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和實現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創新能力和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物理知識和操作技能,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進行物理探究的能力。
關鍵詞:中學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究
通過幾年的物理教學改革實踐,總結并發現了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物理高效課堂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實現高效課堂呢?實現高效課堂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呢?具體闡述如下:
一、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新課程標準雖然要求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仍然非常重要,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課前備課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上。教師的課前備課內容要通過預設來豐富教學內容和制訂教學計劃和教學環節,讓最優的教學方案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教師的提前預設過程是需要教師周密考慮到教學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以及如何巧妙處理的問題,以及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需要講什么,練習什么,講與練習如何配合好及采用的教學方法等,另外,備課內容還要豐富具體但不冗長繁雜,使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與練達到深刻領會教學內容和實質及掌握基本物理知識和技能的目的。那么教師的講解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講得要精
教師要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把物理教學內容的重難點講得清楚明了,讓學生把理解困難的重要部分掌握住,夯實物理基本知識。
2.要講得恰到好處
對于學生能夠自己處理和解決的物理問題教師無需一再強調并代替解決,應留給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時間,培養學生獨立探究的習慣與能力。
3.教師要指出研究和解決物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物理課堂的教學活動是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學會處理各種物理問題的方法及解題思路,讓學生在正確的思路引導下完成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過程。
二、組織和安排好學生練習
教師組織和安排好物理練習是學生把物理知識進行理解、消化與吸收的過程,學生通過各種物理練習題來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一傳統的教授過程還需要在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加以保留的。那么如何組織和安排好學生的練習活動呢?
1.精選練習內容
精選練習內容要注意以下幾點:(1)物理練習內容要緊扣教材的教學目的和重點、難點問題,對于次要的或學生已經很快掌握好的內容可以不練或少練。(2)在學習過程中在不同階段要求學生掌握和運用的物理知識側重點也不同,因此要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概念練習時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3)練習的內容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讓學生通過一項項簡單的練習來學會分析綜合性物理問題。(4)選擇練習的內容要面向大多數學生并施行因材施教的策略,首先讓學生掌握課本中的基本物理概念及知識點后學會靈活運用,然后再補充一些課外知識點。
2.優化練習的方式
課堂上的練習方式可以多種多樣,目的不僅是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物理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自我觀察、思考、閱讀、分析、判斷等來計算、回答、實驗及畫圖,達到啟發學生思維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目的,同時通過以上多種練習方式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把枯燥的物理學習活動變為有益于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知識內容,達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有機統一。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時時指導并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情緒并及時總結學生練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引導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讓物理練習不單是練習,而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目的是使學生學會掌握一整套學習方法和策略,為今后的自我探究物理問題打下基礎。
作者簡介:劉禾,男,1985年2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青海省格爾木市第三中學,研究方向: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