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娜
【摘 要】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對薄弱,需要采取相應的手段和措施來避免教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因此,創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內容,有利于在中國夢召喚中對高職生進行思想教育。
【關鍵詞】中國夢 高職生 思想政治教育 成因 對策
近幾年,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得到了迅猛發展,其學生數已占半壁江山。由于社會中的各種因素影響,使得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在踐行中國夢的大背景下,分析高職生思想政治現狀的成因并提出相應對策,對促進高職生的全面發展,保持高職院校的和諧穩定,提高中華民族的國民素質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狀況的分析
(一)高職院校教育對象的特殊性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是高職生,而非本科生;進入高職院校就讀的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的自覺性,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本科生與高職生之間的距離。齊舒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除具有一般普通高校的共性以外,還由于其教育對象、教育任務及其培養目標的特殊性,而具有不同于一般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這體現為以下兩方面:
1.心理的特殊性。進入高職院校就讀的學生,有的因家庭貧窮不得已來到高職院校;有的因高考成績差而無奈上高職院校;他們往往以一個“失敗者”的心態進入高職院校,認為自己“學歷低、能力差”,在同齡人中自感抬不起頭來,具有較強的“失落感”。
2.價值取向的特殊性。如今網絡已成為我們工作、學習及娛樂的主要方式。網絡信息的多元化在給予高職生眾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因為互聯網上的信息是良莠不齊的,雖說高職生已經成年,但在社會經驗與是非判斷上還是缺乏經驗。故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散布虛假信息影響學生的思想,造成他們沒有學習動力,開始缺課、逃課,最終這些同學在校沒有學到任何有用的知識和技能。所以,他們對未來迷惘,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不夠堅定。
(二)高職院校自身的特殊性
高職院校中大多是由中專或專科學校升格或轉型而來,教育機制還不是很完善。從硬件上來看,教育經費缺乏,教材匹配不齊,教學設施不全,教學場所、實訓場所等顯得不足;從軟件上來看,原有的老師不能夠及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導致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方法、方式不能夠適應現在學生的實際水平。此外,學校的管理人員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以前并未從事過高等教育,因此,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三)高職院校教學的特殊性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實踐中融合了市場要素,使其出現重“技”輕“德”的現象,導致一些學生知能分離、言行脫節。因此,我國職業教育的奠基人黃炎培先生說:“僅僅教學生職業,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種很好的教育變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藝徒培訓,不能稱之為職業教育。”故而,我們應積極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改進。
二、加強與改進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切實解決高職生的實際問題
高職生在校期間,會接觸到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由于他們還不能夠非常正確的辨別是非,這就要求教師應當深入到學生中去。一方面要深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要做好與學生思想觀念的交流與互動。以我院為例:針對農村孩子,要切實做好貧困生的資助工作,保障經濟困難的學生能正常入學;對自小嬌生慣養的城鎮孩子,要深入到他們生活中去,給予具體的關愛幫助,實現他們的人生夢。如此一來,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度重視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職院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學工作計劃,開設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課程或選修課程。在高職生入學、畢業、就業等特殊時期舉辦各種心理知識講座。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和服務,幫助他們化解心理壓力,克服心理障礙。要積極鼓勵高職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團,為他們解決一些在學習、生活中產生的心理困擾,達到自助與助人的目的。
(三)創新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觀
1.思想觀念創新。轉變觀念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和創新的關鍵。就目前來講,思想觀念的創新就是要在中國夢的召喚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適應、具有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思想觀念。其核心就是樹立以“素質為基礎,能力為中心”的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變以往呆板機械的思維定式,真正樹立起“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又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新觀念。
2.內容體系創新。如今的高職生是擁有現代科學知識的“新新”人類,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他們在校期間,只有充分地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夠堅定不移實現自我價值,將“中國夢”的理念帶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只有緊跟時代、貼近生活、不斷充實新內容,才能生機勃勃。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特殊的內涵和特點,只有正確地認識和把握這種特殊性,通過合理的途徑,運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搞好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蘇瑞瑩.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調研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09.
[2]劉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提高之我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
[3]齊舒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與實踐[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8.
[4]畢紅梅.經濟全球化視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探究[J].思想政治理論教育,2007.
[5]張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陳衛東.議新形勢下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