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宏 鄢俊
摘 要: 文章探討了贛南農村衛生人才的現狀及成因,并以人才吸引和人才培養為主線,在政府投入、政策支持、醫學教育等方面給出了可行性建議,旨在為贛南農村衛生事業發展和農村人民群眾健康提供人才保障。
關鍵詞: 贛南農村 衛生人才 培養方式
目前我國正處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階段,醫療改革是備受關注的問題之一。我國城市醫療改革未能很好地解決以藥養醫、看病難、看病貴及醫患關系緊張等問題,改革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然而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以來,農村醫療衛生改革取得較明顯的效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推行以來,在政府的主導下籌集了基金,為農民看病提供了資金支持。同時新農合帶動了農村基層衛生機構的硬件建設,農村的就醫環境有所改善。然而,農村衛生人才的發展明顯滯后,農村缺少醫生且現有醫生素質普遍不高,隨著農民收入的提高,農民的醫療需求隨之提高,農村衛生人力現狀難以滿足需求。本文以贛南地區為例,進行農村衛生人才吸引和培養的研究。
一、贛南農村衛生人才現狀的原因分析
贛南農村衛生人才現狀是人才素質偏低、職稱結構失衡、年齡普遍偏大、缺乏新的農村衛生人才補充,醫學教育不能滿足農村衛生發展改革的需求。贛南農村衛生人才現狀產生的原因有:一是贛南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在待遇、職稱、教育上的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而解決這些問題對衛生人員有激勵作用:二是贛南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滯后,福利待遇較低,工作環境差,改善衛生人員的待遇及農村衛生機構的硬件是農村衛生人才吸引的必由之路;三是針對贛南農村的實際情況,醫學院校為農村培養的醫學人才不足,這是農村衛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四是缺乏有效的補充與穩定機制,普遍存在“崗位缺人員缺編制,人員缺保障缺技術”的問題。目前贛南農村衛生人才狀況難以滿足農民的就醫需求。
二、贛南農村衛生人才吸引的研究
1.創造參與農村醫療衛生實踐的機會
讓醫學生了解農村衛生機構管理及服務模式、明晰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堅定服務農民等想法,當前醫學院校可以為醫學生提供平臺,讓醫學生畢業前期先到縣級衛生醫療機構實習一段時間,再到鄉鎮衛生院參與農村基層衛生服務一段時間。這樣既能培養大學生的農村醫療衛生實踐能力,又能很好地發揮他們的作用。
2.解決醫學畢業生的后顧之憂
醫學生在選擇服務農村時間方面大多傾向于短期服務,解決畢業生戶口、住房及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等相關政策對其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應考慮對愿意延長服務時間并在服務期間表現優秀的大學生給予以上政策支持。
3.改善農村工作條件及待遇
醫學畢業生會擔心農村的工作條件差,硬件條件落后不利于其技能的提高,因此對服務農村衛生的大學生要考慮其繼續教育深造學習的機會,更好地發揮其價值。
三、贛南農村衛生人才吸引的研究
1.農村衛生資源整合利用
贛南農村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是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骨干、村衛生所為基礎的,三者之間進行衛生資源的整合利用,發揮農村衛生服務網絡的整體功能。在贛南,縣級醫院衛生技術人員學歷、職稱相對較高,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高學歷、高職稱、業務骨干型的衛生技術人員奇缺。區縣-鄉鎮-村級縱向一體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整合贛南農村衛生服務的衛生資源。“縱向一體化”管理運行模式以衛生區域規劃為依據,由區縣綜合醫院對區域內鄉鎮衛生院的業務管理、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進行對口幫扶,由鄉鎮衛生院對轄區內村衛生所進行技術指導和相關業務管理,實現衛生資源的合理整合利用。
2.城市衛生資源支援
城市衛生醫療機構的人力資源可以對農村衛生在技術支援和人才培養方面給予指導,促進贛南農村衛生人才技術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實行城市醫院下派人員支援縣鄉醫療機構,由縣鄉醫療機構提出對所需人員的要求,城市醫院單位提出下鄉人員的擬定人選,雙方自愿選擇以保證縣鄉醫療機構選到真正需要的人才,下鄉人員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另一方面有計劃地安排縣鄉醫療機構技術人員到城市醫院短期進修學習以提高業務素質。
3.醫學院校培養農村醫學人才
醫學院校培養適應農村衛生醫療需求的人才是在短期內解決農村醫療衛生人才匱乏問題的有效途徑。我國醫學教育應針對農民健康的需求、農村醫療的特點、農村醫療工作的現狀等進行改革,增設具有農村醫療特點的全科醫學、健康管理、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及中醫學等專業知識,強調動手操作能力。醫學教育應向農村傾斜,鼓勵本科醫學院校建立面向農村的定向招生、定向培養,政府出臺定向就業政策,提高贛南農村衛生人員的素質,提高農村衛生人員的學歷層次[1]。
四、結語
贛南農村衛生人才吸引和培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醫學生對農村衛生服務的傳統觀念較難改變,鑒于就業的壓力,醫學生會考慮作為志愿者到農村基層服務,但短期內返城再就業問題突出。我們要加強對這部分醫學生的培養,以工作為激勵因素留住衛生人才。另一方面是農村衛生現有人員的穩定問題,改善其福利待遇,使農村衛生人員在職稱晉升、繼續教育、養老保險、退休待遇等方面真正享受優惠。此外,針對贛南農村實際提出以全科醫學為重點領域,短期的在崗培訓、鄉村一體化培養模式與中長期繼續教育、定向培養模式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2]。
參考文獻:
[1]錢福華,呂兆豐.以創新農村衛生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促進農村衛生人才隊伍的整體提升.醫學教育探索,2008,4:11-13.
[2]魏東海,林愛華,紀澤泉等.醫教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7):769-772.
基金項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農村(社區)醫學教育研究中心課題項目;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贛州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