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艷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之間關系密切,相互促進,然而這四者之間又各有其相對的獨立性,不能彼此代替。聽說訓練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生產實踐和社會交往中,口頭的表達和理解能力將日益被重視。以下是在語文教學中對初中生口才培養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初中生;聽說訓練
一、聽的過程是一個認識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聽神經作用于大腦的生理過程,因而有單獨加以研究的必要
1.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大體上,一是要專注地聽對方說話,而且最好在聽話時能自然地看著對方的眼睛;二是一般不要打斷對方的講話,并且在聽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表情表示理解了對方的意思,使聽、說雙方相互呼應。
2.注重迅速而準確地辨析關鍵語言能力的培養
把握對方講話要點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是直接篩選對方的關鍵性語言;二是經過聽話者的思考、整理,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歸納,概括。就初中生而言,首先應訓練他們善于辨析關鍵性語言。
3.加強對要點加以條理化能力的培養
這主要是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要求學生整理成聽課筆記,并且對所聽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需具備以下能力:善于辨析要點,使要點條理化,并用恰當的語言進行概括。
4.注意邊聽邊思考能力的培養
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同類歸納。例如,老師準備一份物品名單,先把分類項目寫在黑板上,然后進行聽寫,要求學生邊聽邊按黑板上的指示分類,寫成物品分類清單,一次完成。二是推理,判斷。老師可以擬定幾個題目,并且按不同題目擬出提綱,把不同提綱的條目交錯排列,用恰當的速度朗讀,盡快重新整理出幾份提綱。
二、在語文教學中加強說的訓練
1.儀態和咬字吐音的訓練
我們應該首先重視儀態的訓練。說話的儀態是口頭表達特有的要求。實踐證明,它與說話的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在口頭表達的過程中,詞語選擇的靈活余地是很大的,然而時間的限制性也是很大的。此外,講話還要求即興思維,這些都與講話者當時的心理狀態有關。
2.消除語言雜質和停頓的掌握
消除語言雜質是說話訓練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由于講話時有聲音的輕重、語調的掌握等因素對語言雜質形成一個掩蓋面,應該讓學生掌握停頓的藝術。停頓,應該看作是口頭表達的特有品質之一,是口頭語言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停頓,對講話者來說,可以穩定情緒,組織思維有思索的余地;對聽者來說是留給他回味的機會,而且能夠引起興趣,使注意力集中。最后,是語言的清晰性和條理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