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成進
摘 要:根據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學經驗總結,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目標在設計上應該遵循全面性原則、具體性原則和科學性原則等。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目標;原則
在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的目標是學習者預期所要達到的學習結果,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目標能夠對教學活動產生激勵、調節、評價、導向等作用,可以說是學校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本文以高中物理課堂為研究對象,分析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設計出符合教學與學生的教學目標的原則。
吳立崗教授認為:“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立必須符合三個原則:(1)意思整體性原則。教學目標是一個系統,它由教育目的決定,包括學校辦學目標、學科目標、課程單元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四個層次,這個教學目標體系構成一個上下貫通的、有機聯系的完整體系。(2)科學性原則。課堂教學目標包括認知、情意和動作技能領域的目標,但關鍵是科學地設立認知領域的目標,因為認知領域的目標是情意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的基礎。要使認知目標科學化,首先要使課程單元目標的設立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知識結構。(3)靈活性原則。即要求教師通過鉆研教材,明確區分哪些是最低限度的大綱材料,哪些是基本的完整材料,哪些是加深的材料,然后制訂出靈活而富有彈性的課堂教學目標。由于學生相互之間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根據以往教學經驗的總結和回顧,本文認為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設計有效的教學目標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全面性原則
具體來講,要能夠使教學目標面向全體學生,從而使高中物理教學能面向全體高中生。另一方面要能夠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認知建構中,促進自身的情感體驗,掌握學習的方法。最后則是教學目標要依據課程目標來設計,從而使教學目標在內容與范圍上同課程目標相一致。
二、具體性原則
課堂教學目標在設計上除了要具有全面性外,還應該體現出具體性,從而使教學目標具有針對性,也就是要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點使教學目標具體化。同時還應該注意到,教學目標的具體性不能夠被課程的具體內容所代替,二者之間并不是完全等同的,而應該根據課程目標、課程的具體內容以及教學的實際來設計可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周彩鶯.課堂教學目標的編寫[J].科學教育,2003(11).
[2]靳建設,盧飛麟.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研究[J].教育家,2003(11).
[3]徐華.新課程下高中物理習題課教學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