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是以體驗為基本特征的一種新的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運用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心理教育模式,有較大的實際應用價值,該文從心理教育模式的概念特點入手深入淺出的分析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應用。
一、什么是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模式有那些特點
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就是學生在模擬、或者真實的環(huán)境中進行模式的具體活動,并通過活動獲取真實的心理體驗和感受,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團隊和成員之間的互動分享達成共識,然后自我的反思、總結(jié)以及不斷的學習,來達到自我認知的一個過程,把自我認知學習到的運用到實際的生活學習中的模式學習過程。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有五個密不可分的環(huán)節(jié)組成,一是體驗,二是分享,三是交流,四是整合,五是應用。學生在學習體驗中達到心理教育和預防的目的。
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中的教師的位置不是處于決定、控制、指導學生的位置,而是與學生處于同等的位置,其明顯的特征就是在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中,所有的體驗都是模擬真實的能夠真誠的對待每一個參與的學生,能夠真實的理解學生的感情,以及學生的情感需求,能夠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模式中的教師是學生的幫助者和情感的傾聽者,也是課堂中的協(xié)調(diào)組織者。在模式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進行思考,體驗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模式的學習能夠尊重學生的獨特的心理體驗,能夠更準確的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
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是有區(qū)別與傳統(tǒng)心理教育教學模式的學習方法。傳統(tǒng)的心理教學模式中老師是處于主導地位的,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在心理體驗教學模式中,老師和學生是處于同等地位,學生為學習的主題,學生的體驗是至關重要的,模式的關鍵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可以真實體驗的情景,在情景中,學生可以把自己以往的經(jīng)驗換發(fā)出來。模式的教育中老師要積極主動的去引導學生進行情感的體驗,并運用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學有所用的最終的層面上來,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真正做到為學生的生活學習提供更好的體驗環(huán)境。體驗式教學非理論灌輸?shù)姆椒ǎ峭ㄟ^學生在情景中體驗來達到學習的目的,體驗模式與傳統(tǒng)模式相比更具有真實有效性。
二、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的功效有哪些
體驗式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在傳統(tǒng)的心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以理論灌輸為主的教育模式,在本質(zhì)上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動能動性的發(fā)揮,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是機械抽象的過程。對于學生的學習普遍感到厭煩。在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中,就打破改變了這種現(xiàn)狀,教學過程中的各種體驗活動,使學生能夠經(jīng)歷各種情景,能夠真正的參與到教學中來,能夠在情景的體驗中學習、感悟,學生就容易切身體會到理論知識在現(xiàn)實中的運用,體驗式教學能夠有效提高課堂的效率。
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的教師主導地位中,學生是觀眾聽眾的角色,師生關系的主輔關系導致學生和老師的關系較為生硬。體驗式教學模式中,師生的關系就會做到融洽,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的灌輸者,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協(xié)助者,教師的導和學生的體驗學習處于一種和諧的氛圍當中,在課堂的體驗學習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互動,以及體驗課堂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來,教師與學生一起感受學習體驗帶來的感受,一起學習認知課堂中的心理活動,一起領悟情感體驗,在學習互動中拉近師生的關系,從而在體驗式學習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得教師和學生成為一種和諧的伙伴關系、朋友關系。
三、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運用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充分利用體驗教育,設置各種情景模式,讓學生在各種體驗中學習、感受、分享。應用過程中需要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體驗感受,學習應用幾個環(huán)節(jié)。
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體驗式心理教學中,老師在教課中的情景設置中要有目的性,有意識性,能夠有效的選擇設計課堂中的教學的情景。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學習的前提之一。體驗式心理教學中需要有良好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中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在設計中做到,一設計情景中需要有一個相對安全自由的空間,空間的設置需要人人都能夠得到尊重保護,在情景中不進行人為的價值批判,讓人與人之間都能夠平等進行互動,達到一個和諧的教學情景的設置,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二教師的角色扮演設計,在情景中的教師是一個主導者協(xié)調(diào)者,要平等的參與到情景的教學中來,要與學生平等的交流,要尊重感受學生的心理體驗,關注學生的參與動態(tài),讓學生在情景中真正的體會到課堂中的學習知識,能夠在自我認識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有效提高課堂的效率。
教學情景的設置,可以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情景的設置。教學情景的設置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形式進行展現(xiàn),也可以創(chuàng)設活動的形式,讓學生達到真正的身臨其境的感受。多媒體教學中的,圖片、影片、音樂的運用是基本常用的手段,在多媒體的運用過程中要結(jié)合課堂的實際進行有效的設計。在活動的創(chuàng)設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創(chuàng)設中要能夠思路清晰、主題明確,活動的設置手段都能夠與教學的目的相一致,不能為了搞活動而搞活動。
心理體驗中的分享交流。心理體驗教學中的活動是重要的前提,分享則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體驗分享中,能夠真正的了解學生的真實心理體驗的感受,通過分享交流,感受到每個學生之間的不同差異性,進行學習吸收消化,提高自我對于知識點的學習,拓展自己的經(jīng)驗體會。在分享交流過程中,一般要進行小組的分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校的分享體驗,在分享中要做到每個學生都能夠進行真正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體會出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心理體驗,學會感受、認知、學習,主動去挖掘自身的心理體驗。小組的分享完畢后,教師要帶領全體學生進行歸納性的體驗總結(jié),一般采用學生的自我評述、學生之間的評述和教師的評述方式,其中以學生的自我評述為主。要讓學生在交流中思考,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心理體驗中的內(nèi)化應用。心理體驗中的內(nèi)化應用是課堂中的重要應用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要把學習的知識應用的實際的生活學習當中去。內(nèi)化應用本身也是一種體驗,學生可以在學習體驗應用中不斷的進步。
通過教學實踐證明,體驗式心理學習模式是明顯的優(yōu)于傳統(tǒng)心理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學習心理課程是有較大的應用價值。體驗式心理學習模式對于教師的要求來說是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心理課堂的設置,需要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靈活性,提高課堂的效率。
(作者單位:武警北京指揮學院教研部軍事心理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