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在不斷縱深發展,出現了如知識產權保護的開放性趨勢增強,保護水平不斷提高,審查國際化等趨勢。同時,各國也紛紛提出知識產權發展戰略,知識產權貿易形式也逐漸流行。
關鍵詞:國際貿易;知識產權;發展趨勢
一、知識產權保護不斷縱深發展
1.知識產權保護的開放性趨勢增強
在TRIPS等多種關于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中規定,WTO的成員國要統一接受知識產權多邊保護規則,這樣就形成了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的統一規范性體制。在這種背景下,各發達國家紛紛修改和調整本國知識產權法,力求繼續主導知識產權國際制度的走向。如2011年9月,奧巴馬簽署《美國發明法案》,表明新修訂內容將陸續開始發揮作用。自1980年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后,我國相繼制定并修改修訂多次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技術合同法、信息網絡傳播權,從而逐步形成開放性、國際化的現代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
2.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知識產權密集型的產品不斷發展和最新科學技術的運用,知識產權的應用領域和保護水平不斷提高,如技術秘密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權等詳盡并適用于特定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法等,保護期限較之以前延長。但是,將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保護相結合,保護水平的提升和提高也就形成了新型技術壟斷。如我國近些年來3G移動通信標準、華為思科事件等,充分反映了國際高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下的貿易保護壁壘。
3.知識產權審查國際化
發達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有著諸多共同利益,以共同應對發展中國家的商品模仿行為,因此它們更為積極推動知識產權審查國際化,以求得更多由于知識產權保護設置而帶來的利益。專利審查的國際化和保護統一聯盟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審查效率,降低了各國付出的成本。同時,也對傳統的知識產權“地域性”原則產生了沖擊。
二、知識產權發展戰略不斷提出
目前,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和地區提出了振興國內經濟和提升國家國際競爭力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這主要是一國經濟的發展中知識產權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如獲得產業集群效應,擴大一國的貿易范圍、形成一國的競爭優勢等明顯的戰略優勢。一些諸如美國為代表的知識產權大國,為了繼續保護和擴大本國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通過雙邊、多邊等談判等形式形成最適合本國當前發展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
三、知識產權貿易形式逐漸流行
如今,知識產權在國際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中都廣泛應用,其含量、水平等多個特點開始越來越影響消費者的選擇,進而影響國際貿易量和貿易額。如蘋果手機這一典型代表承載了高質量的知識產權,受到了全世界手機消費者的追捧。同時,知識產權貿易也有成為獨立的貿易形式的趨勢,筆者根據已經形成的以知識產權為標的的貿易,總結除了如圖所示的分類,不難發現,知識產權貿易形式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參考文獻:
夏先良.知識產權影響經濟發展的文獻評論[J].學習與探索,2011(4)
作者簡介:趙莉(1989- ),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碩士研究生,單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