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順偉
摘要:指出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實木商品行業的進步,大量的木制地板、紙張以及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為木材的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以江蘇淮安地區人工林采伐作業為例,對我國人工林撫育采伐作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相關探討,以期為人工林采伐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工林撫育;采伐;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9—0047—02
1淮安地區人工林撫育采伐作業現狀分析
人工撫育林的培育與采伐直接影響著我國林業發展的走向,做好人工撫育采伐工作,能夠很好的緩解我國木材用量較大的情況。撫育的時間以及采伐的總量控制在人工林撫育采伐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建議,對林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統計,2009年以來淮安地區共完成造林面積878367hm2,其中成片造林面積425800hm2,新植四旁樹折算面積364011hm2,新建林網折算面積88556hm2。人工撫育采伐作業是林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它將種植和采伐的階段性作業很好的隔離起來,以保證樹木在生長過程中的系統性。對樹木生長的全程進行控制,通過樹木生長的密度和生長狀況分析,合理得對撫育樹木進行采伐以保證樹木生長的環境健康。與森林的自然生長有所不同,自然生長強調的是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而人工撫育則強調人工的強行干預。
人工林撫育采伐有著很強的目的性,一方面要保證樹木生長的總產量。另一方面要保護優秀的樹木。這就需要工作部門或者相關人員在人工撫育的過程中,做好樹木生長的階段性監督,及時對沒有生長的樹苗進行更替,對生長狀況不良或者擠占其他林木生長空間的樹木,及時做拔除處理,以保證其它樹木的正常發展。
淮安地區是我國重要的人工林區,適宜的氣候加上良好的水源地形條件都為人工林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林業覆蓋率在全省林業占有率上都有著很大的比重。但是,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施工、
農業開墾、侵占濕地等現象越來越多,濕地和森林面積銳減,再加上人工撫育林產業結構的不合理,產業規模較小,很難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長久幫助,因此,解決人工林撫育采伐中存在的問題,就顯得極為緊迫。
2人工林撫育采伐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國家制定的人工林撫育采伐的相關標準,人工林的撫育要在較為平坦開闊的地方,陡坡、陰坡、山地的種植量在總種植量比重上要有所下降,在對人工林進行采伐時要保證蓄積的強度小于20%。淮安地區在撫育采伐過程中并沒有完全遵照相關的標準進行,造成人工林撫育采伐工作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1林間密度分隔不夠
林間密度不能達到相關要求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由于淮安地區的人工林培育較早,當時的技術相對比較落后,不能準確的對林間培育采伐做出合理化的規程,這就造成了林業密度不均衡的情況。從淮安地區近幾年來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工林種植方面取得的進展來看,其培育和采伐技術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能夠對林業種植面積做出比較科學的規劃[1]。但是,設計成效的好壞終究是要經得起實際的檢驗才能做出評判,由于在實際種植過程中過于重視績效的反饋,有些管理人員或者種植人員就會通過大面積、高密度的種植來保證樹木的成活率,這就造成設計理念不能很好的在實際中得到落實,從而導致林業種植間距的不合理。
2.2采伐強度不一
按照國家相關的標準,要保證林區的蓄積強度要在20%以下,這就要求在采伐過程中,對于林區密度較大的,要加大采伐的力度。對于林區密度較小的地方,要減少采伐的力度。但是,林區的采伐總量標準往往不會以某個小林區的范圍去精準計算,這就要求各個林區的相關人員在采伐過程中做好采伐量的溝通,以達到整體的采伐標準[2]。通常情況下,采伐強度的設定是基于整體的林區做出來的,劃分下去之后,就需要小班采伐工作者做具體的衡量。在小班采伐過程中,難免會有實際采伐標準與理論標準不能完全符合的狀況,如果按照總的標準進行采伐,勢必會破壞原有林區的種植密度。如果按照小班作業的采伐標準,就會導致最終的采伐總量與整體標準要求的產量有所偏差。做不好實際的采伐標準或者實際采伐標準達不到理論要求,就會對人工林種植的未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淮安地區如果不能在林區采伐上作出比較精準的策劃,不妨就給采伐標準一個活動的空間,這樣只需做好相應的監督工作,就能夠在保證采伐總量達到整體要求的同時,保護林區的未來發展。
2.3撫育技術落后,采伐對象不合理
針對淮安地區林業種植種類較多的情況,做好相關樹種撫育采伐信息的積累是尤為重要的,采伐強度不僅僅與林區的生長密度相關,也受樹木品種的影響。有些樹種例如華山松幼林即便生長狀況達到了采伐的標準,也不能對其進行采伐,做好相關的修剪工作即可[3]。但是,對于某些樹種來說,就不必在其成熟階段進行采伐,只要其樹齡達到了使用的要求,就可以進行采伐,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避免空間占用,以及養分吸收造成的資源浪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加快林區的更新速度,增加林區的生產效益。
淮安地區在相關樹種收集方面顯然沒有達到相關的標準,難免會在實際的培育和采伐過程中造成資源的浪費,這就要求該地區的林業技術人員,做好樹種的收集和信息的傳播工作,讓企業和廣大的林區種植戶在技術上得到收益。
3人工林撫育采伐工作的相關建議
首先,在采伐過程中要做好種植地形的勘查工作,對于不同的種植樹種,要選擇不同的種植環境加以匹配,加快技術的研發,培育出適合當地種植培育的樹種,做好相關的監督機制,不能僅僅為了提升經濟效益而忽視了林區的整體發展。
抓好實際施工的相關工作,要將組織設計標準貫徹到實際培育采伐過程去,避免片面追求績效反饋而隨意擴大種植密度情況的發生。采伐標準要符合林區自身的發展狀況,整體標準要為實際標準讓路。另外,種植做好之后,要及時的對林區進行施肥、除草處理,對于防火和防治蟲害的工作,林業局的工作人員要給種植人員以技術支持。
4結語
人工林撫育采伐施工關乎到森林資源能否得到持續有效的利用,對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施工過程前,設計出相關的技術規范,在施工過程中,做好林區的維護和防火工作,在施工之后,做好林區的間斷性采伐。能夠有效地提高種植效率,從而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蔡卓勤.南方集體林區完善林木采伐設計問題的探討[J].華東森林經理,2009(3).
[2] 陶瓊.人工林撫育采伐作業中的幾個問題分析[J].林業調查規劃,2008(3).
[3] 范旭.淺談吉林省森林撫育采伐[J].現代園藝,20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