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斐藝
【摘 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關鍵就是重視本科的教學工作,然而目前教授為本科生上課的現狀仍然不容樂觀。經調查,我國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已經落實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但教授承擔課程的性質、科目以及課時的數量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授課質量也需進一步的提高,還有一部分教授在職稱、性別等方面的結構不夠合理。為本科生授課是教授的本職工作,對教育整體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應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教授參與本科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教授 本科教學 高等教育 措施
前言
國家從21世紀初開始逐漸將工作重心由重視高校規模的發展, 轉移到加強規模發展與注重提高高教質量并舉。因此,教育部在近十年中接連頒發了數個關于加強高等院校本科教學工作的文件,這些文件都要求要重視本科教學,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重視教授(博導)為本科生上課。
一、中國的“教授”現狀
國家教委明文規定:每個教授每學期至少應有八學時為本科生上課。但是很多高校并沒有貫徹執行,某些教授可以長期不給本科生上課,但依然享有在職教授的所有頭銜和待遇,如此教授大抵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貢獻型”教授。這些教授曾經對某個學科領域做出重大貢獻,不給本科生上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但這類教授仍然應當給本科生授課。國家教委出臺的規定可以約束這類教授,可是在有的大學卻得不到執行,所以責任就在大學自身了。
第二類是“行政型教授”。這類教授平時“公務”在身,故無暇給本科生上課。教授兼行政職務而不給本科生上課有其合理性,擔任重要職能的教授不給本科生上課情有可原,但是學院級教授則值得商榷。教育部應出臺一個政策,明確規定哪些兼任大學或者學院行政的教授們可以不給或者少給本科生上課。
第三類為“外向型”教授。他們雖為本校教授,但實際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大學之外做其他營利業務,或者私自到其他大學兼職授課。但是身為本校教授,理應為本校的本科生上課。
二、國外教授為本科生上課實施情況(以美國為例)
如今的英聯邦各國以及美國加拿大等英語國家的大學教授,包括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大多都承擔給本科生講課的任務。而專門搞研究不上課的職務,則稱為研究員。
耶魯大學教授為本科生上課的比例是最高的,因為教授本身也樂意為本科生授課。許多在耶魯甚至在美國著名的教授為大一新生講授基礎課程,成為耶魯大學的教學特色。也是由于如此淵博的教授親自教授本科生,才使得耶魯大學的本科教育在美國甚至世界的大學中始終處于領先水平。
哈佛大學建立了一套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科學管理制度,規定教授是必須要給本科生上課的。哈佛重視教學能力, 嚴把教授聘任的原則、嚴格教師引進制度等舉措, 在提高學校師資水平方面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薩默斯出任哈佛大學校長期間認為,哈佛大學必須徹底改革才能保持自己的優勢,他主張教授應該為低年級本科生花費更多的時間。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始終重視實踐教育,而“本科生研究機會方案”(UROP)就是學院對本科生重視的一種體現。方案旨在培養本科生和教職員之間的研究合作。且UROP 為參與者提供了優秀的教授、很棒的環境、先進的實驗設備等等。與學生們一起參與實踐研究的老師很多都是該領域頂尖研究員,甚至是諾貝爾獎得主,學生們在這里可以學到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這樣的師資力量大大保證了活動的質量。
三、對我國高校教育現狀的思考與嘗試
1. 教授承擔本科生教學的方式要多樣化。如果僅僅把教授承擔本科教學理解為在狹窄的課堂上,則恰好忽視掉了教育最重要的功能,而教授參與本科的教學方式應該是多樣的。
研究型教授可以通過定期開講座或者開設討論課的形式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向同學傳授,師生可以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進行互動。除此之外,正教授還可以帶著副教授和講師組成一個學術團隊,共同開設課程,讓更多的人來享受教授資源。教授還應該根據科研任務的輕重靈活安排授課時間。
2. 合理建構教授評價體系。教授的研究一直都被狹義地定義為科學研究,而從不在意他們對教學所做的研究;也有人認為有知識、有學歷、有高的科研水平就可以當大學教授。這些看法使得大部分大學教師不愿意花費時間從事教學研究,長此以往,教育質量勢必會下降。
我國部分教授對國內不認可教學研究的評價體系提出了質疑和批評,他們認為教學研究成果應當得到公眾認可。而目前參與高校教授評職稱、評獎、評優的專家大多數是科研型教授,他們普遍認為教學研究無足輕重,這種評價機制使得高校教師并不認可自己的教研成果。但在國外高校,教授把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平等對待。
3. 給予突出貢獻者物質獎勵。假如教授在僅僅從事科研的情況下就能收獲更大的利益,那么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學中去就是天方夜譚了。相對于科研的高投入高產出,多花費精力在教學上并不一定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因此,除了在制度上促使越來越多的教授從事本科生的教學工作,還應該在物質方面對杰出工作者給予鼓勵,讓教授在生活上無后顧之憂,由此形成一個良好的從教氛圍。
【參考文獻】
[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Z]. 1998.
[2]顧沛,丁龍云.堅持高水平教授為本科生上課[J].中國大學教學, 2003(5).
[3]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南量的若干意見[Z]. 2001.
[4]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 2007.
[5]謝安邦. 高等教育學[M]. 北京: 教育部人事司, 1997:170-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