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雯
摘 要: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為活躍且感情色彩最多的因素,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培養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主要陣地。對課堂引導語的精心設計、創設問題情境、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活動、組織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活動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語文;激趣;策略
課堂教學作為激發學生興趣和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主要場所,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采取多樣化的手段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把握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點,進而梳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從而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改善學生“要我學”的傳統局面。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提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一、對課堂引導語的精心設計
課堂引導語作為課堂教學有序進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實踐過程中其他環節能夠繼續進行的重要開端。課堂引導語就像一篇文章的開頭,雖然篇幅較小,卻能夠穩定學生在課堂中的情緒,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進而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并且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最終實現學生能夠帶著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去探索知識。因此,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課堂引導語??赏ㄟ^帶有故事性情節的引導語,例如在學習《生命生命》這篇文章時,筆者就給學生播放貝多芬的《命運》,并且同時富有感情地給學生講述了一位少女面對死亡卻表現勇敢、熱愛生命的故事,這時候筆者就結合作者的故事,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意義。
二、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對問題的好奇感
語文的教學過程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是一個比較特殊且復雜的思維認知過程。人類思維活動是從問題的產生作為開端的,對問題的思考是學習的原動力,同時也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強大推動力量。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或者幾個重要的“點”,即文章中的詞語或者是段落等等。語文教師應當根據課堂上教學活動的變化和學生的課堂反饋來實時地尋找引導學生進入文章的切入點,進而提出帶有啟發性的問題,以便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喚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起學生思維的活躍度,炒熱課堂學習氣氛。例如筆者在講授《曹劌論戰》這篇課文時,就著重講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這句全文中的重點,以此來對學生探究曹劌的“遠謀”和魯莊公的“鄙”進行啟發。
三、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
運用將教材內容生動形象化且圖文并茂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就可以利用以課堂內容的趣味和藝術表現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例如圖片、文字、視頻等對教材中的信息進行數字化和交互化的處理,使得語文課堂教學由傳統的單一傳授轉變為視聽等多感官共同發揮作用的新型課堂教學,極大地開拓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在語文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創造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條件,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而且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境,盡量拓展學生學習的思維空間,最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例如,筆者在講授《斑羚飛渡》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中第9段老少互救的壯烈場面,再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書面意思的基礎上,還給學生播放了動畫效果的斑羚飛渡。在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基礎上,筆者通過播放《螞蟻遇火自救》和《泰坦尼克號》這兩部影片,在演到特定的感染力場景時,筆者就順勢引導學生對斑羚群自我犧牲問題進行思考。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是對傳統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的革新,更容易將學生引入特定的課堂氛圍當中,從而使學生受到文章的熏陶,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讓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生活
語文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將語文教學內容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必然會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讓語文教學面向學生生活,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走進學生的個人世界,只有讓語文教學與學生的個人以及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中國石拱橋》這篇課文時,教師應當結合文章中的寫作手法,筆者帶領學生進行了實地的考察,并且進行了一些相關采訪,學生反映通過這種學習方式,身心愉悅且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容了。
五、運用幽默化的教學語言,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作為一門藝術,其中有些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晦澀難懂的。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激發。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在準備課堂內容時要循序漸進,用符合學生學習水平的生活化語言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語文長期被認為是一門趣味性不大的學科,經常是在語文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就會做其他的事情消磨時間。多數語文教育工作者對這種情況一般也是很無奈,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共同課題。筆者認為教師運用幽默化的教學形式以及在課前或者課堂中適當地運用一些幽默的段子或者故事來調節課堂氛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學生在歡樂中獲取知識。同時積極性的評價對于學生的興趣激發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也就是教師與學生打成一片,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幽默化的語言也可以讓學生消除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從而在心理上就會喜歡這門學科,進而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也就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六、組織開展多樣化競賽性質活動,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合作能力
中學階段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處于發育的重要時期,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基于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為了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更好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活動中去,筆者經常組織開展一些小型的比賽,本學期筆者就在所教的班級組織了一場語文擂臺賽,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辦黑板報,板報的內容包括演講比賽、作文比賽和書寫比賽,經過比賽后選出成績優異的學生,并且設立多個進步獎,每次都進行成績的累加。這樣再選出比賽總成績最好的學生和小組,并且給予物質上的獎勵。在這次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參與度高且比賽競爭激烈,許多平時成績較差的學生在比賽過程中也表現得很優秀,充分地激發出學生潛在的創造力,最終實現對全體學生學習興趣的深入激發。
總之,興趣雖然不是影響學習效果的智力因素,但卻是學好語文這門學科的先決性條件。因此,學生對于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就會使語文的教學質量在根本上得到提升。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斷地進行教學手段的創新和對中學生學習特點的研究,才能夠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仁樹.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激趣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1(01).
[2]張琳.打造高效語文課堂之我見[J].文理導航:中旬,2011(06).
[3]林珠香.中職語文教學如何激發學生興趣[J].語文學刊,2010(14).
[4]黃艷.語文課堂激趣法舉隅[J].文學教育:下,2008(10).
[5]張國宏.語文課堂激趣管窺[J].中學教學參考,201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