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喬
中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人才戰略的重要體現,它滲透到中學階段的每門課程中,包括體育教學。體育教學不僅要增強學生的體質,而且要促進學生智力、心理等健康發展。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階段,體育教學活動要結合這一特點,遵循體育教學規律,科學而有序地進行素質教育滲透。
作為中學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如何采取具體的方法、策略達到體育教學的素質教育呢?
一、注重體育教學中學生“德”的塑造
在中國人才觀中,“德”是首要的參考標準。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德育需要靈活安排,具體到一些可操作性行為的合理化,不可以理論性較強地說教,要引導學生自己去體會一些行為后果,讓學生一邊鍛煉,一邊接受美的熏陶。第一,重視體育教學組織工作。教學組織過程也是鍛煉學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第二,精心安排教學活動內容。體育教學活動內容主要包括球類、田徑等正式運動類和游戲等閑暇非正式類。通過上述教學內容的安排,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些規則、技巧,而且還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團結友愛、集體主義精神、機智勇敢等素養的培養。第三,合理評價學生的體育成績。通過合理化評價系統的構建,培養學生公平、公正的競爭意識。
二、激發學生體育活動興趣
新課標對體育教育的要求強調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塑造和培養。為此,教師不僅要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也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啟發式”“探討式”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運動中進行智力開發和情商培養。體育教材的內容有些有趣,有些無趣,對于無趣的內容教學時,教師教學手段不能千篇一律,要讓學生的情緒不斷變化。
三、因材施教,發展學生體育特長
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個性化教育,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缺陷,有效引導學生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使學生不斷提高自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實施的是普及性的體育教學活動,不容易發現特長生,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組建不同的體育項目興趣小組,每個小組的負責人是輪流值班的,小組負責人帶領大家進行項目訓練。另外,教師課余時間多組織體育項目比賽活動,通過適當的比賽競爭,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不僅僅是身體鍛煉,更多意義上是學生內心成長的機會。
總之,實施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工作和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發揮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體育教師必須注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依據中學體育教學大綱要求,科學選擇教學方法,對學生實施創新性的體育教學活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