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丹
摘 要:《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要求:改變地理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教學方式方法改革中要充分應用現代技術,為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創造適宜的環境。
關鍵詞:快樂教學;記憶力;34個省級行政單位
記憶力就是一個人識記和再現的能力。它是智力活動的基礎,是工廠的“原料儲藏庫”,其實質就是在頭腦里建立知識聯系。為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嘗試運用數字、詩詞、游戲和圖形等幾種“快樂教學”方式,以突出教學重點、難點,達到培養學生記憶力的目的。
所謂“快樂教學”,是指能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培養能力的所有教育教學方式的統稱。它是在英國教育家斯賓塞的“快樂教育”理論指導下產生的。斯賓塞認為:學習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古代的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鬃訌娬{樂學的重要性,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學習,記憶牢固,思維靈活,學習和掌握知識快,而學生心情郁悶則理解能力差,學習效果不佳。課堂盡可能成為快樂的場所,應該讓學生以學為樂,以樂為思,在樂中獲得地理知識。
根據這一理論,在初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我不失時機地依據初中生以意義記憶力為主導的特點,積極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快樂因素,運用“快樂教學”方式教學,在培養學生記憶力諸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一、巧用數字教學,變枯燥為生動,使學生記憶長久
借用數字記憶地理知識,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例如,為了讓學生能長久記住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數量,根據我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的數量特征,我將其編成“22345”一組朗朗上口的數字,讓學生記憶。這里的第一個“2”代表有兩個特別行政區;“23”代表有二十三個省;“4”則表示有四個直轄市;“5”即是五個自治區。這樣,既能變枯燥為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記憶長久,樂于學習。
二、適時引用古詩文教學,增添地理風味,讓學生記憶牢固
我國的歷史悠久,傳統文化絢麗,那些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高度概括的農諺俗語等,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地理知識。在教學中,若能適當且恰如其分地結合地理教學內容運用它,不但學生愛聽,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地理知識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形象的理解和記憶,使枯燥的地理知識變得有趣、生動、形象、鮮明,從而讓學生熱愛地理學科。例如,為了讓學生盡快記憶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我將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名稱編成七言“絕句”即“東北三省黑吉遼,陜甘寧內革命早;云貴州在西南角,新青藏內牧羊好;兩湖兩廣兩河山,四對冤家死對頭;福建江西近臺灣,蘇浙安徽海南島;重天北上直轄市,香港澳門回歸歡?!边@些詩猶如“味精”能讓地理課堂增添一番風味,使學生記得更加牢固。
三、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對比教學,培養學生形象記憶
“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孩子們從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獲得學習?!保ㄕ凇秾W習的革命》第238頁)例如,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中國行政區劃”一節內容,涉及許多地名,機械記憶的東西較多,上課時學生大多感到乏味無趣。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上課時,老師展示“中國政區”掛圖,指圖介紹我國領土的“四至點”,再介紹我國的遼闊幅員之后,提出為了管理上的方便而把我國劃分為“省、縣、鄉”三級行政區,然后按省級行政區的順序一個省一個省地逐一加以介紹,這樣,老師雖然條理清楚,表述清晰??墒谴罅康牡孛犉饋硎挚菰?,即使通過課后的強記效果也不佳。
如何改進本節課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呢?開始打算用手工拼圖游戲來突破“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及位置”,因為市面上很容易買到“中國政區拼圖”,如果要在課堂中短時間內記住“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及位置(相對位置和絕對位置)”,確實很困難,如果能用形象記憶,就容易多了。后來經過斟酌比較,大膽嘗試在微機教室用電腦交互式教學,可以做到師生人人一臺電腦;與手工拼圖相比,在電腦上演示“中國政區動態圖”具有更突出的優勢:在微機上可以形象比較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各?。ㄖ陛犑?、自治區)的位置后深刻地記憶各?。ㄖ陛犑小⒆灾螀^)的輪廓特征。如,仔細觀察《中國政區圖》不難發現我國各個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很相似。如,黑龍江省像一只展翅高飛的天鵝,云南省像一只開屏的孔雀,他們一個在東北,一個在西南,遙相呼應(可以結合展示黑龍江省高飛的天鵝和云南省開屏的孔雀的圖片,還可以及時把其放到中國政區圖的相應位置便于學生認識定位相對位置);陜西省像一個兩手作揖,跪拜出征的兵馬俑;內蒙古自治區像展翅飛翔的老鷹,吉林省則像一只狼,遼寧省像個大逗號,山東省像翹起右手拇指且倒放著的拳頭,山西省像是站立的平行四邊形,福建省則像一只相思鳥,安徽省像張兔子皮,臺灣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蘿,廣東省像大象鼻子,廣西壯族自治區像樹葉,青海省像只高原上的玉兔,西藏自治區像只登山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像個朝西的牛頭,甘肅省像啞鈴,湖北省像警察的大蓋帽,湖南省、江西省像一對親密無間的伴侶……這些形象比喻的人、物的圖片,都可以很方便地在電腦上展示、拖動、重疊等,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這不僅能使呆板的《中國政區圖》變得生動有趣,還可以使機械記憶轉化為形象生動記憶,提高記憶的效率。以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使之學得輕松,學得愉快,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記憶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使學生從中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四、根據教材內容,采用游戲方式教學,讓學生快樂記憶
講到《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及分布》時,我將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采用現代化技術制成“多媒體中國政區拼圖課件”,且多媒體拼圖課件在使用中具有拖動拼圖拼接的特點,還具有糾正功能和完成拼圖后屏幕會跳出完成時間和獎勵的動畫,因為是在微機教室用電腦交互式教學師生人人一臺電腦上課,教師還可以通過主機隨時了解、監控學生課堂拼圖過程的動態狀況,并可以利用學生求勝的心理開展拼圖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把“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及分布”在游戲過程中快樂記憶。具體操作如下:
1.先由教師簡單介紹拼圖游戲的操作方法,并根據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所處的地理位置,邊講邊演示拼圖游戲的具體操作程序:即從東北三省開始(黑、吉、遼)→內蒙古自治區→黃河中下游的五省二市(陜、晉、豫、魯、冀、京、津)→長江中下游的六省一市(湘、鄂、贛、皖、蘇、浙、滬)→南部沿海四省一個自治區和兩個特別行政區(閩、臺、粵、瓊、桂、港、澳)→西南三省一市一個自治區(川、貴、云、渝、藏)→西北的二省二區(青、甘、寧、新)。
2.宣布拼圖游戲規程:即,第一輪允許看《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7頁的《中國政區圖》,并按上述劃分的區域序列,在電腦上完成拼圖;第二輪,不允許看課本圖,仍按上述劃分的區域序列,在電腦上完成拼圖;第三輪,正式開始競賽,要求與第二輪相比。
拼圖游戲一開始,教師即可下講臺巡視指導,游戲結束后,由師生共同及時予以點評,以肯定成績為主。前六名獲獎者,可獲得獎品。(注:完成拼圖的時間由電腦自動記錄)
這樣,根據教學內容采用游戲的方式教學,可將“死”圖變“活”,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游戲中感知并獲得知識,實現“快樂教學”,又能讓他們在游戲中快樂地記憶地理事物。
總之,地理“快樂教學”的方法方式很多,要幫助學生掌握記憶規律,培養其記憶能力,鞏固其所學知識,就要讓學生逐漸把學習地理當作是一種愉快的求知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會記憶,掌握正確記憶方法,在“玩”中學到知識,在快樂中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這不但可以積極地“減輕學生負擔”,而且會使他們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盧子洲.實用教育新法[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美國]珍妮特·沃斯,[新西蘭]戈登·德萊頓.學習的革命[M].上海:三聯書店,19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