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數理統計、比較研究等方法對鄭州科技學院2009—2012級在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為進一步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工作,并從事實依據出發,找出問題、提出建議,旨在使學生了解自身健康狀況,達到正確引導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
關鍵詞: 體質健康測試 實現性 對策研究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正式發布,是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積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的一次重要舉措,是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具體措施。《標準》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組成部分,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在學校的具體實施,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具體評價標準,也是學生畢業的基本條件。《標準》的貫徹實施,強調的是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生長和發育,促進形態機能的全面協調發展,促進身體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和激勵學生主動自覺地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淡化了測試的甄別和選拔功能。我校從2005年開始每年積極組織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通過這幾年的測試工作發現學生的體質水平越來越令人擔憂,測試這項工作并沒有達到讓學生積極健身的目的。我們對我院體質健康測試進行了全面分析,找出了不足,提出了對策,目的在于提高我校體質健康測試的實效性。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鄭州科技學院目前在校的2009,2010,2011,2012級四個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2012年10月對鄭州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藝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經濟貿易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8個院各發放問卷各100份,共計800份,回收789份,有效率為98.6%,同時給各系老師發放共20份問卷,回收20份,有效率100%。
1.2.2文獻資料法。通過體育期刊、相關網頁、國家文件等,查閱了大量有關體質健康測試方面的文字資料,并對其進行了分析。
1.2.3訪談法。針對體質健康測試這項工作,對參與測試工作的一線教師和專家教授進行了訪談,并收集了近幾年學校測試的數據,進一步了解了測試中存在的問題,收獲了一些建議。
2.調查結果與分析
2.1學生對測試重視不夠,對《標準》缺乏應有的認知。
學生對于測試的目的、任務、意義和評分方法了解甚少,多數學生只是在第一次體育理論課中用極短的時間學習,參加測試的態度不夠端正,測試時不認真,較隨意,造成測試成績偏低。問卷調查顯示,36%的學生認為體質健康測試就是一個形式,跟上課一樣是每年必需的,成績好壞無所謂,不影響畢業。部分學生認為測試就是服從老師要求讓測就測,沒有認識到測試是檢測自身的身體機能。測試時沒有發揮到最佳狀態,沒有得到最佳成績。應將《標準》印刷成宣傳資料發放給每個班,并利用自習時間集中學習,使學生完全了解《標準》測試的重要性,并對各項目測試儀器的功能和正確使用方法進行講解,這樣測試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學生的測試數據將更真實。
2.2學生自身比較嬌氣,影響測試成績。
在測試中最讓學生發愁膽怯的就是800米和1000米的測試,每年一開學學生問得最多的就是這學期測不測800、1000米,足可見學生的耐力素質下降很多,意志品質非常薄弱。找人替考或者跑的時候少跑一點,有的學生干脆就慢悠悠地晃到最后,根本沒有盡力拼搏的意識和動力。再者,現在生活水平提高,肥胖已經成為學生測試不及格最重要的原因,特別是男生,從2010年測試成績看男生肥胖要遠遠高于女生。肺活量、握力等成績都和體重密切相關,一個胖,把成績整個就拉下來了。從以下兩表可知,女生體重過輕是影響成績的一個主要方面,這和女生過度減肥有著直接關系。
2010鄭州科技學院學校學生分年級、性別、身高標準體重評價等級表
2012鄭州科技學院學生總體分年級、性別的身高標準體重評價等級表
2.3學生日常主動鍛煉的積極性不夠,沒有專任教師進行組織和指導,缺乏科學鍛煉的方法,鍛煉質量不高。
我們是民辦高校,校區偏遠,下午學校統一發班車送老師回市區,留校老師基本都是輔導員,體育教師比較少,一般體育老師都是全天課,沒有時間和精力課外輔導學生。因此,學生課外活動時缺乏專業老師的指導,活動積極性和規范性不高,鍛煉質量不高。
2.4學校對測試投入的經費不足。
體質健康測試人數多,占用場地大,測試需用的儀器陳舊,數量少,遠遠滿足不了全校的需求,影響測試結果準確性;測試儀器的維護不到位,儀器故障得不到快速維修。
2.5忽略了對測試結果的反饋。
測試工作完成后,忽略了對測試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和反饋,給學生講述測試結果產生的原因是實施《標準》的重要環節,在實施《標準》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向學生講解測試結果的意義和產生結果的原因,指導學生進行適當的鍛煉,這有利于學生認識和理解《標準》測試項目,有利于學生認識自己的健康水平,從而科學安排鍛煉計劃,最終實現《標準》所設定的目標。
2.6上級部門沒有嚴格測試的后續工作,監管力度不夠。
最近幾年各個學校為了追求較高及格率弄虛作假的事情很多,扭曲了測試的真正意義,上級部門監管不嚴,使得學校在執行這個事情時也不重視,直接給測試的宣傳組織等一系列工作帶來困難。
3.建議與對策
3.1積極宣傳,提高認識,加強管理。
從學期初開始,要求全校各班級對《標準》的測試項目和鍛煉方法進行經常性的宣傳教育,幫助學生了解健康的意義和鍛煉目的,讓學生懂得只有堅持經常鍛煉才能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通過征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宣傳進行教育,擬定了《標準》的測試計劃和工作重點,嚴格按要求進行測試和評價、及時匯總、統計和上報測試結果,端正學生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工作的態度,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上好體育與健康課,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3.2充分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大學階段是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發展逐步趨近成熟的一個階段,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內容的安排上也應注重加強身體素質的練習,尤其是速度力量素質的練習。
3.3注重效果,與各項體育活動結合。
實施《標準》質量不僅取決于測試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取決于開展活動的過程,若活動開展得好,學生積極參加效果得好,否則效果就差。要進一步加強把《標準》與體育教學結合、與課外體育活動結合、與運動競賽等項目結合,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進一步強化速度及耐力素質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通過2008、2009級成績反映,經過一年體育課教學,學生各項測試成績指標比剛進校時有了大幅提高。另外,學校還要大力推進“體育俱樂部工程”,加強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組織與管理,特別要針對大三、大四的學生無體育課、鍛煉時間少的情況,增加課外鍛煉的次數,加強指導監督,保證鍛煉質量,整體提高我校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真正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平時還要加強對測試項目內容及方法的介紹和宣傳,必要時可在測試成績差的同學中開展培訓班,使學生正確掌握測試方法和技巧,提高測試成績。
3.4組織人員培訓,確保規范操作。
體育系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培訓,主要包括:對《標準》及《實施辦法》的學習;測試工作的組織和安全措施;測試的規則、方法和要求;測試結果及評定成績方法;測試儀器的使用和保養等。在培訓工作中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確保操作程序規范,測試方法科學,測試數據準確。由于我校測試器材受到限制,我們對全校進行了分班分批測試,由體育系統一安排測試人員,測試的老師固定在一個測試項目上,提高測試的熟練程度,保證了測試成績的準確性。
3.5建立健全學生健康檔案,做好學生體質健康追蹤調查。
我們對測試的原始數據和統計資料進行了妥善保存,每個學生都建立了《標準登記卡》用以記錄每學年的測試和評價結果,畢業后放入學生檔案。
提高各系部對體質測試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完善體質測試成績反饋制度,使學生了解自己的體質健康狀況,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在全校范圍內形成學生自覺開展課外活動的良好氛圍。
針對不同學生使用不同的運動處方,建立肥胖學生檔案;普及科學鍛煉知識,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生活意識,加強學生的跟蹤測試,為教學提供有效幫助。
4.結語
《標準》測試是國家教育、體育部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的體質監測,是培養學生重視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測試實施過程中,由于多方面問題,《標準》測試并未完全達到科學、客觀評價學生體質健康情況,致使通過綜合客觀的評價體系對學生體質現狀進行評估,以此引導學生日常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培養學生“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大學生體育鍛煉理念的目的無法達到。
參考文獻:
[1]張繼輝.高校體質健康標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報,2008(2).
[2]李真.高校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影響因素及干預策略[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0(4).
[3]張韌仁,吳克玲.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的若干問題[J].宜賓學院學報,2009(12).
[4]任利敏.國家《學科技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不合格學生情況分析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9.
[5]齊玉剛,黃津虹.高校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存在問題的分析與建議[J].中國輕工教育,2010(3).
[6]彭建波.對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現存問題的分析研究[J].科學時代,2010(21).
[7]王德煒.大學體育[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