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真真
摘 要:本文從引起零售商退出的原因入手,分析了零售商退出對供應鏈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此來避免退出損失和額外成本的發生。
關鍵詞:合作關系;零售商退出;危害;應對措施
一、引言
如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延伸為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與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間維持一種長期穩定的、信任與合作的戰略聯盟關系至關重要。通過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企業就可以很好地與用戶、供應商和服務商實現集成與合作,共同在預測、產品設計、生產、運輸計劃和競爭策略等方面設計和控制整個供應鏈的運作。
然而,由于客戶需求多變、買賣各方不愿犧牲自身利益、缺乏透明度等原因,供應鏈合作關系終止的現象時有發生。2010年6月23日,蘇寧電器(安徽區域)與安徽格力空調因雙方自身經營原因,終止合作。零售商的退出不僅給供應鏈雙方造成利潤損失,而且各自需要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增加了建立新關系的成本。研究致使零售商退出的原因及退出產生的嚴重后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零食商退出,避免退出損失和額外成本的發生。
二、致使零售商退出的原因
零售商退出供應鏈,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產品銷量過低,導致零售商盈利不足,難以維持自身生存和發展;(2)全球化縮短了需求距離,客戶需求提前期變短,而供應商供貨周期長,致使雙方矛盾突出;(3)一些特殊產品供應商壟斷價格,零售商不得不另尋供應商;(4)買賣各方不愿犧牲自身利益,互相之間缺乏透明度,建立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障礙多;(5)客戶需求多變,給采購、計劃、生產與銷售的協調和快反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供應商在滿足快速要求方面能力不足;(6)一些突發事件,如自然災害、政治風險、戰爭等,也會致使供應鏈關系中斷,嚴重危害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三、零售商退出產生的后果
(一)企業績效受損。市場占有率、資產回報率、客戶服務等都是衡量企業績效的重要因素。零售商退出對供應商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沃爾瑪等大型零售商,做為一些供應商的主要銷售渠道,一旦停止某供應商的供貨,勢必對供應商的市場占有率產生深刻的影響;在資產回報率方面也同樣如此,市場占有率下降,必然導致原有的生產線及生產設備閑置,資產的回報率必然大大降低。
在客戶服務方面,供應鏈關系斷裂后,供應商就不能更快速地響應訂單完成周期,會使供應鏈訂單完成的總周期延長,增加客戶成本,降低客戶的價值;還會對客戶關系造成不良影響,不能按客戶的需求滿足客戶,還會降低客戶的忠誠度,使企業績效受損。
(二)轉換成本高昂。零售商與供應商關系斷裂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這些成本包括前期投資成本、尋找替代的搜尋成本、協商成本和建立新關系的成本,以及可能的高昂訴訟費用,無形中增加的成本還包括因為關系斷裂帶來的消費者負面口傳,對企業形象和信譽產生的損害等。
四、供應商避免遭受巨大損失的對策
(一)避免獨家零售商、制定應急措施。為求降低風險,確保產品銷售穩定,供應商應發展多個零售商,不能單單依靠某一個零售商。對于一些偶發但破壞性大的事件,可預先制訂應變措施,避免臨渴掘井,手忙腳亂,以減少甚至避免損失。
(二)信守承諾、增加信任。承諾是指貿易伙伴為了合作關系付出努力的意愿,是基于對雙方發展穩定關系有信心而對保持長期關系的渴望,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愿意犧牲短期利益來獲得長期利益,由對自身局部的利益考慮變為對供應鏈整體的利益考慮。有了整體的利益考慮,才能產生供應鏈企業之間的真正信任。隨著相互信任增加,承諾水平也會不斷提高。
(三)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人為提高退出成本。供應鏈的結盟是基于利益的企業間組織形式,無論是資本層面的聯姻還是信息系統、物流配送和設計開發等運營層面的合作,無不取決于各企業之間最終能否獲得更高的利潤。因此,在供應鏈關系的建立和保持中,必須拋開“各掃門前雪”的思想,努力與供應商結成戰略伙伴關系,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通過各種協議、合同事先規定好各自的責任和義務,通過資產、資本層面的合作等提高人為造成供應鏈關系斷裂的成本,使供應鏈關系的各方共同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將供應鏈關系斷裂對企業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結論:良好的合作關系是維持供應鏈穩定的基礎,是增加雙方利潤、互利共贏的保證,對于提高供應鏈績效、企業競爭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實中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或人為因素會影響到供應鏈關系的穩定性,零售商的退出導致供應鏈關系斷裂。本文分析了致使零售商退出的原因,推演了零售商退出產生的嚴重后果,并提出了使供應商避免遭受重大損失的對策,旨在增加供應鏈的穩定性,降低不必要的損失和轉換成本。企業間應增強信息交換,加強交流與協作、信息與知識共享,避免零售商的退出和供應鏈關系斷裂情況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田曉潔. 供應鏈關系管理對策[J]. 運輸經理世界, 2007(07).
[2] 楊俊煜. 論供應鏈管理中的內外供應鏈關系[J]. 流通經濟, 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