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民辦高校醫學院在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促進和補充作用,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受教育環境、成本、政策等因素影響,民辦高校醫學院在沒有國家經費投入的辦學過程中,欲達到本科人才培養標準和要求所遇到的難題更多。在《中國高等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試行)》指導下,民辦高校醫學院校要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各方面建設,尤其要加強實驗隊伍建設,以彌補辦學基礎條件相對較差(在實驗教學場地、設備臺套數、師資隊伍等方面與公辦高校相比)的現實。民辦高校醫學實驗隊伍建設無論是在滿足教學基本需求方面,還是在辦學者思想認識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研究對策、采取措施,提升醫學實驗隊伍的建設水平,確保專門人才的培養質量。
一、民辦高校醫學實驗隊伍建設的現狀分析
民辦高校發展歷史短、遇到的難題多,實驗技術隊伍建設步伐較慢,存在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政策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等問題,遠遠不能滿足當前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需要,直接影響醫學專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質量。
(一)對醫學實驗隊伍建設不重視
由于民辦高校發展的歷史短(較長的僅有30年),設置醫學專業的民辦高校數量不多,公辦高校醫學院的管理體制和模式對民辦高校來說難以效仿。一直以來,受教育成本的影響,民辦高校對醫學專業的建設重視不夠,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對醫學教育的特殊性考慮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醫學專業的發展。所以,民辦高校醫學院為節約開支,提高辦學效益,在崗位設立、人員配置上往往采取“精兵簡政”,多數必需的崗位都被“兼職”取代,實驗室建立后多數學校僅把實驗室資產的管理作為實驗室工作的重點,“重管理、輕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學校內部的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制度嚴重滯后,主管領導也往往不把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納入師資隊伍建設之中,而已有的為數不多的實驗管理員從屬于行政崗位,所從事的實驗室管理、實驗準備等工作基本上都是盡義務,涉及到這些人員待遇、職稱評定等問題的政策也是千呼萬喚不出來,造成實驗人員的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了醫學教育的質量,而且這些人員隨時準備向教師隊伍轉崗,難以穩定實驗技術隊伍。
(二)實驗隊伍結構不合理
實驗隊伍結構不合理在民辦高校醫學院尤為突出,出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難以形成“金字塔”形梯隊。目前,民辦高校實驗技術隊伍的成員主要是退休人員和剛畢業的學生,存在年齡偏差較大,知識結構不合理,人員技術水平整體滯后,退休的老實驗技術員多靠經驗工作,接受新知識和新信息的意識較弱,而剛畢業的學生缺乏工作經驗等問題,這些都不利于教學工作的全面開展,直接影響到民辦高校對醫學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質量。
(三)實驗隊伍的整體素質與教學改革的進程不一致
民辦高校的高層管理者也清楚加強實踐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出臺了一些內部文件加強管理,但是與之配套的可操作的文件少,激勵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對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實驗隊伍的綜合技能沒有進行系統性地培訓,只是停留在應付一般性教學工作的水平之上。這些人員又缺乏借助實驗搞科研的意志和決心,難以養成良好的科研實驗和實驗研究的習慣,實驗研究能力普遍較弱。實驗人員在工作中沒有有效的政策激勵,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思想意識淡薄,嚴重影響了教學改革的進程。
二、民辦高校醫學實驗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一)加強實驗隊伍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
綜合性民辦高校舉辦的醫學教育,不同于單獨設立的醫學院校,在學校政策的制定、教育資源的配置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最終提高社會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都是畢業生的質量,畢業生質量高低主要體現在學生綜合素質,綜合素質中最直接的表現則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能力不是通過老師的說教產生的,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逐步形成,實驗室和實習基地是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形成的良好場所。建設、使用、管理好實驗室就必須配備必要的人員,逐步形成一支思想覺悟高、紀律觀念強、業務技術精的實驗隊伍,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人才培養的總體質量,促進學校社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因此,不解決實驗隊伍建設中的核心問題,就無法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就難以提高民辦高校的社會競爭力,也難以促進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實驗隊伍建設是社會對學校人才質量觀的新要求
高校擴招以來,教育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不足的趨勢,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已成為廣大學生的迫切愿望,高等學校之間的競爭已經不是樓房的高低、校舍的大小了,而是學校內涵建設。同時,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選用也不再是單單“看牌子”“看面子”“看個子”,更多的是看學生的能力。因此,醫學專業學生能力培養顯得更為重要,其能力主要表現為批判性思維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臨床操作能力等,培養這些能力的最終目的是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臨床操作能力則是重中之重,必須通過實踐環節得到系統訓練得以提高。因此,必須加強實驗隊伍建設,提高實驗隊伍的水平。
民辦高校設置醫學類專業,具有辦學機制靈活的特點,可以建設有超前性、綜合性和實用性的實驗室;可以通過整合教育教學資源,構建新的實驗課程體系,大大提高實驗設備的利用率,節省教育開資,提高辦學效益;可以通過實驗課程內容、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逐步培育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然而這些優勢的發揮必須通過實驗隊伍的建設得以實現,必須通過構建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實驗隊伍,把民辦高校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使醫學專業成為學校發展和社會競爭的另一張王牌,滿足社會和學生發展的新要求。
(三)加強實驗隊伍建設是民辦高校醫學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工作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民辦高校其發展的核心是具備一支相對穩定的高水平教師隊伍。醫學作為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驗隊伍的建設又成為醫學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和難點,能不能解決好這一問題,直接關系到醫學專業的辦學質量,影響“以人為本”思想的貫徹落實。近年來,學生和家長對醫學專業相對看好,生源數量增幅較大,民辦學校在校生的規模也日益擴大,這對本來就短缺的實驗教師隊伍而言,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為完成教學任務,學校把所有的任務量壓給現有的實驗教師,出現滿負荷運轉狀態,實驗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另外,受重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輕實驗技術教師隊伍建設的思想影響,很多教師認為做實驗辛苦且不被人重視,有低人一等的感覺,故高校中的一些教師紛紛往理論教師隊伍轉崗,致使實驗教師隊伍越來越弱,某些課程的實驗教師匱乏,實驗課質量令人質疑。盡管一些學校也采取理論課教師必須承擔實驗教學任務等措施以解燃眉之急,但遠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實驗教師隊伍薄弱的局面。endprint
醫學實驗隊伍建設,是高等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務必要引起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高度重視,否則難以達到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直接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為此,我們可以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來審視工作,看看自己的實驗隊伍是否有利于專業人才培養,是否有利于學院的發展,是否有利于學校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個學校的長遠發展,首先要考慮人的因素,有學生有設備,沒有人才不行,一個專業的發展沒有良好的師資隊伍也不行,把人的問題解決好了,發展就不是問題了。面對高等教育的新形勢,我們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指導工作,為民辦高校醫學專業的發展尋找新的路子,加強實驗隊伍的建設,使其成為人才培養的關鍵要素,成為民辦高校提高社會競爭力的秘密武器。
三、加強民辦高校醫學實驗隊伍建設的對策
(一)更新用人觀念,轉變用人策略
民辦高校的領導和人事部門要及時對實驗技術隊伍建設情況進行分析,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和學校發展規劃,及時更新用人觀念,提高對醫學教育特殊性的認識,結合醫學教育的特點,把必要的技術人員配備充足,這也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沒有足夠的實驗技術人員做支撐,實踐教學活動必然“虎頭蛇尾”,給專業建設和發展及教育教學改革帶來重重困難,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也沒有后勁。因此,要整合全校的人力資源,調整相關人員的工作崗位,把能夠勝任實驗教學工作的人員引導到實驗教學崗位上去。
(二)完善用人機制,出臺激勵政策
醫學基礎課實驗、專業課實訓是學生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效果如何關鍵在于有沒有一支穩定的高水平的實驗隊伍。民辦高校在用人上相對靈活,但要建設穩定的實驗技術隊伍,必須進一步完善用人機制,把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納入人才管理的議事日程中,出臺配套的政策,激勵實驗技術人員愛崗樂業,把實驗崗位作為學校發展和提高質量的關鍵所在。
(三)加強實驗人員管理,創新實驗教學工作
出臺政策鼓勵實驗技術人員參與教學工作和實驗研究工作,把實驗人員的工作進行科學量化,肯定實驗人員的勞動成果,只有讓這些人員付出勞動后有所回報,才能夠更好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對實驗人員的工作量進行合理界定,讓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去做實驗準備,開展實驗研究,使實驗教學工作在不斷創新中提高質量。制定科學的考核辦法,對實驗人員進行專項考核,揚先激后,對于成績突出的人員應當給予重獎,可在進修學習、評優評先、職稱評定等方面優先考慮。
(四)重視實驗隊伍建設,培育協作攻關團隊
實驗隊伍建設可根據專業發展情況,及時調整實驗技術骨干隊伍,采取措施使該隊伍的整體結構相對合理。在實驗技術隊伍中,選拔業務技術精、合作精神好的骨干成立實驗研究團隊,對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進行集體攻關,互相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盡快扭轉民辦高校醫學實驗隊伍的現狀,使民辦高校的醫學教育能夠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下去。
民辦高校醫學實驗隊伍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通盤謀劃,根據建設和發展規劃科學制定方案,開展扎實有效的工作,全面提升實驗隊伍水平,培養出更多受社會歡迎的醫學專門人才。
(作者系黃河科技學院醫學院院長、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