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在初中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常常從自己的主觀出發,習慣性地評價學生的作文,可能會忽略了學生作文中個性化的東西,尤其是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要掌握初中生個性發展與語言表達的關系,恰當運用教學技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本文依據科學的教學規律和自己的教學經驗作如下總結。
一、作文題目的確定
題目是文章的點睛之處,所以,題目的確定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教師給學生固定的題目,學生的思維必然會受到限制;如果學生自己命題,由于學生的知識面有限,因此,他們常常覺得很困難。所以,教師是學生思考問題的引路人,一定要協助學生一起來確定作文的題目,命題要聯系實際,特別是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娛樂環境。另外,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和情感特征。如,我們教師可以通過安排游戲環節,讓學生觀察身邊的朋友、細心體會游戲環境。待游戲結束,布置作文的具體要求,只要確定的題目與剛剛做的游戲有關就行。
二、基于模仿的創新
作文教學通常從模仿開始,缺乏模仿的作文訓練是違反教學規律的。語言學家呂叔湘曾經指出:學習語文和學會游泳、打乒乓球一樣,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正確,二是熟練。要正確必須模仿,要熟練必須反復實踐。在我國古代,讀私塾的人必須熟記經典論著,才能做到出口成文,出手成章。通過適當的朗讀和背誦,學生的語言思維會變得靈活多樣,才有機會做到下筆如有神。對于現代中學生而言,教師要與家長合作,鼓勵學生一邊欣賞傳統文學中的經典,一邊閱讀現代經典雜志,如《讀者》《意林》等,之后做好相應的讀書筆記。若有可能,教師可以有目標地指點學生選擇專題性的素材進行學習,對素材進行結構和內容的探討。初中生正是寫作基礎的關鍵期,必須有一定的經典素材儲備,所以,引導學生適當模仿是必要的。
三、強化口頭作文訓練
口頭作文可以通過聲形并茂的形式展示出個性的點點滴滴,它是學生表達其思想感情的一個很好平臺。但是,目前初中口頭作文訓練更多采用朗讀和背誦為主,沒有加強說的能力培訓。教師可以讓學生課下準備好說話內容,進行課上的演講比賽;也可以在課堂上即興給出一個說話主題,讓學生聯系所學、所想,自由輕松地說出他們的內心想法。口頭作文不但要求學生從文字內容上進行思考,而且會對學生的思維及行為動作有所突出,所以,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人個性特征的體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