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強
摘 要:在我國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設計建設的公路目前仍處于服役的狀態,其結構的合理性較差,并且原來橋梁的設計荷載也較低,而所采取的養護管理措施也不到位,在多年的使用下,很多橋梁早已經不堪重負,危橋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些危橋的出現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產生了嚴重的威脅,因此,應充分的認識到干線公路舊危橋改造工作的重要行,并且采取有針對性的加固措施。文章便對舊危橋改造過程中應克服的問題、舊危橋梁存在的主要病害以及加固舊危橋提高安全穩定性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從而詳細的論述了如何做好干線公路舊危橋梁的改造工作。
關鍵詞:干線公路;舊危橋改造;問題及對策
1 舊危橋改造過程中應克服的問題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我國的公路橋梁行業中一直存在著“重視建設輕視養護,重視養公路輕視養橋梁”的思想,所以,在橋梁運行的過程中,即使出現了一些小的質量病害也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理,那么就會導致更大質量病害的出現,橋梁的自身安全以及公路的使用性能都會受到影響,因此,要想有效的提升公路的服務水平和通行能力,就必須對舊危橋采取有效的維修對策和改造措施,從而提升其整體的承載能力。
1.1 應及時的摒除舊危橋梁改造不如新建橋梁顯政績的想法
現階段,我國的各地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領導都還不夠重視舊危橋梁的改造工作,他們認為這項工作的技術要求高,改造難度大,在考慮其使用情況的前提下,還必須保證新舊的有效結合,同時改造舊危橋也會產生很大的資金投入,又無法體現出政績,因此,相關部門往往都是不愿意投入資金的,這也就導致了有行無市的局面出現。
1.2 舊危橋改造技術不夠成熟,應大力的探索和發展新工藝和新技術
舊危橋改造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復雜系統工程,在我國從事這項工作的技術人員本就不多,并且與維修和加固工作相關的材料和技術也十分匱乏,在這方面上我國與歐美等發達國家有著很大的差距,并且這些國家舊危橋改造工作中也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制度體系。所以,我國也應加快舊危橋改造工作的研發速度,大力的發展和推廣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從而做好這項工作。
1.3 一些舊危橋的原始資料很難找到,應加大勘察的力度
很多舊危橋都是五六十年之前修建的,那是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技術檔案,而現在再想找到那時的關鍵性技術資料以及隱蔽工程的技術資料都是非常有難度的,這也就加大了橋梁加固和維修決策的難度。現階段,我國正在進行全國公路的第二次普查工作,對所有的舊危橋都加大了調查和勘察的力度,而所得的資料也將成為日后改造工作的重要理論基礎。
2 舊危橋梁存在的主要病害
2.1 橋梁基礎產生的主要病害
(1)橋臺的臺背過高,那么在地基土側向流動的影響下,填土就會導致基礎出現傾斜和滑移的問題,對橋梁的基礎安全會產生很大影響;(2)天然淺基礎在洪水的沖刷作用下,也易出現傾斜和滑移的問題,嚴重的情況還會導致墩臺開裂的現象出現;(3)樁基礎接樁面進入到自然地面的深度不足,在洪水的反復沖刷下,鋼筋就會受到腐蝕,這樣就會加長樁的自由長度,從而降低墩臺的橫向剛度以及整體穩定性,滿滿的就會形成空洞或是造成剝落,對樁基的承載力也會產生影響。
2.2 上部結構產生的主要病害
(1)梁式橋。支座傾倒或是壞死,就會導致橋體受力不均問題的出現,一部分梁底的砼保護層還會慢慢的脫落,鋼筋也會受到嚴重的腐蝕;(2)拱式橋。雙曲拱橋的拱肋和拱波開裂,拱上側墻就易出現股肚和外傾的問題,拱上填料不當等問題都會損壞橋面;石拱橋的主拱圈容易開裂;桁架拱橋的拱肋出現開裂的問題,鋼筋受到嚴重的腐蝕。
2.3 下部結構產生的主要病害
(1)柱式墩臺的基礎容易出現變位的問題,同時其所受荷載越來越大,那么在立柱和蓋梁位置處就容易產生裂縫,鋼筋受到腐蝕,墩臺的有效受力截面就會減少;(2)實體式墩臺基礎也易出現沉陷和開裂的問題,那么就會導致傾斜或是豎向裂縫的出現,超重的荷載會大大的提升臺背的壓力,從而導致橋臺裂縫病害的出現。
2.4 橋面系產生的主要病害
(1)橋面的伸縮縫受到損壞,那么相鄰的橋面板也會受到毀壞并且出現裂縫,同時還會毀壞人行道和護欄等結構;(2)橋頭臺背如果未選擇合適的材料,那么路基就可能出現沉陷的現象,導致橋頭跳車問題的出現并且損壞橋板;(3)如果在橋面位置處未設置有效的排水設施,那么也可能會損壞橋面,出現砼保護層破壞以及表層瀝青層脫落等問題。
3 加固舊危橋提高安全穩定性
根據對相關數據資料的統計,我們發現在二十一世紀開始時,在我國重要的干線公路上共計約有4000座舊危橋,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要想全部拆除如此大數量的舊危橋并且重新修建新的橋梁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我們就必須重視干線公里上的舊危橋改造工作,對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充分的提升其使用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從而保證這些橋梁更好的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服務。
3.1 舊危橋的加固原則
對舊危橋進行加固改造工作時,應嚴格的遵循“充分利用,統籌規劃,厲行節約,逐步解決”的原則,對于市場和行業中新出現的技術、材料、工藝以及設備應大力的推廣和應用,從而解決舊危橋在改造加固過程中出現的技術難題,從根源上提升舊危橋的穩定性。
3.2 合理安排,逐步解決
在政府部門對公路進行普查的過程中,各地市的公路部門已經基本的掌握了每一條干線公路舊危橋病害的實際情況,那么我們就應依據干線公路的實際運行情況以及舊危橋的實際病害情況,分清輕重緩解,合理的安排舊危橋的維修改造工作,保證每一條干線公路上舊危橋加固工作的逐步完成,從而切實的提升公路的安全穩定性。
3.3 對舊危橋的病害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和檢測工作,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改造措施
在公路部門制定處置舊危橋的方法和對策時,在前期必須就先對舊危橋的的實際病害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和檢測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以及施工方案,只有從源頭上采取有針對性的加固維修對策,才能真正的根治病害。
3.4 加寬舊宅橋,有效的解決公路瓶頸
我國在五六十年之前所修建的橋梁通常其橋面都是很窄的,那么在后期對這些橋梁進行改建的過程中就會出現瓶頸,由于要投入很大規模的資金,要想對其進行完全的改造也是十分困難的,并且公路正常的使用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舊宅橋問題就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對其采取加寬的處理方法,常見的如單側加拼同類型石拱橋、單側加拼砼板橋以及挑梁加縱向人行道拓寬等措施。
4 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干線公路舊危橋的改造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要想真正的做好的這項工作,首先就必須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定期的對他們進行技術培訓,深入的分析舊危橋改造過程中出現的若干問題,制定出科學合理并且具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同時重視后期的維修養護工作,從而確保干線公路的使用性能和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楊修志.加強危橋改造工程管理的探討[J].山東交通科技,2010.
[2]黎國勝.新形勢下危橋規范管養和科學改造并舉探析[J].傳承,2012.
[3]田興.碳纖維加固技術在舊危橋改造中的運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
[4]李良才.淺談我國公路危橋改造的質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