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欣怡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童書出版在改革中快速發展,童書市場態勢喜人,年出版童書品種數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中國已經成為童書出版大國,并正向著童書出版強國邁進。
童書出版的發展趨勢
當前,中國童書出版業正沿著市場化的道路前行。我國童書出版正在由數量上的繁榮向質量上的提升轉變;在不斷提升引進童書質量的同時,由中國作家原創的作品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我國童書出版在諸多要素上都呈現出由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奮力邁進的大趨勢。
1.精品之作紛呈
童書出版界以“兒童本位”思想為指導,尊重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用兒童的眼光去審視,用兒童的心靈去感受,去策劃、去選題、去編輯,努力打造精品童書。
讀經典,通人情,明事理。新華悅讀與開卷公司在今年“六一”之際聯合推薦少兒國學精品圖書,包括華夏出版社的《中華國學啟蒙經典》、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新世界出版社的《經典國學啟蒙課堂》少兒漫畫叢書、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的《中國典故(少年版)》《資治通鑒(少年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世界文學名著寶庫:史記故事(青少版)》等。
2.原創引進并舉
目前,我國童書出版“原創少引進多”的局面正在得到改善。原創科普類圖書是我國圖書出版的薄弱環節,但近年科普知識類讀物的原創勢頭令人欣喜。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的重點產品《十萬個為什么》(第六版)于今年7月推出。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推薦、著名科普作家張沖主編的“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原創科學童話大系》第一輯(兒童卷10冊)由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2013年安徽少兒出版社正式獲得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官方授權,每年出版40種左右國際安徒生獎及提名獎獲得者的優秀作品?!皣H安徒生獎大獎書系”第一輯在2014 年“六一”兒童節前正式與讀者見面,共推出47冊,由理論和資料書系列、文學作品系列、圖畫書系列三大板塊構成。
3. 媒體聚合效應
不同媒體的結合,會產生更大的聚合效應。如電視節目與圖書的結合、期刊雜志與圖書的結合、動漫游戲與圖書的結合等。以圖書帶動衍生產品開發,以衍生產品帶動圖書營銷。如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系列圖書因同類圖書的動畫、電影及其他衍生品的影響,而成為2011年的熱銷圖書。
4.合作競爭共贏
要實現從童書出版大國到童書出版強國的出版強國夢,還要構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出版集團。
由中少社和中國少年報社合并的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成為國內第一家實力超群的少兒出版傳媒集團,并在積極尋求跨地區擴張兼并、跨媒體經營和文化產業延伸三方面的集團式規模經營之路。還有一些出版社也著手謀劃童書出版集團的組建。
有著28年合作史的“華東六少社”,在童書出版和童書市場中崛起,成為童書出版界格局出版特色的市場主體。華東六社有統一對外的發行制度,共同開展市場調研,互相開放市場,沒有貿易壁壘,給業界提供了一個競合發展的范本。
5. 線上線下聯動
建立多樣化的營銷渠道,實施網絡渠道和地面渠道并行的策略,線上線下互動。除了傳統的新華書店、圖書經銷商等渠道外,還利用網絡、超市、玩具店以及圖書俱樂部等進行童書營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少兒社和三聯書店等出版社辦起了近百家圖書俱樂部,開展讀書活動,包括作家進校園、精品欣賞與經典誦讀活動等。
6.數字化出版趨勢
數字化童書比紙質童書有更多的功能,更多的互動,更能讓小讀者身臨其境,用有限的空間囊括更多的圖書內容?;佑螒驎?、互動動畫書為小讀者提供了立體的、多維度的、優質的內容體驗。
接力出版社推出了綜合數字閱讀平臺“接力閱讀時空”的閱讀客戶端,內嵌接力好書、促銷優惠、讀書活動等模塊,依托接力出版社的優秀資源,提供適合智能終端閱讀的海量高品質圖書內容。
我國的童書數字化出版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融入國際市場,聯合國外有影響力的出版社,進行跨媒體傳播、跨行業聯合、跨國界合作。
問題與建議
童書出版成績斐然,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去應對。
1.問題
第一,產品同質化。主要表現為盲目跟風與低水平重復,如《安徒生童話》與《格林童話》有100多個版本;上海少兒出版社的著名品牌圖書《十萬個為什么》,跟風產品曾經多達1000多種。第二,一些作品內容低俗。一些充滿惡搞、早戀、暴力、恐怖的內容的低級庸俗讀物,極易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誤導。第三, 編校質量差。包括一般性字詞差錯、不符合相關標準的文字差錯、知識性和邏輯性差錯以及語法性差錯等。第四,出版資源的無序競爭。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有限,出版社對作家資源的無序競爭、惡性競爭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導致一些著名作家不得不在多個出版社重復授權,重復出版;版稅越來越高,合同期限越來越短,作品質量越來越得不到保證。第五,城鄉資源失衡。2011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報告顯示,我國2.28億0~14歲人口中,一半分布在城鎮,一半在鄉村。但有關資料表明,城鄉圖書資源分布失衡,占半數的城鎮少年兒童擁有童書資源的88.9%,農村只占11.1%。
2.建議
筆者觀察認為,我們應從建立童書出版質量保障體系和營造健康的童書閱讀生態環境兩個維度應對上述問題的挑戰。
(1)建立童書出版質量保障體系
要從制度建設入手,創新圖書質檢工作思路,完善圖書質量保障體系,實施圖書出版質量全程管理。童書質量保障體系由出版管理宏觀調控機制、編輯出版責任機制和社會監督機制三部分構成。
首先,建立童書出版管理宏觀調控機制,認真執行《出版管理條例》和《圖書質量保障體系》,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以文化為核心的出版理念,強化對出版機構、出版資源的管理。要健全選題審批制度,嚴格過濾低俗內容的選題和同質化的低層次重復選題。此外,還應完善價格管理體系。與課堂教科書相比,童書的價格要高出好幾倍。建議建立童書價格限定制度,約束出版企業對利益最大化的無序追求。建議國家和地方兩級政府設立專項基金用于建立和完善農村童書基本設施,加強和完善農村學校圖書館的建設,包括圖書的配備和圖書館員的培訓,盡快解決城鄉資源失衡問題。建議在有關立法中,建立童書分級閱讀制度,為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提供不同的圖書;確保童書市場成為不受污染的純潔地帶,還給孩子一片精神樂土。
其次,健全編輯出版責任機制。加強編輯專業素質的培養,樹立圖書質量第一的理念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增強他們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編輯知識、基本技能和有關行業的專業的知識水平。
最后,建立和健全童書出版質量社會監督機制。堅持社會團體監督制度和讀者投訴反饋制度。提高童書出版資格準入門檻,實行出版資格淘汰制。建議成立獨立的童書出版質量評價機構,在出版核心刊物上開辟書評專欄,對童書出版質量進行動態跟蹤與評價。
(2)營造健康的童書閱讀生態環境
首先,以立法保證兒童的閱讀權益。為了民族和國家文化的未來發展,亟需制定閱讀促進法律,以立法的形式保障國民閱讀能力的提高與積累,促進全民閱讀,提升社會閱讀素養;對相關出版機構、圖書館的權利與義務作出規定,比如從經費上保障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并保障閱讀人群,尤其是兒童、青少年、弱勢群體的閱讀權利。
其次,以讀書活動推動閱讀習慣養成。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如“書香進校園” “親子閱讀月”“童書嘉年華”等活動和主題童書展,讓小讀者有更多的機會與童書作者和出版者互動,表達自己的讀書意愿、訴求與建議,甚至可以向作家或出版社提出自己喜歡的童書話題,直接參與童書的創作。
再者,在推進全民閱讀的有關立法中,規定出版機構每年向農村無償提供童書的數量,強化出版社的社會公益服務的責任感。此外,還應配合政府推行的“農家書屋”和“中小學館配”活動,建立城鄉學校的聯誼制度,城鎮特別是大城市的學校定點支援農村校的圖書館建設工作。發動個人向農村學校圖書館捐書,為全社會關心農村孩子閱讀開創一個便捷的渠道。
少年強則中國強,童書出版業肩負著培養身心健康、有民族精神與國際視野的億萬少年兒童的歷史重任。中國童書出版業,必將繼續發揚上述優勢,扭轉劣勢的局面,實現童書出版強國和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作者單位系中國財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