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春
《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們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因此,怎樣有效地將幼兒園和家庭教育連接,形成家園同步教育,最大限度地發揮家長的積極性,提高家長工作質量,便成為家長工作的一個重心。
一、參與式活動,提高認識
教育一體化是當前幼兒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其表現是在家庭和幼兒園的關系上,促使家長與教師建立伙伴關系,尤其幼兒教育的課程是幼兒經驗的內部組織與建構,必須把孩子在幼兒園的經驗與家庭的經驗統一起來,這需要家長與教師雙向作用。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教育,獲得幼兒在幼兒園的第一手材料,教師主動了解家庭,參與家庭教育,獲得幼兒在家庭的第一手材料。組織各種活動,吸引、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通過家長會,家長了解家長參與的重要性。
二、多形式溝通,促進交流
1.善于利用來園離園活動時間
早晨大多數家長送孩子來園后,總是匆匆忙忙地離去,但有時也有家長逗留在教室門口。這其實給了我們一個訊號:有事要交流。我們碰到類似情況時,應主動迎上前詢問,讓家長感到老師的主動負責和關懷。
離園時更是一個交流溝通的契機。我會把孩子一天中突出的一些表現告知家長,即便是說到孩子的不足,我也總是先肯定他的一些進步再婉轉地提建議,讓家長有個接受過程。從被動地回答家長的詢問轉為主動地和家長聊孩子的發展,讓家長切切實實地感受到老師關心和關注到了他(她)的孩子。
2.現代化的聯系方式
現代化的聯系方式便捷、快速,是一個非常好的溝通橋梁。現在大部分家長把接孩子的重任交給老人,不能做到每天與老師見面,即使見面,交流時間也很有限。我們通過電話、家校路路通、QQ群、郵箱等現代化聯系方式,與家長溝通孩子在園的情況。平時,我們及時捕捉孩子活動中的精彩瞬間,用E-mail方式發到家長的郵箱中,我們的這些做法深受廣大家長的歡迎。教師、幼兒、家長之間如此融洽的感情,更加促進了家長工作的開展。
三、互動式活動,增強實效
1.親子活動
我們鼓勵家長走進幼兒園,參與教育活動。如我們大班有個語言活動《家是什么》,可邀請孩子的家人參加此次活動。活動開始,我們通過學習散文詩《家是什么》,讓幼兒理解了家的涵義。活動中請家人說出對家的感受、對孩子的關心和愛,最后孩子們表達如何關心愛護家人,同時對家人說出:“我愛你們。”并和家人擁抱在一起,我們所有人都感到了溫馨、幸福和感動。活動結束后,所有家長都對我們表示了感謝,因為活動拉近了親子關系,更了解了幼兒園的教育工作。
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小制作、冬季親子運動會等。每次活動,我們始終以增強體魄、愉悅身心、重在參與、娛樂為主、體驗親子之樂為目的,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首位,尊重幼兒生長發育規律,科學地組織安排運動項目。通過親子運動會,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培養幼兒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讓幼兒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促進幼兒的健康和諧發展。同時,運動會增強了孩子和家長的溝通與交流,保證了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諧統一。家長們意猶未盡,許多家長說:“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親子活動真是太好了,太有意義了!”
2.發揮家委會的作用
每學期我們都開展不少活動,如課題中期匯報活動,請專家來園講座,骨干老師教學展示等。同時也邀請各班家委會成員來園參加實踐研討活動,讓他們了解幼兒園的具體工作,聽取幼教專家給予他們的建議。家委會成員非常感謝和珍視這樣的機會,積極配合幼兒園工作。
3.善于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
家長資源是可利用資源,家長中有教師、醫生、電腦工程師、廚師、營業員、個別教育觀念新的家長,我們就利用他們的職業、特長和年齡特征。通過照片、文章、圖片等形式、張貼出來,讓家長知道自己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十分重要,從而支持、積極參與活動。
每個主題活動開展時,我們會通過家園之窗、班級網頁等方式,及時向家長介紹主題活動的目標和一些主要活動,使他們了解班級正在開展的主題,以取得更多家長的資源。如:進行主題活動《我們的家鄉》時,家長收集了許多過去和現代的圖片,有的還親自拍了一些照片,還有的帶來了家鄉的特產。當看到繪畫活動《小鬧鐘》時,小學美術老師帆帆的媽媽自告奮勇地說:“這個活動我在全市上過一年級的公開活動,讓我也來嘗試一下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我會適當改一下教案,讓你們看一下。”通過調整,帆帆媽媽上出了一堂精彩的美術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同時老師欣賞到了一堂生動的美術活動,開闊了視野。利用家長資源豐富了我們原有的教育途徑,充實了教育教學力量,使課程不斷向社會生活延伸,使幼兒獲得了更多的成功體驗。
通過多種活動,家長從不愿意到積極主動參與幼兒園活動,家園合作不斷開拓創新,建立起多方位的立體的家園聯系網絡,密切家園關系、家園共育,讓每個孩子都在愛的氛圍里健康快樂成長,讓每個家庭都成為幼兒園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