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幫‘同心專家服務團的指導,今年增收10萬元肯定沒問題……”8月15日,望著一輛輛滿載葡萄,即將駛往長沙、岳陽的大貨車,湖南岳陽市新洲村葡萄種植大戶彭激光高興地合不攏嘴。而這正是該市統一戰線“四同創建”成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岳陽市委統戰部積極開展同心園區、同心項目、同心社區和同心鄉村創建,引導統戰成員在與中共市委“同心同行”中定格著一個個歷史鏡頭,留下一個個閃光的足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同心基地”3個,市級“四同創建”示范點20個,縣(區)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四同創建”示范點50多個;開展各類社會服務和幫扶活動160多次,引進項目、發展產業200多個,捐贈幫扶資金近2億元,惠民近10萬人。
“統一戰線要以‘四同創建為抓手,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在‘同心同行中彰顯時代風采。”2014年7月,在全市“同心工程”推進會上,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王瑰曙提出了新希望。
鏡頭一:創辦 “同心園區”發出“同心”之聲
“真沒想到在家門口每月也能拿3000元,工作之余還可以照顧家里,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回鄉參加“同心”專場招聘會的小盧在與企業簽訂就業合同后感慨地說。
在云溪區“同心綠色化工產業園”掛牌儀式暨“同心·攜手”百企萬崗三年行動專場招聘會上,華新水泥、海特農化等50多家企業提供了1000個崗位,現場簽訂就職意向1137個。“這樣的‘同心活動我們將連續開展三年,既為失地農民、下崗人員就近提供就業崗位,又為企業解決用工困難。”云溪區委常委、統戰部長潘宏軍表示。
面對轉型升級、科學發展大局,統戰工作如何精準發力?統一戰線給出的答案是:挖掘優勢,創建“同心產業園”,在科學發展的宏大交響中發出激越的“同心”之聲。
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黨員、湖南洋利農貿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莉在屈原區建立“同心·生態農業產業園”,打造“生物基因工程實驗平臺+種苗基地+專業合作社+加工企業+市場”運作模式,300多農戶每戶年增收12000元。
市工商聯既當“紅娘”又當“親娘”,經過牽線搭橋,湖南漁米之湘、克明面業等食品行業龍頭企業成功入駐“同心·洞庭湖綠色食品產業園”,千億食品產業園初具雛形。同時打造“信息化服務平臺”,今年上半年,幫助企業爭取銀行授信金額10多億元,貸款1.5億元。
據統計,3年來,岳陽市、縣兩級統戰組織或統戰人士牽頭創辦“同心產業園”16個,引進項目30多個,50多名黨外知識分子深入企業指導和開展科技創新項目30多項,100多名統戰干部和黨外人士對口幫扶70多家重點非公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問題60多個。
鏡頭二:實施“同心項目”積聚發展“正能量”
近日,岳陽市政協大禮堂人頭攢動,民盟“同心大講堂”精彩開講。“聽了講座,我明白了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這條正確的道路很難,但越是面對復雜情況和困難挑戰,越要增強定力、堅守信念。”課堂外,黨外人士暢談體會。
十八屆三中全會剛閉幕,岳陽市委統戰部就作出部署,要求統一戰線主動對接改革發展大局,積極實施“同心項目”,為改革發展積聚“正能量”。
社會熱點問題得不到及時回應和解決,深化改革就會遭遇藩籬和阻力。在這樣的理念下,一批“同心項目”紛紛啟動。
弱勢群體是最需要社會關注的群體。岳陽市委統戰部實施“愛在高墻——同心關愛失足人員”項目,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岳陽監獄服刑人員都能收到來自統戰人士的節日祝福和禮物;華容縣開展“同心·關愛”活動,50名黨外人士擔任留守兒童代理家長,50名志愿者與留守老人建立結對幫扶關系,留守兒童從此學業有教、安全有保,留守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生態環境保護是社會最關心的問題。岳陽市委統戰部建立“同心·服務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實踐基地”,黨外人士組成“同心·生態保護志愿者協會”、“同心·江豚保護協會”和“同心·專家服務團”,專題調研、環保監督、湖面巡邏等活動常態化開展,“母親湖”又多了一道“防火墻”,民進市委開展“同心·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調研”,一批真知灼見得到采納。
九三學社提案成為推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的“催化劑”、知聯會“同心·智力支持”活動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活力源泉,一項項建議、一個個項目,讓統戰成員的聰明才智和濃濃愛心轉化為深入推動改革發展的“正能量”。
鏡頭三:打造“同心社區”創新社會管理
如今,家住萬家坡社區的蔡大媽再也不擔心在凌晨被發動車輛的聲音吵醒了。經過在社區“坐診”的黨外律師李斌輝調解,蔡大媽與開三輪車的鄰居董師傅達成一致意見,董師傅答應每天凌晨把車推到馬路上再發動,一樁社區矛盾得到圓滿解決。
社會管理的神經末梢在社區。從2011年開始,岳陽市委統戰部依托“黨派聯社區”活動載體,開展“同心社區”創建活動,探索統一戰線參與創新社會管理的新途徑。
一組組數據是最生動的見證:民革市委在社區設立“同心·法律工作站”,黨外律師定期坐班接訪,一年內,化解矛盾糾紛80多起,社區無一人越級上訪;民建市委協調企業開展“送崗位進社區”活動,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民進市委在社區設立心理咨詢室,120多名問題青少年得到專業心理輔導;各民主黨派市委、市工商聯組織黨派成員、非公企業家在社區建立60多家“同心居民活動中心”、“同心市民學校”和“同心超市”,捐款捐物近400萬元。
“同心社區”在岳陽城區實現了終端化覆蓋、制度化運行、常態化推進。50多個社區得到對口援建,萬家坡、楓樹村、岳港、東升社區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區被評為市級“同心示范社區”。
“創建‘同心社區使社區環境更美了,老百姓心氣更順了,社區管理更省心了,這樣的活動我們歡迎。”萬家坡社區支部書記賈旭一語道出了基層干群心聲。
鏡頭四:建設“同心鄉村”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一所“同心學校”托起農村貧困孩子走出大山的夢想,一條“同心路”改變村民祖祖輩輩“出門難于上青天”的歷史,一個“同心基地”帶領農民從此奔上致富康莊路。這些,都和岳陽市統一戰線創建“同心鄉村”緊密相關。
俯下身才能心貼心,接地氣才能有生氣。“統一戰線是黨的特殊群眾工作,實施‘同心工程要始終帶有群眾的體溫”,全市統戰工作會議作出部署,“同心鄉村”創建由此拉開序幕。七個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一齊發力,省市縣三級聯動,同心共建平江盤石村社會服務基地。4年他們共爭取資金4000多萬元,引進產業項目20多個,開展社會服務活動100多次。
一條條“同心路”寬闊筆直、一塊塊“同心種養基地”整齊劃一、一處處“同心活動室”人聲鼎沸,休閑垂釣農家樂一應俱全,藍天綠樹碧水相映成趣。“總投資1960余萬元,建村部1棟,建同心書屋、衛生室各2個,修路9.3公里,支持發展產業6個……”說起市統一戰線支持新洲村“同心實踐基地”建設的成果,村支部書記李萬標臉上滿是笑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