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昊
摘 要:本文從語義和文化內涵兩個個角度對漢日兩種語言共有基本顏色詞“白”進行全面對比分析。
關鍵詞:白;語義;文化內涵
一、基本顏色詞的劃分
關于各種語言中基本顏色詞的概念和劃分,學術界已有很多研究成果。筆者認為美國人類學家柏林和凱在《表示顏色的基本詞匯》中提出了基本顏色詞的基礎理論,他們定義基本顏色詞應符合以下標準:①單語素。②有獨立的顏色意義。③不限于指某一類事物。④心理上的顯著性和穩定性。根據柏林和凱的定義,“白”對于漢語和日語來說,都符合基本顏色詞的標準。
二、語義對比分析
(一)漢語“白”的語義分析。根據《現代漢語大辭典》關于“白”的解釋。將其意思歸納如下:①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雪白。例:~米。② 亮,明亮。例:~晝。~日做夢。③ 清楚,明白。如:真相大~。④ 顯著。禮義不加于國,則功名不白。--《荀子·天論》。⑤ 純潔,潔凈。例:一生清~。(真誠)。⑥ 喪事:紅~喜事(婚事和喪事)。⑦觀點或行動極端保守或反動的。如:白軍;白匪。⑧一無所有,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例:空~。~手起家。⑨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忙。~說。⑩沒有付出代價的:~吃~喝。{11}上告;控告。式白君,而君薦之,何也{12}--《三國志·吳志·陸遜傳》;{13}戲曲或歌劇中只說不唱的語句。{14}指白話,跟文言相對。如:文白夾雜。{15}地方話。
第一模塊:義項①~④。漢語的“白”由“日光”抽象概括出“白色”后,接著由“白色”發展為指代含有白色或具有白色屬性的事物。人眼朝上或朝兩邊看時露出白眼珠,此時的“白眼”表示對人的輕蔑或不滿。接著進一步派生出③④兩個義項。所以此模塊的義項均由人類對日光明亮的感受衍生而來。第二模塊:義項⑤~⑩。事物之間如果存在相似的特點,很容易使人產生聯想。“白”色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純潔和干凈。古時漢民族辦喪事時所穿的衣服是白色,所以義項⑥是通過轉喻派生而來,由白色的喪服借指喪事。這種情況下,“白”又代表了死亡和不祥。“白”從死亡又引申出了恐怖和反動的意思。接著通過隱喻的手段產生了⑨⑩兩個義項。所以此模塊的義項都是基于“純潔,潔凈”發展而來的。第三模塊:義項,是因為“白”有通漢語中“別”字的用法。剩余三項是“白”的特殊義項,作為特殊名詞或專有名詞使用,在分析各項意義的關系時,不作為考察的對象。
(二)日語“白”的語義分析。根據《明鏡國語辭典》中關于“白”的本意及象征意義的解釋,歸納如下:① 像雪花,棉花,鹽那樣的顏色。② 白子(圍棋)。③ 與赤相對,表示另外一方。④ (關于眼神)冷漠,冷淡。⑤ (與青一起使用)表示無血色。⑥ 純潔,干凈。⑦ 表示空白,什么都沒有。⑧ 表示無罪。⑨ 與黑相對,表示正確。⑩ 表示贊成或勝利。
日語“白”的意思相對較少,為了方便比較,也將上述意思分為三個模塊分類整理。
第一模塊:義項①~⑤,直接表示白色或與白色相關的東西。日語中“白”的本意也是“雪一樣的顏色”,這與漢語完全相同。義項④的“冷漠,冷淡”也是從“白眼”一詞引申而來,這里也許受到了中國文化影響,特殊語言環境下產生的。義項⑤一般用來形容臉色,生病或受到驚嚇時人的臉色呈現蒼白的狀態。第二模塊:義項⑥~⑨。據佐竹昭広先生的論述,日語的“白”與“著し”屬于同源詞,并且表示任何色彩都沒有添加的亮度。⑦~⑨是進一步由“純潔”通過隱喻的手段派生而來的義項。因為人們很容易從“純潔”聯想到“沒有任何污漬”。第三模塊:義項⑩是通過轉借的手段派生而來的。日語中有“白星”一詞,原本是用來標識在相撲比賽中獲勝的記號。
通過全面對比“白”在漢日兩種語言中的語義,以及各項語義之間的派生過程。不難發現,兩種語言對“白”的認知是基本相同的。表示“白色”和“純潔”的義項方面是有重合的。相比之下,漢語的“白”的意思更為豐富,而且作為動詞和副詞使用的義項也占有很大比重。
三、文化內涵的差異: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日本,白色都具有雙重的文化象征意義。既可以表示純潔、高尚、清白,也可以表示空虛、死亡。但是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也存在如下差異:① 在我國傳統的戲劇中,奸詐的人都畫白色的臉譜,所以白色又象征著奸詐、狡猾。而在日本的戲曲中,化妝施以白色濃粉是代表美女。②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白色”是喪色,中國人在喪禮中都穿白色。而在日本,只有死者穿白衣,而且只穿白衣。參加葬禮的人只允許穿黑色或暗色調的衣服。 ③ 在中國近年來受西方思想的影響,穿白婚紗的新娘也漸漸多了起來。在日本,婚禮上的新娘穿的“白無垢”的寓意與中國一樣。但是如果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新娘新郎必須穿著喜洋洋的大紅衣服,決不允許著白衣。④ 在古代的日本,根據《衣服令》中的規定,按照衣服的顏色區別人的身份和等級,白色位居第一。天皇的服色是白色,到了近代,武士的服色也以白色為基調。可見日本人視白色為高貴、神圣的顏色。而在中國的封建社會,象征皇權的是黃色,古代朝廷的官服按照官員的等級和職位采用不同的顏色顏色,沒有把白色作為主色調。
總結:自中國的漢字傳入日本后,日語中也有了“白”這個當用漢字。特定的語言環境,必然引起語法語義的差別。不同的文化背景一定會造成對同一顏色詞的不同理解。全面分析“白”這一基本顏色詞的異同,將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兩國的色彩文化。
參考文獻:
[1] 魏麗華.中日文化中的色彩語的隱喻意義.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