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超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不僅僅只是為了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提升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把學生教育成為新時代的新青年。初中語文學習,是學生語文生涯中的一個過渡階段,占據著無比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想讓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更有價值、更有意義,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這種能力需要通過教師的提問來實現,只有教師注重提問策略,才能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提問策略;必要性
語文,對所有人來說都不陌生,畢竟它是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學習的。在經過了小學六年的基礎學習,進入初中后,語文學習對學生有著更高層次的要求。褪去了小學的稚氣,初中學生的心理、思想都有了一定的成長。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高中學習,乃至以后更高層次的學習,學生需要形成自己的思維方法,有獨自的見解,所以,初中語文教學就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提問策略的必要性
初中語文,由于剛從小學階段發展而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其教學模式上,力求為學生打造最好的語文教學課堂,幫助學生全面發展。然而,傳統的語文教學,純粹地只是教授知識,按照語文教材,以教學大綱為唯一目標。如此一來,語文課就單單只是一門普通課,無法發揮其人文學科的效用,對學生身心各方面的發展沒有太大的作用。所以,面對這樣的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就急需改善。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語文教學的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課堂提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就尤為重要,它是新時期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也是新時代對學生的要求。
二、初中語文教學的提問策略
1.準確把握提問的時間
雖然一節課的提問次數和時間都沒有限定,教師可以隨意調整,但是,教師必須準確把握好時機。在恰當的時候提問,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起到很好的效果,若不然,只會適得其反。教師應該對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感觸、需要交流的時候進行提問,或者是他們有疑惑、想要詢問的時候對他們提問,這樣,就可以使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2.注意提問的藝術和技巧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某些教師的提問得不到學生的配合,具體表現在回答問題者寥寥無幾,或者學生的回答是答非所問。這樣就造成了課堂“冷場”,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追根究底就是有些教師不注意提問的藝術和技巧,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思維,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比如,教師提的問題太多,學生疲于應付;教師提的問題太難,與課程關系不大,實在沒法回答等等,這些都是教師不注重提問技巧和藝術的表現。只有注重提問的藝術和技巧的教師,才會真正將這種提問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3.聯系生活,從實際提問
語文畢竟是一門人文學科,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學習語文,是為了方便生活,了解生活,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著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就應該注意把語文提問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不僅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經驗,學生學習語文會感覺到輕松快樂,而且為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注重與生活的聯系。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問題中獲益。
總之,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是初中語文課堂上非常普遍的一種現象,是師生進行雙邊活動的重要手段。通過提問,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開拓思維,積極思考,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愛上語文,學會學習。初中語文教學提問,只要把握好時機,懂得掌握技巧,注重與實際的聯系,就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現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史先波.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提問的質量[J].考試周刊,2013(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