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順梅
環境像一位不說話的老師,不僅陶冶著孩子們的情感、令他們身心舒暢,而且默默地發揮著特殊的、潛在的教育作用。“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良好的環境資源應具備安全、參與、學習、鼓勵的特征,才能滿足幼兒自主探索能力發展的需求。我們應當充分利用環境資源,促進幼兒主動學習,培養幼兒的自主性探索能力。
一、創造安全的環境,為幼兒自主探索提供前提保障
安全是幼兒園各項活動的出發點,環境的創造同樣要從安全出發。我園在創造安全的環境上一直十分細致,因為我們相信只有在一個沒有危險、不存在隱患的環境中,幼兒才能毫無顧忌地參與到活動中,促進其自主性探索能力的發展。我認為安全的環境包括園內環境和幼兒心理環境。
1.園內環境
①設施。幼兒的桌椅和柜子均購買圓角的,當不注意造成尖角后,我們會用布和海綿將尖角包好,以防尖角對幼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②玩具。我們幼兒園內的大型器械玩具有專人定期進行檢查,并且定期進行更換,保證其安全性能。我們會定期對游戲材料進行消毒:塑料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泡洗;圖書每周進行曝曬。③幼兒生活用品。茶杯盤子毛巾用后進行消毒;被褥每周進行曝曬;被單、枕套每月帶回家中清洗。④陳列物。我們會選擇對幼兒沒有傷害的物品,例如自然角,幼兒帶入園內及我們購買的一定是無毒與無刺的動物和植物。
2.心理環境
環境不僅包括充滿豐富刺激物的外部環境,還包含內在的心理環境。幼兒的主體性易受環境影響,我們不僅要為其提供一個豐富有趣的物質環境,同時不能忽視給幼兒創造一個安全的良好的精神環境與心理環境。①師生關系民主化。師生關系民主化要求老師在活動中尊重幼兒,把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幼兒和老師應處于和諧、平等的狀態。師生之間的民主化有益于他們之間的生生互動,這種生生互動創造了良好的精神環境,是一種有利于幼兒發揮自主性進行探索的氛圍。②師幼氛圍家庭化。家庭般的舒適、溫暖、愉悅的環境,對于心理和生理尚處于幼稚水平的幼兒來說,有助于他們獲得幸福感和安全感。我們應用親切的話語、甜美的笑容、真摯的關心努力營造一個家的氛圍,溫馨的家庭環境有利于促進幼兒自主性探索能力的發展。
二、創設參與的環境,為幼兒自主探索提供操作機會
對于孩子來說,這個世界有許多疑問,許多事情他們都不清楚,他們想弄明白一切的事。在傳授知識的時候,我們是該把所有知識說給他們聽,還是選擇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奧秘呢?若是想讓幼兒能動地學習,促進其自主性探索能力的發展,則不妨為幼兒創造一個可以參與的環境。
在我們進行“樹”這個主題活動時,孩子們對植物的生長過程產生了興趣,他們好奇植物是怎么生長的。于是我們為每個孩子提供了種植條件——為孩子提供了大蒜、蘿卜及一些易種易有變化的小植物,還有盆、土、兒童使用的小鏟子,和孩子一起種植,并為他們每人制作了一個觀察記錄本。每天早晨,我們會放好小水壺,有的孩子每天都會給種植的東西澆水,有的在老師的提醒下把種植的東西搬到陽光下。孩子們在自己的本子上畫下每天給自己的小植物做的事,以及小植物的變化。在孩子們的照顧下,小植物長出了葉子,然而,有的孩子的植物長得快長得好,有的則長得慢。在看過互相的記錄本后,他們發現了其中奧秘:按時澆水的、曬太陽的植物長得好,反之則長得不好。孩子們在種植和觀察記錄的過程中明白了:植物的生長過程需要陽光、水分和細心的照料。孩子們在這樣一個探索的環境中,不僅主動獲得了知識,而且得到了實踐的樂趣。
在主題教育活動中,環境的創造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幼兒自主性探索的發揮易受環境影響,一個充滿豐富刺激的環境,更容易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配合每個主題,我們都會進行環境布置——主題墻飾制作。教師應該創造各種條件和機會,讓幼兒參與到墻飾布置中,激發其探索的興趣和熱情,使幼兒自主地與外界發生作用,從而主動地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
在每次的主題墻飾布置中,我們總是提供許多機會給幼兒,讓他們共同參與。例如:在中班“家鄉美”的主題活動中,由于昆山是孩子們生活的地方,他們對昆山有特殊的情感。因此在本主題活動進行前,我們進行了“我眼中的昆山”的主題環境布置,制作了“昆山地圖、特產小吃(奧灶面、青團子、萬三蹄)、昆山三寶(昆石、瓊花、并蒂蓮)……”我們請幼兒帶來他們在昆山游玩時的照片,收集昆山特產的包裝袋。我們和孩子一起繪制了昆山地圖,將地圖的區域劃分好,孩子們在上面繪畫人、房子、樹……雖然不比正規地圖專業、規范,但是孩子們在其中得到了樂趣,也從中對昆山到底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和其方位有了一定了解。當然,在其中,他們對自己生活的城市也產生了一些疑問,從而有了更大興趣。因此在“家鄉美”這個主題活動中,孩子們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尋找解決疑問的答案。
我們為孩子創造了各種各樣的機會,在這樣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中,孩子們快樂地參與到主題墻飾的布置中,自主性探索能力得到了充分發展,促使孩子們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獲得知識。
三、創設學習的環境,為幼兒自主探索提供智力內容
幼兒是需要尊重的生命,在那個充滿童話色彩的世界里,他們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當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孩子們便會主動地觀察、探索、發現性地學習。我們在班級環境的布置上,堅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既給孩子們視覺上美的享受,又讓幼兒在其中主動地學到知識,拓展思維,發展自主性探索能力。
在小班下學期快升入中班的那段時間,電視上熱播的一部科學知識性的動畫片《巧虎》走進了孩子們的世界,“巧虎”成了他們的偶像。孩子們在游戲時,扮演著這些角色;在洗手時、吃點心時,都津津樂道著那些劇情;家長為孩子們購買的衣服、玩具也都和這部動畫片有著密切關聯。孩子們興趣愛好的箭頭全指向了這部動畫片。在中班開學前的班級環境布置中,我們充分考慮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關注的重點,布置了活動室的以“巧虎”坐在七彩樹下數天空中小鳥的大墻飾。小動物的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艷且和諧。由于墻飾不僅是供觀賞,更重要的是挖掘其中的教育價值。因此,我們在九只小鳥的身上對應貼上1~9這九個數字,用這些數字給幼兒直觀刺激,數字與實物相對應,更好地幫助他們理解數字的含義,增強數的概念。開學后孩子們走進活動室,看到他們喜愛的形象來到了他們中間,非常開心。平日里,他們時不時就和“巧虎”數著天上的小鳥,不僅滿足了他們興趣的需要,還在無意識間使他們數數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學習相鄰數的數學活動中,我們想到利用這幅墻飾進行教學。活動時,孩子們看到自己喜歡的事物融進他們的學習中,興趣盎然,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孩子們仔細觀察墻上的數字順序后,自主探索,便能很快地找到一個數相鄰的兩位好朋友,較快地接受新知識。孩子們對這幅墻飾感興趣,因而整幅圖很快地融進他們的腦海里,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地探索,發現性地學習,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當注重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創造豐富的環境,并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激發幼兒自主性探索時,必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四、創設鼓勵的環境,為幼兒自主探索提供心理支持
幼兒的主體意識不強,他們需要成人的支持和鼓勵。在那樣的環境中,更有利于自主性探索能力的發展。
在和孩子相處時,我們要多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孩子,鼓勵孩子大膽回答問題,鼓勵孩子勇敢地戰勝困難,支持孩子用自己的辦法完成任務。在給孩子貼獎品時,我們要創造鼓勵的環境,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就感。創造支持和鼓勵的環境,讓幼兒積極參與到每個活動中,主動地獲得知識、樂趣。
在實踐工作中,我們堅持貫徹《綱要》,不忘陳鶴琴先生的教育思想,重視環境資源的重要教育價值,通過創造具備安全的、參與的、學習的、自主的、動態的、支持鼓勵等特征的良好環境,培養幼兒的自主性探索能力,取得一定成效。在今后我們將繼續探索和研究,更有效地利用環境資源促進幼兒自主性探索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卡洛琳·愛德華茲.萊拉·甘第尼.喬治·福爾曼.兒童的一百種語言.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劉秀紅.圍繞互動墻飾進行的實踐與研討.學前教育研究,2003(7-8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