;提問策略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取決于教師應用課堂提問策略的程度和水平。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課堂提問的作用,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問題來巧妙地設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回答問題的主動性,以保證語文教學的課堂質量。
一、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習慣性的問題重復和回答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對所提的問題和學生的回答進行高頻率的重復,這種教學習慣并不能直觀地了解問題,而只能將學生逐漸培養得只會看重復性的問題,甚至還會影響教師管理課堂的效率。盡管對于沒有較大擴音設備的教室或本身較為復雜的問題的確有重復的必要,但是無意義的問題重復應盡可能避免。
2.提問數量過多
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多教而不問,新課改后,課堂教學卻走向了教師一問到底、問題過多的另一個極端。一節課的時間說到底并不多,用過多的問題去束縛學生,使得學生缺乏時間去進行思考,將課堂提問變成了忙于回答和應付問題的包袱,無法真正實現教學的要求和目的。
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提問水平的策略
1.科學設問,難易有度
要有效地提高學生提問的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智能,就必須問之得當,適度啟發。對此,教師必須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設問。例如,在文章《最后一課》中,為了使學生加強對課文內容和人物形象的認識和理解,可以對課文的結尾中的動作描寫“(韓麥爾)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進行設問:這樣寫好在哪里?這樣設問,既可以加深問題的深度,又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防止出現教師自問自答的尷尬。
2.曲線設問,引人入勝
要提高課堂提問的效果,增強啟發性,教師必須將問題變直為曲。比如,在教學《小桔燈》這一篇課文時,可以這樣提問:“小姑娘為什么一開始就已經知道爸爸去了哪里卻沒有說出來呢?從這里可以看出小姑娘具有怎樣的性格?”這樣提問,既可以促使學生對小姑娘樂觀智慧的特點進行深入的理解,又能引導學生進行發散式的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鼓勵式教學
學生對教師的提問通常不能全面地回答,這種時候,教師需要面帶微笑地對學生進行鼓勵,而不是立刻否定學生的回答。教師需要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將教材內容聯系起來,引發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思考,提高語文課堂的開放性,不要用固定的答案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要使提出的問題能有多種答案,使學生可以多角度地對某一問題進行思考和解決。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必須轉變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提問的藝術,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設問,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
參考文獻:
[1]范蘭友.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教學之我見[J].神州:下旬刊,2011,6(6):113-114.
[2]毛留貴.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教學淺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3(7):140-141.
?誗編輯 劉青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