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興國
摘 要:21世紀需要的人才是綜合型的創新人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音樂及藝術修養,是新課程改革中對高中素質教育的重要要求。音樂教育在傳統應試教育中被長期忽視,而在素質教育中得到了應有的重視。音樂教育所具有的功能也在被認識和發掘,而高中音樂教育對素質教育實施產生的積極推動作用也會得到教育者的認可。通過對音樂教育功能的探討,指出高中音樂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影響,并提出有效開展高中音樂教育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育;素質教育;影響;策略
當前,我國教育界處于變革和轉型時期,為音樂教育事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也向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戰。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音樂的功能,結合教育實踐,轉變應試教育下形成的落后觀念,培養開放型、思考型和綜合型的高素質人才。
一、音樂的主要功能
1.情感功能
音樂藝術之所以能夠源遠流長、深入人心,在于它直接將音樂情感傳達到人的內心。它雖看不見、摸不到,卻能傾倒無數人。音樂的風格有著無窮變化,它激發起的情感也是具有很大變化的。例如,當人們聽到寧靜幽深的音樂時就會感受到內心產生一種平靜的美,而聽到嚴肅莊重的音樂則會感受到浩蕩的情感,聽到贊美抒情的音樂又能產生感動與贊嘆。不同音樂總會給予人們不同的情感體驗,它可以靈活地調劑聽者的心情。當郁悶失落時,西貝柳斯的《憂傷圓舞曲》能夠掃除憂郁,當身心疲憊時,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可以消除疲勞,帶來寧靜。另外,《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的華麗、優雅,《沉思曲》的浪漫、甜美,《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的雄偉、壯麗,都能給聽眾帶來非凡的藝術享受。不僅從心理上,也從生理上促進了人們的健康。美好的音樂通過激發人們情感的抒發,使人們的生活更加開心和輕松,超越種族與社會的界限,營造出了一種良好的生活氛圍。
2.經濟功能
除了在藝術界,音樂的特殊功能還體現在各領域各行業內,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通常大多數人認為在商場里播放各種音樂僅僅是為顧客營造一種輕松的氣氛,而實際上,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商場如果選擇合適的音樂,就能帶來奇妙的經濟效益。美國一位著名商人曾作過一項調查,發現購物商場的所挑選的音樂對營業額有著很大影響。當播放一些優美舒緩的音樂時,顧客的流動速度也會隨之降低,在挑選商品時更有耐心,這樣就在無形中增加了商場的營業額,其上升比例甚至高達38%。
3.創造功能
音樂的重要價值之一在于它能啟發人的智慧和創造性,培養人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而想象力是創造力的重要基礎,缺乏豐富的想象力就很難產生巨大的創造力。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他酷愛音樂并會演奏多種樂器。在思索光量子假說與廣義相對論的日子里,遇到困難時他就放下工作用小提琴演奏一首樂曲來保持活躍的腦力和精力,使科學研究得以順利進行。世界上許多著名科學家本身也是音樂家,他們取得的非凡成就和音樂有著密切聯系。
二、當前高中音樂教育的現狀
雖然新課程改革推行素質教育好多年了,但是受到多年來的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我國高中教育理念還是存在滯后,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在高中音樂教育上,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兩點:
1.重音樂技巧,忽視文化知識
通過對高校音樂專業的招生文化錄取分數就可以發現,這種觀念是應試教育的次生品。雖然教育界已認識到降低藝術專業的文化分數的弊端,但由于種種原因,社會上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意識,即高校藝術專業錄取的文化分低。學生如果考不上普通高等院校,就通過考藝術院校來上大學。抱有這種觀念的學生在每年的藝術考生中占很大比重,其中一些考不上好專業的學生則將眼光轉向音樂專業,希望實現大學夢。而不管抱什么樣的心理,缺失了重要的文化課教育,這些學生進入高校之后勢必會更加忽視文化知識的學習,不利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2.重視理論知識,忽視了實踐能力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由過去的知識型轉變為復合型、實踐型和能力型。但在實際高中教學中,音樂教學僅僅重視音樂技術、音樂理論,而忽視了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動手動口能力并未安排適當的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缺乏藝術修養與音樂素養。
三、有效的音樂教育對高中素質教育的影響
1.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影響
優秀的音樂作品是作者思想和藝術的結晶,它能夠傳達真善美等各種高尚的道德情操,還包含了各種積極向上和優雅純潔的美好愿景。對音樂的欣賞、演奏和創作都需要用心去體會。想象、記憶與感受,這些心理活動能夠使人創造出非凡的音樂作品,也能舒展人的心情。聽到這樣的音樂,學生就能感到歡快和愉悅,從而能提高其精神面貌,并且鼓舞學生的斗志,擺脫因為學習帶來的壓力,緩解煩躁不安的情緒,從而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另外,音樂作品還能為學生灌輸高尚的道德思想,讓他們在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得到思想上的洗禮,音樂以其出神入化的形象使學生得到情感上的熏陶,這樣就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與精神境界。
2.音樂藝術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及身體素質
高中音樂教學中通過樂器演奏能使學生的各種感官同時協調及配合,有利于提高大腦的反應能力與應變能力,并在音樂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以及觀察能力。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各科成績的學習與理解。因此,高中音樂教學的有效開展,可以幫助學生其他方面的學習,對其文化素質的提高也很有效。成功的音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極大地提高自己的身體和文化素質。
3.音樂的優美環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想象能力
素質教育的更高目標,是讓學生有自己完善的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現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也是如此,而高中教育學習的音樂作品,正是由人們想象創造出的。當欣賞這樣的音樂時就會被其魅力所感染,并迸發出自己創作的火花,激活內心創作靈感,擴大學生的審美視野,從而提高自身的審美素質。endprint
四、高效高中音樂教育的開展策略
1.激發學習音樂的動力
音樂的價值主要在于提高自身的藝術審美能力,因此,高中音樂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觀為核心,將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領悟、想象以及情感緊密聯系,將音樂課堂由被動接受轉化為學生主動去探索音樂美感的過程。通過巧妙利用學生對音樂的認同感,利用多種誘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1)尊重學生的感受
高中音樂鑒賞課具有豐富的內容,而不同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基礎不同,對同一音樂內容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許多學生都認為音樂能夠提升自己的審美水平,而教師應該結合這一現象,在音樂鑒賞匯總時,提示學生各種不同的音樂要素,引導學生將自身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同音樂要素相結合,并大膽地表達出來,重新去感受和表現音樂。
(2)充分利用教材
音樂教學應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充分發掘教材中的各部分內容,并結合學生的不同情況合理地進行調整。教材上提供的音樂內容,多數具有含蓄美,更具內涵性。如果僅僅是泛泛而聽,很難真正發現并欣賞其真正表達的美。這就需要音樂教師進行反復賞析,并敢于想象和聯想,從不同角度鉆研教材中的內在要素。從詞的立意、音樂情景的變化、旋律的轉變、音色對比以及音樂結構變化等各方面來剖析作品,形成自己對教材的獨特合理的見解,結合自己的審美體驗進行教材的處理,引導學生形成新的音樂審美動力以及審美渴望。
2.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努力和探索。
(1)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從應試教育轉變為新型自主教育,在教學中從以尖子生為重點轉變為以全體學生為重點,從趨同教育轉變為個性教育。音樂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才能在素質教育中滿足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
(2)創新教學方式
新形勢下,音樂教學不能局限于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教學活動,而要強調互動教學,即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元互動。互動教學能夠形成信息交流網絡,有效發揮師生的創造潛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知識和能力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另外,教師還要多關注對學生學習音樂方法的指導,善于站在學生的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以設計出高效率符合學生需求的音樂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不斷
進步。
3.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作為音樂教師施展才華的舞臺,也是學生認識音樂的主要窗口,因此,要加大投入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1)充分研究音樂教學
當前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亟待解決的任務就是深入研究音樂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緊密圍繞教學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充分研究學生,結合高中生的不同特點與情況,洞察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了解并權衡學生的個體差異,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其次,要研究新課程模式,制定出新課程的整體布局,并認真分析新課程的具體要求,從全局上準確把握新課程的精神和要求,積極撰寫、研究新課程的心得和體會。及時尋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建立先進的教學教研制度,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
(2)規范音樂課堂的建設
音樂教師要增強自己的責任心,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課堂規章制度、獎懲措施,并善于從高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個體差異進行考量,尊重學生的個性及才能,遵從其認知規律,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以及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能力,保證學生能夠專注于音樂學習、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并勇于表現自己,使學生獲得各種成功
體驗。
(3)激活課堂教學
主要從三方面來做:首先,要密切師生之間的關系,加強并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音樂教師要通過音樂活動以及課余時間同學生進行頻繁的、充分的交流了解,把握不同階段學生的不同思想動態;其次,要全面深入地鉆研音樂教學,提高自己對高中音樂教學的熟練與理解程度,使自己在音樂教學中更加自信和靈活。再次,每一位高中音樂教師都要致力于增強自己的音樂教育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善于觀察學生,合理地分配和掌握教學節奏、教學進
程。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音樂專業的技能,同時還要謙虛地向周圍的優秀教師學習音樂技巧與音樂知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并適時調整自己,將學生吸引回音樂課堂教學中。
4.豐富教學活動
高中生面對繁重的課業負擔和升學壓力,在藝術類課程上,大多希望能以豐富靈活的方式去學習,因此對課堂和課外音樂活動都有較大的興趣,教師要把握這一特點進行教學安排。
(1)明確教學目的
音樂活動是在課堂音樂教學外進行的有計劃、有目的、多樣化的趣味教學活動。課堂及課外音樂活動的有效開展,可以滿足高中生的求知、減壓和成長需求,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與多樣的興趣愛好,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并極大豐富了高中校園文化建設,還能極大地提高音樂教師的教學活動組織能力以及音樂教學水平。因此,音樂教師要積極同學校與各班班主任配合,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2)要合理進行活動的組織
課外音樂活動應該充分發揮出每個音樂教師的水平,結合自己的所長,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將他們分為若干音樂興趣小組,對于那些沒有突出音樂特長以及明顯的音樂愛好的學生,要盡量安排他們參加集體活動,例如,專題音樂講座、小樂器自制、音樂墻報編寫等活動。
(3)注重課外教學活動的實效
對于那些在音樂技能方面表現突出的小組,教師要根據學生原本的音樂基礎和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指導,并注重因材施教。而在集體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重點放在活動現場對學生的啟發、答疑、知識建議以及活動討論等方面的教學指導。不管對于何種形式的音樂小組,教師都要時刻以學生的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從學生的實際音樂水平和能力出發,注重培養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安排音樂活動,最大限度地使參加音樂教學活動的每位學生都能充分發揮和培養自己的音樂才能。
高中音樂教育對于素質教育來說,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通過轉變傳統應試教育的落后觀念,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加強音樂教育,豐富教學方式和教學活動,提升高中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音樂藝術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高中學習打下堅實的
基礎。
參考文獻:
[1]詹芳.高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實現路徑[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李寧.新時期我國學校音樂教育法規建設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
[3]趙冰.普通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3.
[4]蘇飛琴.高中音樂新課程改革模塊教學的實施與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5]辛欣.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教學目標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