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促使學生在思想品德課上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學習;思想
“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是新課改倡導的基本理念,也是高效課堂實現的基礎。因此,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有意識地選擇恰當的教學活動,以確保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首先,轉變思想。作為新時期教師,要從應試教育轉變到素質教育上;要將單一的教學目標完善到三維目標上,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將以成績論英雄的評價轉變到多元化評價上
來等。
其次,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如,在教學《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時,考慮到目前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比較嚴重,并不懂得尊重他人。所以,在授課時,我選擇了“小組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帶著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并結合生活中的一些情境進行自主分析,使學生在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過程中體驗被尊重,同時,也懂得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的真正含義。
當然,除了小組自主學習活動之外,我們還可以采用先學后教模式、任務驅動模式以及案例分析法等,教師有意識地將課堂歸還給學生,促使學生逐漸成為課堂的主人。
最后,營造和諧的環境。因為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才愿意自主地走進課堂,才愿意去自主學習。因此,我們可以借助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以及多元化的評價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自主學習、自主討論。
總之,作為新時期的思想品德教師,要從多方面入手,以確保思想品德課價值實現的同時,自主學習活動也得以順利地進行。
參考文獻:
陳曦.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時代,2012(18).
作者簡介:齊殿平,男,1975年11月出生,專科,就職學校: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第三中學校,研究方向:初中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