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利娟 劉翠 王洳葦
2013年5月,四川工業管理職業學院《民辦高職圖書館資源利用實踐與研究》課題組對四川省7所民辦高校圖書館進行了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從圖書館規模、圖書館人員和圖書館的資金投入方面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與措施。
一、基本情況
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個別訪問等方法,重點通過四川省各民辦高校圖書館的館舍、書籍、人力資源、經費的投入情況進行調查、比較分析。調查發現,圖書館館舍面積較小、費用投入不足、文獻資源購置量及館藏文獻總量少、自動化程度低是目前民辦高校圖書館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一)現階段民辦高校圖書館館舍面積嚴重不足。
民辦高校迅速崛起,是改革開放的必然產物,它填補了傳統公辦高校教育的空缺,使得我國高校教育更加立體化。但是民辦高校在追求生源的時候,關注了教學設施設備的購置,卻忽視了圖書館的建設與開發,殊不知圖書館更是人才素質提高的力量源泉。
(二)民辦高校圖書的經費投入不足。
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民辦高校的創辦者更熱衷于研究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而圖書館恰恰是只投入、不產出經濟效益的部門。因此,圖書館不存在專項經費預算,更沒有文獻資源建設規劃,不可能執行《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要求。為應付高校人才評估,采用突擊采購特價書、降價書來充實館藏數量,無從考慮本校教學科研的現實要求,即使這樣,也顯尷尬。
表二顯示:圖書館2013年平均購書經費在50萬以下的3所(42.86%),50萬—100萬的1所(14.29%),100萬以上的3所(42.86%),民辦高校年平均購書經費過少,不能保證圖書館書籍資源的質量,也就阻礙了師生的學習及發展。圖書館電子資源數據購置經費在5萬/年的1所(14.00%),5萬—10萬/年的3所(43.00%),10萬—15萬/年的0所(0.00%),15萬/年以上的3所(43.00%),電子資源購置經費十分缺乏,導致圖書館資源過于局限,不能更新或購進數字資源,影響學院科研進展和教學改革。圖書館年投資經費在10萬以下的2所(33.33%),10萬—100萬的2所(33.33%),100萬以上的2所(33.33%)(其中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未填寫);圖書館投資占學院總投資比例在10%以下的4所(80.00%),10%—20%的1所(20.00%)(其中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和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未填寫)。民辦高校對于圖書館年投入經費不足,這直接影響圖書館不能為讀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資源,不能有效發揮圖書館為教育教學和科研服務的積極作用。
同公辦院校的圖書館相比,民辦院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相對較少,有的民辦院校只能基本滿足日常開館需要,維持常規工作,工作難以創新。根據《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建設指南》要求,高校圖書館員工數量應為在校學生總數的千分之三,現階段民辦高校圖書館基本都沒有符合規定要求。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加強圖書館的專業隊伍建設,按照合理的結構比例,有計劃地聘任多種學科的專業人員。”目前民辦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專業技術職稱普遍偏低,無職稱和初級職稱人數較多,中級及以上職稱人員很少,如此就阻礙了民辦高校圖書館科研的推進和發展。有些人認為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如教師和科研人員重要的錯誤觀念,導致了民辦高校對于圖書館建設,尤其是對圖書館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忽視或輕視。
三、建議或措施
(一)改變觀念,提高領導重視力度。作為高等學校的圖書館,它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學校辦學的三大支柱之一。其建設和發展應與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相適應,其水平是學校總體水平的重要標志。學院尤其是領導層,應該認識到圖書館對于學院發展的重要性、圖書館建設對民辦高校自身長遠發展的深遠意義,明確圖書館建設水平一直是高校辦學水平重要指標之一。
(二)加強圖書館的投入比重,拓展圖書館的經費投資渠道。古今中外的每一所著名大學里都有高檔次的圖書館。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海洋,對高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起著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民辦高校的圖書館也是如此。在學校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圖書館勢必伴隨發展,學院應逐年增加圖書館的經費投入,并且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增加對圖書館的經費投入,拓展投資渠道;優化電子文獻資源、紙質文獻資源、網絡資源的比例,并加強數據庫的建設。
(三)建章立制,把好人員入職關。建立健全圖書館的規章制度,獎勤罰懶,執行逗硬,加強制度的執行力度。聘請工作人員要注意專業與職稱、學歷的要求,同時開展圖書館人員培訓,提高圖書館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
總之,在高等學校中圖書館、教學和科研一起并列為辦學的“三大支柱”。因此,民辦高校圖書館投入水平直接影響著民辦高校今后的發展和競爭力,加強圖書館建設對民辦高校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endprint
2013年5月,四川工業管理職業學院《民辦高職圖書館資源利用實踐與研究》課題組對四川省7所民辦高校圖書館進行了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從圖書館規模、圖書館人員和圖書館的資金投入方面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與措施。
一、基本情況
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個別訪問等方法,重點通過四川省各民辦高校圖書館的館舍、書籍、人力資源、經費的投入情況進行調查、比較分析。調查發現,圖書館館舍面積較小、費用投入不足、文獻資源購置量及館藏文獻總量少、自動化程度低是目前民辦高校圖書館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一)現階段民辦高校圖書館館舍面積嚴重不足。
民辦高校迅速崛起,是改革開放的必然產物,它填補了傳統公辦高校教育的空缺,使得我國高校教育更加立體化。但是民辦高校在追求生源的時候,關注了教學設施設備的購置,卻忽視了圖書館的建設與開發,殊不知圖書館更是人才素質提高的力量源泉。
(二)民辦高校圖書的經費投入不足。
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民辦高校的創辦者更熱衷于研究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而圖書館恰恰是只投入、不產出經濟效益的部門。因此,圖書館不存在專項經費預算,更沒有文獻資源建設規劃,不可能執行《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要求。為應付高校人才評估,采用突擊采購特價書、降價書來充實館藏數量,無從考慮本校教學科研的現實要求,即使這樣,也顯尷尬。
表二顯示:圖書館2013年平均購書經費在50萬以下的3所(42.86%),50萬—100萬的1所(14.29%),100萬以上的3所(42.86%),民辦高校年平均購書經費過少,不能保證圖書館書籍資源的質量,也就阻礙了師生的學習及發展。圖書館電子資源數據購置經費在5萬/年的1所(14.00%),5萬—10萬/年的3所(43.00%),10萬—15萬/年的0所(0.00%),15萬/年以上的3所(43.00%),電子資源購置經費十分缺乏,導致圖書館資源過于局限,不能更新或購進數字資源,影響學院科研進展和教學改革。圖書館年投資經費在10萬以下的2所(33.33%),10萬—100萬的2所(33.33%),100萬以上的2所(33.33%)(其中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未填寫);圖書館投資占學院總投資比例在10%以下的4所(80.00%),10%—20%的1所(20.00%)(其中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和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未填寫)。民辦高校對于圖書館年投入經費不足,這直接影響圖書館不能為讀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資源,不能有效發揮圖書館為教育教學和科研服務的積極作用。
同公辦院校的圖書館相比,民辦院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相對較少,有的民辦院校只能基本滿足日常開館需要,維持常規工作,工作難以創新。根據《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建設指南》要求,高校圖書館員工數量應為在校學生總數的千分之三,現階段民辦高校圖書館基本都沒有符合規定要求。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加強圖書館的專業隊伍建設,按照合理的結構比例,有計劃地聘任多種學科的專業人員。”目前民辦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專業技術職稱普遍偏低,無職稱和初級職稱人數較多,中級及以上職稱人員很少,如此就阻礙了民辦高校圖書館科研的推進和發展。有些人認為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如教師和科研人員重要的錯誤觀念,導致了民辦高校對于圖書館建設,尤其是對圖書館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忽視或輕視。
三、建議或措施
(一)改變觀念,提高領導重視力度。作為高等學校的圖書館,它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學校辦學的三大支柱之一。其建設和發展應與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相適應,其水平是學校總體水平的重要標志。學院尤其是領導層,應該認識到圖書館對于學院發展的重要性、圖書館建設對民辦高校自身長遠發展的深遠意義,明確圖書館建設水平一直是高校辦學水平重要指標之一。
(二)加強圖書館的投入比重,拓展圖書館的經費投資渠道。古今中外的每一所著名大學里都有高檔次的圖書館。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海洋,對高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起著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民辦高校的圖書館也是如此。在學校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圖書館勢必伴隨發展,學院應逐年增加圖書館的經費投入,并且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增加對圖書館的經費投入,拓展投資渠道;優化電子文獻資源、紙質文獻資源、網絡資源的比例,并加強數據庫的建設。
(三)建章立制,把好人員入職關。建立健全圖書館的規章制度,獎勤罰懶,執行逗硬,加強制度的執行力度。聘請工作人員要注意專業與職稱、學歷的要求,同時開展圖書館人員培訓,提高圖書館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
總之,在高等學校中圖書館、教學和科研一起并列為辦學的“三大支柱”。因此,民辦高校圖書館投入水平直接影響著民辦高校今后的發展和競爭力,加強圖書館建設對民辦高校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endprint
2013年5月,四川工業管理職業學院《民辦高職圖書館資源利用實踐與研究》課題組對四川省7所民辦高校圖書館進行了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從圖書館規模、圖書館人員和圖書館的資金投入方面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與措施。
一、基本情況
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個別訪問等方法,重點通過四川省各民辦高校圖書館的館舍、書籍、人力資源、經費的投入情況進行調查、比較分析。調查發現,圖書館館舍面積較小、費用投入不足、文獻資源購置量及館藏文獻總量少、自動化程度低是目前民辦高校圖書館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一)現階段民辦高校圖書館館舍面積嚴重不足。
民辦高校迅速崛起,是改革開放的必然產物,它填補了傳統公辦高校教育的空缺,使得我國高校教育更加立體化。但是民辦高校在追求生源的時候,關注了教學設施設備的購置,卻忽視了圖書館的建設與開發,殊不知圖書館更是人才素質提高的力量源泉。
(二)民辦高校圖書的經費投入不足。
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民辦高校的創辦者更熱衷于研究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而圖書館恰恰是只投入、不產出經濟效益的部門。因此,圖書館不存在專項經費預算,更沒有文獻資源建設規劃,不可能執行《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要求。為應付高校人才評估,采用突擊采購特價書、降價書來充實館藏數量,無從考慮本校教學科研的現實要求,即使這樣,也顯尷尬。
表二顯示:圖書館2013年平均購書經費在50萬以下的3所(42.86%),50萬—100萬的1所(14.29%),100萬以上的3所(42.86%),民辦高校年平均購書經費過少,不能保證圖書館書籍資源的質量,也就阻礙了師生的學習及發展。圖書館電子資源數據購置經費在5萬/年的1所(14.00%),5萬—10萬/年的3所(43.00%),10萬—15萬/年的0所(0.00%),15萬/年以上的3所(43.00%),電子資源購置經費十分缺乏,導致圖書館資源過于局限,不能更新或購進數字資源,影響學院科研進展和教學改革。圖書館年投資經費在10萬以下的2所(33.33%),10萬—100萬的2所(33.33%),100萬以上的2所(33.33%)(其中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未填寫);圖書館投資占學院總投資比例在10%以下的4所(80.00%),10%—20%的1所(20.00%)(其中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和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未填寫)。民辦高校對于圖書館年投入經費不足,這直接影響圖書館不能為讀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資源,不能有效發揮圖書館為教育教學和科研服務的積極作用。
同公辦院校的圖書館相比,民辦院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相對較少,有的民辦院校只能基本滿足日常開館需要,維持常規工作,工作難以創新。根據《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建設指南》要求,高校圖書館員工數量應為在校學生總數的千分之三,現階段民辦高校圖書館基本都沒有符合規定要求。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加強圖書館的專業隊伍建設,按照合理的結構比例,有計劃地聘任多種學科的專業人員。”目前民辦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專業技術職稱普遍偏低,無職稱和初級職稱人數較多,中級及以上職稱人員很少,如此就阻礙了民辦高校圖書館科研的推進和發展。有些人認為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如教師和科研人員重要的錯誤觀念,導致了民辦高校對于圖書館建設,尤其是對圖書館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忽視或輕視。
三、建議或措施
(一)改變觀念,提高領導重視力度。作為高等學校的圖書館,它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學校辦學的三大支柱之一。其建設和發展應與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相適應,其水平是學校總體水平的重要標志。學院尤其是領導層,應該認識到圖書館對于學院發展的重要性、圖書館建設對民辦高校自身長遠發展的深遠意義,明確圖書館建設水平一直是高校辦學水平重要指標之一。
(二)加強圖書館的投入比重,拓展圖書館的經費投資渠道。古今中外的每一所著名大學里都有高檔次的圖書館。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海洋,對高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起著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民辦高校的圖書館也是如此。在學校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圖書館勢必伴隨發展,學院應逐年增加圖書館的經費投入,并且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增加對圖書館的經費投入,拓展投資渠道;優化電子文獻資源、紙質文獻資源、網絡資源的比例,并加強數據庫的建設。
(三)建章立制,把好人員入職關。建立健全圖書館的規章制度,獎勤罰懶,執行逗硬,加強制度的執行力度。聘請工作人員要注意專業與職稱、學歷的要求,同時開展圖書館人員培訓,提高圖書館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
總之,在高等學校中圖書館、教學和科研一起并列為辦學的“三大支柱”。因此,民辦高校圖書館投入水平直接影響著民辦高校今后的發展和競爭力,加強圖書館建設對民辦高校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