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慧敏
數字出版的洪流已經到來,教育對數字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教育類出版社怎樣才能在未來的出版業中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是,提前做好準備,建設自己的數字教育平臺,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傳統的教育類出版社擁有多年積攢的優秀作者、編輯,有忠實的客戶群,這些為出版社的平臺運營提供了保障。
數字教育平臺功能描述
根據對教育行業需求的理解,筆者將數字教育平臺設計成數字校園、題庫系統、在線課堂、資源下載、考試服務、在線答疑、教育資訊、個人中心等八大模塊,每個模塊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為學校、教師、學生甚至教育主管部門提供必要的資源。
1.數字校園
數字校園以高度發達的計算機網絡為核心技術,以信息和知識資源的共享為手段,強調合作、分享以及傳承的精神,是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有機結合的新型教育環境。這種新型的、開放式教育模式提供了適應學習者個性化成長和發展需求的學習環境,學習者可以通過數字校園自主選擇多種媒體相組合的學習資源,并能夠創新地運用和創造自己需要的資源。數字校園是對現實校園的一種抽象化處理,實現了校園和班級組織關系搭建,云圖書館的建設,以及教師、學生、家長三者的互動教學。
2.題庫系統
題庫是教育平臺的一個重要內容資源庫。在系統題庫的基礎上,可以開展針對學校的B2B業務。學校內部可以利用平臺題庫進行智能組卷,以對學生或特定班級學生進行測評,并可以由智能題庫系統得出測評分析結果。題庫系統的功能可以設計為自定義目錄、試題錄入、試題批量導入、試題編輯、試卷構造和字典維護等功能。
3.在線課堂
在線課堂是利用互聯網的便捷特性與教育學習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是一種利用網絡在兩個或多個地點的用戶之間實時傳送視頻、聲音、圖像等的通信工具。進行課堂交流的用戶可通過系統發表文字、語音會話,同時觀察對方視頻圖像,并能將PPT、Word等文檔顯示在白板上,模擬真實的課堂環境。與傳統的學習模式相比較,在線課堂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的自由性。
4.資源下載
針對接受教育的目標用戶不同,系統需能夠提供高中、初中、小學等各個教育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學資源下載。教學資源的種類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常見的包括課件、視頻、教案、試卷、論文等資源。教育平臺內的會員可以上傳以上各種資源,并制定價格,以供其他會員付費瀏覽或者下載。
5.考試服務
在線考試是指通過操作計算機在網絡上進行測評的一種特殊的考試形式。教育平臺的考試服務可以分為高考志愿填報分析、中考應試、高考應試、同步測試等,其中同步測試分為高中、初中、小學三個學段的在線同步測試。
6.在線答疑
在線答疑模塊,是為了提高網站用戶活躍度而設置的。平臺會員可以針對學習或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線提出疑問,并可設置給予問題解答者的獎勵(網站積分或者虛擬貨幣等),其他會員可以針對這些疑問進行解答,然后由提問者選出最佳解答方案,此時問題獎勵將歸集到所采納的解答者。
7.教育資訊
為了豐富平臺的內容資源,平臺可以提供教育類的各種最新資訊。資訊可按照類別進行匯集,包括教育要聞、家庭教育、家長課堂、升學備考等專題。每個專題下又可繼續進行更細粒度的劃分,例如升學備考可分為小升初備考、中高考備考等子欄目。
8.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是用戶可在此平臺上執行各種操作的統一匯總,根據用戶類型的不同,平臺提供不同的個人中心模板用戶。通過個人中心,用戶可以看到與自己相關的訊息。
事實上,很多傳統的教育類出版社也都或早或遲、或深或淺地涉足了數字教育平臺的建設。目前,數字教育的贏利模式還處在摸索階段,絕大多數出版社從提出建設到平臺建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但是收入微乎其微。對此,出版者們也深感困擾。
如何擺脫數字教育平臺目前的困境
那么,到底怎樣做才能擺脫數字教育平臺的困境呢?筆者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嘗試,或許能夠緩解目前出版人的猶豫、觀望的焦灼心情。
1.搶占學生的碎片化時間,增強品牌的吸引力
近年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智能移動客戶端的普及,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每天打開電腦或手機,新鮮多樣的信息充斥在消費者面前,分散著他們的注意力,快餐式的瀏覽已成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信息的方式。不難看出,在如今廣泛的媒體碎片化時代,無論什么行業,無論什么產品,要想讓品牌深入消費者的內心,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了。網絡時代新技術下的數字出版產物同樣面臨著品牌吸引力的問題。在學生的時間被分割成碎片時,出版社的數字教育平臺的品牌應該以何種方式吸引學生,并且做到持續地吸引呢?目前也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誰能夠更多地搶占學生的時間,誰就更能贏得學生的心。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在有限的碎片化時間內吸引學生,更多地搶占他們的碎片化時間呢?筆者認為,出版者不妨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
(1)生動化形象,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眼球。
目前已有不少有實力的出版社和技術公司建設了數字教育平臺,在這種情況下,出版者就需要考慮自己的產品該以何種方式出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在眾多的信息中第一時間就看到你、關注你。一套好的平臺名稱、一句打動學生內心的口號、一則吸引眼球的廣告都可以成為學生的興趣點,得到他們的關注。
(2)互動式體驗,增加學生了解品牌的時間。
上面提到出版社要做到吸引學生眼球,得到他們關注,這是打動學生關鍵的一步,但也僅僅是第一步。讓學生有興趣、愿意再花時間深入了解品牌,是出版社要做的第二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如今,任何產品的營銷,都必須注重消費者的體驗,注重與消費者互動。作為數字產品的教育平臺也一樣,應加強與學生互動,以新穎的形式讓他們參與其中,以便有效增加學生了解品牌的時間,這樣就有助于提升品牌的好感度。比如增加二維碼、發布品牌App等,通過這些形式增加學生的停留時間,讓他們更充分了解品牌。
2.有針對性地組建電子教輔,以B2B的模式推送給學校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樣,每個學校的教育水平不一樣。出版社可以根據各個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和需求,利用題庫系統,有針對性地為它們組建個性化的、貼合它們需求的優質電子教輔,再以B2B的模式推送給學校,讓學校一看就知道是自己最需要的教輔。
3.用二維碼構建數字出版商業模式
隨著4G時代的到來以及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普及,二維碼這種新的信息傳遞方式迅速發展,目前已被大量應用于商業領域,但其在出版領域,尤其在教育圖書出版領域,應用還沒有得到普及。絕大多數傳統教育類出版社邊按老套路出版傳統的紙質教材教輔,邊或多或少地嘗試著開發數字出版產品,既將未來寄望于數字出版,又幾乎沒有改變傳統出版的贏利模式,陷入了“明知數字出版是未來發展方向,卻不知道路該如何走”的尷尬境地。但是,從紙質傳統出版到數字出版畢竟是需要過程的,甚至也許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二維碼,應該可以是這個過程中的橋梁。就教育類出版產品來說,二維碼的使用可以使傳統的紙質教材或教輔的內容得到延伸,可以滿足讀者對視頻、音頻、導讀等深度閱讀的需求。可以說,二維碼在目前及未來會成為傳統紙質圖書和數字出版技術結合的橋梁和紐帶,它既能夠使傳統圖書搭上數字出版的高速列車,又能夠使出版社借傳統圖書來推銷自己的數字出版產品乃至整個平臺。對于傳統的教育類出版社來說,就具體的用二維碼構建的數字出版模式,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方案。
(1)把傳統教材、教輔圖書當作數字出版產品的銷售載體。
大家都知道,傳統的教育類出版社有一大優勢,就是紙質教材、教輔圖書的發行量很大。基于這一點,出版社完全可以在圖書封面、封底或者內文上印數字出版產品的二維碼,實現數字出版產品的推廣與銷售。二維碼容易制作,持久耐用,尺寸不受印刷像素的影響,從制作到印刷,整個過程幾乎都可以是免費的。這種方式,等于是免費為數字出版產品開了一家又一家的書店,何樂而不為呢?
(2)通過二維碼,把微課程當作傳統教輔圖書的增值服務。
從2012年開始,微課程就受到教師和學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并在全國各地迅速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所以在種類繁多的教輔類數字出版產品中,這里只選擇通過介紹微課程的應用,就教育類出版社何以通過二維碼將微課程作為傳統教輔圖書的增值服務,從而實現贏利,來簡短地說兩點看法。其一,對于傳統的教育類出版社來說,通過這種方式,等于是多做了一套講解類的電子圖書,而且這套書的推廣幾乎不需要另做投入,只需一個小小的二維碼便可送達到學生的手中。其二,微課程可以使用免費和收費兩種模式。免費模式下,紙質圖書的銷售可以大大得到促進;收費模式下,數字出版產品可以實現銷售,從而達到贏利的目的。無論采用何種模式,出版社都能把自己的產品更多地銷售出去。
終端設備是先進的,二維碼是廉價、便利的,傳統教輔圖書是教育類出版社目前特有的,微課程是教師和學生需要的,有了這四個條件,筆者認為,上面提到以二維碼構建的出版商業模式應該是切實可行的。
總之,面對教育圖書的巨大需求和數字化教育的龐大市場,教育類出版社應堅持數字產品的開發和數字化平臺的建設,在做精內容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技術能力,努力探索贏利模式,跟上教育數字化的發展步伐。
(作者單位系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