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鵬
摘 要:本文分析了陜西鐵路集裝箱運輸存在的規模小、站點少、時效性差、服務質量低的現狀,闡述了建設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對于促進西部地區經貿發展,實現運輸資源合理配置,完善鐵路集裝箱運輸服務功能,提高鐵路運輸的市場競爭力具有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西部經濟發展
一、陜西鐵路集裝箱運輸現狀分析
(一)運力不足與運能緊張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陜西近年經濟的持續發展,鐵路集裝箱運輸需求非常旺盛。2005年至今,陜西累計發運集裝箱64萬TEU,發送出口貨物380余萬噸,年增幅達30——50%。目前陜西省集裝箱發送業務量僅排在新疆之后,居西北地區第二。但陜西集裝箱運能明顯不足,西安鐵路局最大的集裝箱辦理站——西安西站目前運量已達到原設計能力的175%,運輸運力與運能之間的矛盾非常突出。
(二)規模小、設備陳舊。集裝箱運輸與其他貨物運輸方式相比,需要有專門的裝卸場地及專用的裝卸機械、運輸車輛等。但目前陜西地區集裝箱辦理站場地狹小、設備陳舊、裝卸能力低、作業效率不高。但隨著陜西經濟的迅速提高和產業布局的調整優化,現有的集裝箱場地明顯規模小、設施設備落后,難以適應現代物流的需要。盡管近幾年西安鐵路局對集裝箱作業較集中的西安西站等集裝箱場地及設備進行了擴建和更新,但由于大多數集裝箱站地處市區內,對城市交通干擾較大,無進再一步擴建,已不能適應集裝箱運量迅速增長的需要。
(三)作業點少,運輸成本高。目前,陜西地區集裝箱辦理站主要集中在關中——天水沿隴海線的地區,有西安西、咸陽、寶雞東、渭南、韓城等11個,作業點少而且分散,箱流不集中,嚴重制約了集裝箱專列的開行,另外西安出口的貨物大多從天津、青島、連云港等港出口,而這些港口發往西安的貨源又少。導致集裝箱要從南方的港口調入,運輸成本增加。
(四)運輸服務質量低,不能滿足貨主多元化需求。陜西省集裝箱適箱貨物主要包括汽車配件、太陽能板、果品等,均屬于高附加值產品,貨主對運輸的時效性要求較高,但由于鐵路運輸注重“滿載超軸”,重復改編增加集結和作業時間,加之西北地區集裝箱平均運距高于全路平均運距,時效性差。另外,陜西集裝箱站僅提供貨物運輸服務,功能單一,無法滿足貨主儲存、加工、裝卸搬運、報關等全過程、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務。
二、集裝箱中心站應具備的功能
(一)鐵路集裝箱辦理站基本功能。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成后,將在中心站間開行集裝箱班列,因此中心站具備鐵路集裝箱辦理站的基本功能,有必要的到發線、裝卸線、調車線、牽出線和集裝箱作業區,具備編發、接卸成列集裝箱列車的能力,同時具有對車輛機械的技術檢測與維修,車輛的清洗、加油和停放等配套服務功能。
(二)內陸口岸功能。根據陜西區域經濟和對外貿易發展的需要,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設置了一關三檢等口岸監管服務機構,以供各類集裝箱貨物辦理出入境手續,使出入境口岸業務由沿海港口延伸到內陸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從而為陜西及西北內陸客戶就地辦理進出口業務手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經濟的服務條件。
(三)集裝箱貨物在內陸的集裝箱堆場(CY)和集裝箱貨運站(CFS)業務功能。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具有辦理國際、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和“門到門”服務的相關設施,并具有在周邊地區發展現代物流的接口條件。根據貨主在國際貿易中所簽訂的運輸條款和箱貨交接方式,在多式聯運過程中需要停留、中轉和交付的進出口國際集裝箱重箱、空箱或拼箱貨物,都可以由港口轉運至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進行整箱或拼箱貨物的交接,并劃分其責任與風險。
(四)國際貨運代理功能。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能代理各種貨物進出口業務,包括代辦接貨、發運業務;申請“一關三檢”;辦理進出口貨物經由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的轉運業務;代辦運輸全過程的投保、支付運費、交納各種稅費等業務。
(五)信息處理、傳輸功能。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立了集裝箱管理信息系統,對集裝箱進行動態跟蹤和管理,對集裝箱貨物的承攬、倉儲、運輸以及車輛作業、調度計劃等完成統計制表,處理在集裝箱運輸中所涉及的單證信息,實現信息共享。
三、西安集裝箱中心站的建設意義
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是國家進一步推進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對于落實國家經濟發展總體戰略,實現跨區域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成后的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將大大增加西安、陜西、乃至西部地區的集裝箱用量,促進貨物運輸,由散貨和零散運輸向現代化、標準化的集裝箱運輸過渡,為真正實現海鐵聯運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時,它也是陜西發展外向型經濟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性平臺設施,它的建成、投運對于完善西安國際港務區功能、完善西安國際港務區的國際貿易服務功能、完善國家路網布局,提高鐵路在集裝箱運輸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帶動陜西省及周邊地區集裝箱運輸,促進全國集裝箱運輸發展,促進西部開發和陜西經濟發展,提升陜西在全國的經濟、文化、政治地位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具體而言,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建設意義:
(一)增強鐵路集裝箱運輸市場競爭力的要求。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占地面積2058畝,分為集裝箱作業區、快運作業區、特貨作業區、整車貨物作業區4個部分,是目前我國西部地區功能最先進、建設標準和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按照設計能力,集裝箱作業區2015年可以達到(總運量)1078萬噸;特貨作業區到2015年能達到18萬輛小汽車運輸;快運作業區到2015年年總運量達到82萬噸;普貨作業區2015年運量將達到350萬噸。它極大地提高陜西省鐵路集裝箱辦理站的作業辦理能力,極大的提高鐵路集裝箱運輸的技術裝備水平,縮減貨物的送達時間,吸引屬于鐵路合理運輸范圍的集裝箱貨源與箱源,增強鐵路市場競爭力。
(二)完善港口集疏運系統的要求。鐵路以其在中長途距離運輸中的優勢,在加強港口與腹地聯系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作為鐵路與港口銜接的窗口,加速了鐵路參與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發展。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是西安出口貨物的“口岸”。國內需要出口的外貿貨物,可先進入國際港務區的保稅物流中心,在辦理完出口退稅后,轉入中心站裝箱上車,通過鐵路線抵達沿海港口、出口國外。且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與西安公路碼頭構成強大的運力和結點作用,與西安保稅物流中心的政策優勢銜接,形成強大的產業服務功能,令“港口后移、就地辦單、海鐵聯運、無縫對接”的進出口貨物集疏運方式在西安得以實現。
(三)完善鐵路物流系統服務功能的要求。鐵路貨場作為鐵路物流管理的基本單位,由于受到其本身集裝箱化水平的制約,對用戶缺乏時效性保證與承諾,這種局面遠不能夠適應現代物流管理的需要。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內設置海關、商檢、動植物免疫檢查和邊防檢查窗口,實現所有進出口貨物的“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貨物可直達國內國際,真正實現了國際化、現代化、標準化的集裝箱運輸業務。
總而言之,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將與西安公路碼頭構成強大的運力和結點作用,有利于更好的銜接國內貨運與國際先進物流模式,有利于加快提升國內物流水平。同時它還將與西安保稅物流園區的政策優勢有效銜接,形成強大的產業服務功能,為發展國際、國內貿易和現代服務業,構建基礎平臺,使西安成為中國內地直通東部沿海和港澳臺地區、亞太地區、中亞地區、俄羅斯乃至歐亞大陸的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參考文獻:
[1] 黃小平《中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設對鐵路和物流格局的影響》大陸橋視野 2010第五期
[2] 張少凱《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設與西部經濟發展》2006 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