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靜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不斷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互聯網金融以作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我國國民的物質生活。本文通過對互聯網金融的定義進行闡述,分析了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并針對相關問題為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提出了可行的意見。
互聯網金融對我國的商業銀行提出了泛金融化、去中介化以及全智能化的新的要求和挑戰,因此商業銀行在進行業務發展時,必須要大力增加其服務功能和服務渠道的創新性和智能性。本文就目前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就現階段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提出了在互聯網金融的影響下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出路。
一、 互聯網金融的含義
廣義的互聯網金融。廣義的互聯網金融是指在以互聯網技術和平臺為整體環境下,利用金融服務與網絡技術相結合的方法所開展的所有金融業務。主要包括銀行、保險以及證券等實體金融組織在互聯網上提供的在線服務以及不同互聯網網絡通過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的三方金融服務等[1]。
狹義的互聯網金融。狹義的互聯網金融是以云計算、大數據信息和電子商務等為技術平臺,并將相關的支付平臺模式多樣化的網絡金融服務。例如,第三方平臺支付模式、眾籌模式和網絡保險模式等。
二、 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下的影響
實現不同地區的金融信息共享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不斷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互聯網金融以作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我國國民的物質生活。本文通過對互聯網金融的定義進行闡述,分析了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并針對相關問題為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提出了可行的意見。
基于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的商業銀行與我國傳統的商業銀行之間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其突破了傳統銀行網點式服務的地域限制,擴大了信息的來源渠道并豐富了當前形勢下的信息內容,同時,互聯網金融下的商業銀行在業務的范圍和信息范圍等方面也比傳統的商業銀行的范圍更加廣泛。
新型信用評價體系的形成。由于現階段我國傳統的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仍然是根據貸款人的擔保或抵押物的情況進行的,銀行發放信貸的數據來源比較局限,對一些不符合條件或不具備償還能力的人進行信貸的發放,因此導致了商業銀行收到了較大的利益損失。但是基于互聯網金融下的商業銀行卻可以應用大數據信息的互聯網技術處理方法對信貸用戶的歷史交易記錄以及交易信用進行綜合的分析評價,使得商業銀行發放信貸具備了較多的依據,為其帶來了較大的經濟利益[2]。
產品的靈活性增加。近年來,隨著全球信息化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等基于互聯網技術下的網上交易愈加頻繁,傳統的商業銀行并不具備獲得用戶交易和消費記錄的系統保存能力,相反,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的商業銀行可以利用云儲存技術和大數據信息處理技術對顧客線上交易的記錄進行存儲,并通過對用戶相關的交易記錄進行具體分析,從而了解當前市場中具備競爭力的主要產品,對符合當前市場發展的產品進行研發,不僅體現了其相關產品的靈活性,滿足了顧客自身的需要,同時也為商業銀行自身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效益。
碎片化時間與資金的管理。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各個生產領域逐步趨于現代化和信息化以及移動3G和4G網絡的開發與應用,移動網絡支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應用。傳統的商業銀行要求顧客必須通過銀行所設置的商務交易網點進行相關產品的網上交易,而現階段基于互聯網金融平臺下的商業銀行以通過移動網絡支付為主的多種網絡支付方式為人們管理碎片化的時間和碎片化資金提供了較大的便利。
二、 互聯網金融沖擊下的商業銀行應對措施
積極推行互聯網金融的實行計劃。為了應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我國商業銀行必須積極推行互聯網金融方案的制定與實施計劃。首先,要對互聯網金融下的商業銀行發展具備正確的人士觀點,將銀行互聯網金融的實施計劃提升到其戰略發展的高度。其次,銀行的相關計劃制定部門和管理部門要對商業銀行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優勢進行具體分析,并將我國商業銀行已經具備的客戶資源、品牌效應、技術支持和網點網絡等優勢充分發揮,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的優勢解決銀行對新市場的適應性不強、風險承受能力較低以及對新技術的敏感度不高等問題。
加大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拓展力度。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的商業銀行拓展業務主要包括了支付方式的創新、服務功能以及服務渠道的創新。首先,就支付方式而言,商業銀行要從傳統的固定網點的支付方式轉變為互聯網金融下的新型支付方式,即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的便捷、安全、連貫的支付方式。同時,積極創建以電子賬單支付、跨行資金歸集與線上訂單、收單等方式為主的銀行線上支付方式結算體系。其次,在服務功能的創新方面,商業銀行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積極推動包括產品、工程、機制和流程等方面在內的新型信貸體系的構建,并在網絡融資的運作模式方面,將發展線上融資鏈、網商融資以及網絡自助循環貸款等融資方式為重點,加快我國商業銀行的新型網絡融資運作模式建設。最后,在服務渠道的創新方面,要根據當前的金融業務發展情況,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在移動3G和4G的網絡平臺下,大力發展移動金融業務,并積極創建以商業銀行為核心的移動金融循環體系,從而為客戶隨時隨地地提供相關金融服務的最新動態。
加快智慧型網絡銀行的建設。所謂智慧型網絡銀行是指以改善客戶體驗為中心、以客戶的挖掘為手段、以支持協同作業為目標與以建設產品工廠為依托的新型商業網絡銀行。首先,商業銀行需要重新規定物理網點的服務含義,并加快智能化網點的建設,通過大力發展手機銀行與移動支付業務相結合的網絡銀行支付模式,從而建立全產業鏈、全流程和全功能的自助網絡銀行。
在客戶挖掘方面,不僅要提高網絡營銷的精準度,同時還要通過建立智能、合理的客戶信息系統從而將客戶信息進行集中處理,最終實現產品資源的同步信息共享和與客戶關系的精細化管理[3]。
在以支持協同作業為目標方面,通過建立矩陣式金融結構,使網絡銀行的交易的流程結構趨于標準化、層次化與模塊化。另一方面,由于建立縱橫關聯的網絡獨立經營結構需要將現有的以及即將產生的網絡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因此,對于網絡商業銀行而言,就需要加緊銀行之間的無邊界合作并通過整合線上與線下相關部門的信息系統和制度流程,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新型網絡商業銀行建設目標[4]。
在建設產品工廠方面,不僅是網絡銀行,相關的實體商業銀行也應該對產品的市場需求狀況進行詳細分析,進而對產品盡心按需生產。以服務方案為依據,將產品的標準化、可組合與參數化特點相結合,從而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相關產品,從產品方面推動互聯網金融下的新型商業銀行建設。
結論:本文通過對現階段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進行了具體的研究,并通過對互聯網金融的定義進行闡述,從積極推行互聯網金融實施計劃、加大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拓展力度與加快智慧型網絡銀行建設等方面對在互聯網金融沖擊下的商業銀行應對措施提出了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可見,未來加強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下的發展力度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作用和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航空港開發區大件路文星段168號 西南民族大學郵編:610225電話:1354106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