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貞
一、具體問題描述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產、生活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凸顯了光山縣電網建設基礎差,結構不合理,供電環境不完善,管理精細化不足等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局供電可靠性管理水平,成為制約企業健康發展的瓶頸。針對這一突出矛盾,我局認真梳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從多角度、全方位挖掘影響供電可靠性因素,制定相應措施,多措并舉,提升光山電網可靠性管理水平持續攀升,贏得了光山縣委及政府和人民群眾的理解和信賴。
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實踐過程
(一)加強電網建設。一是提升主、配網供電能力,解決迫在眉睫的供電矛盾。2011年至今,我們配合生產管理單位提出并實施35KV主變增容調整16臺,改造10KV“卡脖子”線路21條,總長度83.96KM,10KV公變增容調整及新增布點302個,有效提升了我縣電網的供電能力,保障了光山電網在負荷高峰期間的安全、可靠運行。二是完善電網結構,有計劃地實施
35KV、10KV線路環網建設。我們通過35KV潑磚線、紫槐線、山紫線、山馬線、金潑線、金南線等,在光山、紫水、馬販、金樓等4座110KV變電站形成35KV環網;通過城區10KV線路改造和加裝線路隔離開關,在城區5個電源點之間形成10KV手拉手供電,這都為我們合理調度、靈活地選擇運行方式,在電源點間轉移負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增加35KV、10KV變電站布點,分割原有變電站負荷。
(二)加強調度計劃管理。統籌安排各單位的計劃停電工作,杜絕了各單位對同一設備的重復停電。嚴肅停電計劃的執行率,加強統計和考核,提高施工單位的責任意識,促進其千方百計地保供電、減少停電范圍和停電時間。
(三)細化大型施工管理各個環節。由于大型施工往往涉及多單位的協調、配合。我局要求對大型施工各單位必先組織現場勘察,項目負責人擬定施工方案,優化工作程序,組織召開相關單位共同參加的工作協調會,討論并確定最終的工作方案。
(四)加強線路通道治理。根據統計,我縣線路故障跳閘約有50%以上是由線路通道不暢引起。由于群眾的生產、生活區與線路靠得太近,線路與樹木間距不足,往往會引起人員誤碰,掛斷線路,災害天氣時還會存在樹倒、線斷的安全隱患,嚴重威脅人身和設備安全。
近兩年,我局通過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協調溝通,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每年都開展涉及全縣各鄉鎮的線路通道治理工作,線路故障跳閘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縮減。
(五)針對線路故障影響可靠供電而采取的技術措施。①35千伏電網提高供電可靠性技術措施。近年來,我局就35千伏輸電線路提高供電可靠性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一是在35千伏輸電線路重點部位加裝避雷裝置。二是對35千伏輸電線路逐步進行絕緣升級改造,對10條35KV線路老化瓷瓶實施復合絕緣子改造,進一步改善了線路狀況,提升了輸電線路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三是在35千伏輸電線路全部安裝故障指示儀。故障指示儀有效減少查巡故障的時間,能夠為線路盡快恢復供電提供良好的技術保障。②10千伏及以下電網提高供電可靠性技術措施。10千伏及以下電網供電可靠性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據統計,在我縣所有的故障停電中,10千伏及以下電網故障引起的占95%以上。我們嘗試了以下技術措施:一是加快配網升級改造工程,逐步提升全縣配網線路的載流量、絕緣水平和抗擊災害能力。二是在配電變壓器加裝絕緣護套。三是要持續優化線路繼電保護定值,確保系統所配置的繼電保護設備滿足“四性”要求。
三、對實踐過程的思考和對效果的評價
供電可靠性管理應作為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長期研究、不斷實踐。要實行供電可靠性的專業化管理,走科學、規范、創新之路。要相信采取一切措施來提高電力企業的供電可靠性水平對于生產管理、企業形象和自身的完善、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四、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困難、問題和建議
(一)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近年來,為解決我縣部分地區10KV供電半徑超長、電壓偏低、供電可靠性差的問題,我局在全縣共建設35KV簡易變電站3座。35KV簡易變均使用鄭州凱特公司生產的KT2000系列保護裝置,設置的保護有:主變速斷、過流、過負荷;10KV線路速斷、過流、低電壓保護等。運行中發現存在如下問題:1)、10KV線路斷線故障,在斷兩相以上時低電壓保護動作,單相斷線不反應。單相斷線后,值班員從監控后臺看不到變電站有異常現象,所供線路斷線后如果長時間不被發現將危及群眾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2)、我們提出以上問題后,根據廠家的建議,又在線路上安裝了零序電流互感器,但很快發現無法合理設置零序保護定值。由于10KV屬于小電流接地系統,其接地電容電流極小且與線路長度成正比,線路首端即使發生單相金屬性接地也測不到零序電流。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建議。(1)、35KV簡易變電站10KV線路單相斷線后,調度自動化系統監控后臺會短時彈出“PT斷線告警”窗口,但由于自動化系統誤報信號過多,變電站實時畫面又看不出斷線故障(只有線電壓,沒有相電壓顯示),故障告警現象往往會被值班人員所忽視。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安排調度值班員必須加強實時監控,定時查閱調度自動化系統的“事件順序記錄”,高度重視35KV簡易變10KV線路“PT斷線告警”,把它視為線路接地的故障告警,及時安排線路維護管理單位組織設備故障巡視。(2)、與鄭州凱特公司溝通,建議增加零序電壓保護,該保護能夠比較準確地取得故障數據,可以作為接地故障的可靠判據。(3)、組織調度運行人員對簡易變電站保護系統的學習、培訓和使用,尤其要加強設備監控的力度,及時發現和消除設備隱患。(4)、35KV臺區變保護系統配置存在不完善、不合理現象。建議省、市公司在與廠家簽訂相關協議時,必須強調保護系統對各種故障現象的正確、可靠反映,并能保證使用單位的方便應用,這樣才能提升電網的安全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