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茹
摘 要: 近年來,由于新課程改革的推行,高中語文教學更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嘗試新教學方式,以便學生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式教學理念能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在分析了探究式教學法內涵的基礎上,對于如何以探究式教學構建高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出了一些可行措施。
關鍵詞: 探究式教學 高中語文 教學課堂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和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這其中,以探究式教學構建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與學中,因此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
1.以“探究式教學”構建高中語文課堂的現實意義
1.1探究式教學法的內涵。
探究就是探尋、追究,或者深入探索、反復研究。探究式教學法是指在學生課堂學習時,教師只給出一些實例和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觀察、思考、討論等途徑,獨立探索研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結論的一種教學方法[1]。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以類似科學探究的方式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和發展能力。它是一種化被動為主動、化知識注入為獨立探尋、化單向吸收為多向交流的教學方法。
1.2探究式教學法的意義。
探究式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相比有了很大改進,是高中語文教學適應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探究式教學法可以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在運用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根據語文學習的特點設計課堂教學,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要求,通過這種方式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探究式教學法構建的高中語文課堂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激勵學生積極學習,從而取得良好的語文教學效果。
2.以“探究式教學”構建高中語文課堂的方法
2.1創設探索型學習環境和氛圍。
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是探究的主體。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創設有利于學生探究學習的環境和氛圍。首先,教師應與學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搭建與學生溝通的橋梁,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活躍發言。其次,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創設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給予學生質疑的權利,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上《祝福》這課時,筆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同在大年之夜死去,祥林嫂與賣火柴的小女孩相比有何不同?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思考這個問題。”同學們有的翻書查找課文中的相關部分,有的低頭沉思,有的與周圍同學小聲討論。一段時間后,筆者請同學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后終于得出了最佳答案:祥林嫂臨死前問“我”人死后有沒有靈魂,這說明她對封建迷信是半信半疑的,所以她是在恐懼中死去的,而賣火柴的小女孩“見到了奶奶,升入天堂”,是滿懷喜悅而死的。教師通過創建探索型學習環境,采用提問的方法,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輕松,為學生思維的突破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
2.2用開放式問題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追根溯源。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培養他們的獨創精神,鼓勵他們大膽質疑問難、追根溯源[2]。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開放式問題引導學生生疑、質疑、解疑。探究式教學中應該有學生自己思考并試著解惑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敢于發現問題,不迷信課本和權威,主動探索,形成對事物的獨立見解。
以高中語文課本中的《過秦論》和《阿房宮賦》的研究閱讀為例,筆者向學生提出了一個開放性問題:“對比閱讀這兩篇文章,然后說說你的感想。”在研究閱讀中,有的同學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同樣是寫關于秦國滅亡的文章,為什么在論述秦國滅亡的原因時,賈誼認為是“仁義不施”,而杜牧則認為是“秦愛紛奢”呢?為解決這一問題,同學們查閱史料求證,進而通過討論得出這樣的答案:古人是借史諷今,各有其針對性,所以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如果現在再寫論秦朝滅亡的新文章,便可聯系現實,或談改革圖強增國力,或談反對腐敗得民心,等等。
2.3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多層次探究。
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主要是教會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以求得多種解決方案或結論[3]。例如,筆者在執教《歸去來兮辭》時,分析至陶淵明之“安貧樂道”時,請同學討論“安貧”與“樂道”的關系。有的同學說:“只有樂道,才能安貧。正是因為陶淵明對道的孜孜以求,才能安于困苦的農村生活,樂在其中。”這時有學生馬上反駁:“要先安貧,才能樂道呀。如果不能忍受貧困與寂寞,就很難對‘道產生興趣。”前一位同學仔細一想,這位學生說的也很有道理,他從“樂道”產生的前提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最終同學們形成結論:兩者是辯證的,要先安貧,才能得“道”,然后“樂”道,有所樂才能堅守貧困。由此可見,思維角度不同,得到的啟發就會有所不同,進而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可得到很好的鍛煉。
3.結語
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在課堂構建時采取多種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以探究式教學構建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透徹地理解所學文章,提高語文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以探究式教學構建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與學生有效互動和深入探索。
參考文獻:
[1]劉曉偉.課堂教學的F互動形式與效應——對“以講為主”的教學形式的再認識[J].中國教育學刊,2010(3):89-90.
[2]范曄.探究語文課堂的提問[J].海峽科學,2010(04):43.
[3]江旗.探究性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2011(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