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柳文
摘 要:高中生寫作存在哪些問題、怎樣以生為本進行高中作文教學、怎樣跳出應試教學為前提的作文教學怪圈。將主要談談以生為本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以生為本;作文教學;創新
“以生為本”理念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強調:“高中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述,有個性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為什么要設置語文課?那是因為要讓學生讀懂文章、理解文章意思,從而可以寫出文章。由此可見,作文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與當今的作文教學,那么生本教育就應時而生。
一、學生在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作文產生懼怕情緒
從學生接觸作文開始一直到高中寫作。雖然學歷在一直提升,老師對學生的寫作要求越來越高,但是作文教學幾乎沒有變化。這樣就會讓學生力不從心,使學生對作文有一種挫敗感和懼怕感,從而失去了對作文的興趣和寫好作文的信心。
2.對作文無從寫起
有很多學生的表達能力很好,說起來滔滔不絕,語義通順,用詞準確。但是寫起來吭吭巴巴,前言不搭后語。一提寫作文就頭疼,只能東拼西湊。
3.所寫作文假、大、空
由于應試教育的限制,學生很少有時間去真正了解所寫事物的特征,這樣就出現了“閉門造車”憑空杜撰。寫出來的作文不切合實際,甚至鬧出了笑話。比如,我曾教過的一個學生寫的一篇作文。本來想描述外婆的家鄉十分美,吃的東西都是綠色食品,邊吃邊摘。他卻這樣寫著“外婆趕緊從樹上摘了幾個土豆烤給我吃”。大家都知道土豆是地里種的。由于他是在城市生活著,并不知道土豆的生長特性。但是他沒有了解相關方面的知識就憑空捏造,讓我覺得既可笑又可悲。
產生這三大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以生為本地進行作文教學,而是緊跟應試教育的步伐。只有以生為本才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和宗旨。在高中作文教學中,我們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要把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作為教育目標,教師要以學生為根本進行作文教學。
二、解決問題的措施
1.增加閱讀量,開闊知識視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雖然很老套卻是真理。只有大量閱讀書,掌握各方面不同的知識才會為寫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會有人問讀什么書呢?那要看學生的興趣,只要不是不健康的書籍都可以來讀。只有對書籍感興趣才會認真地讀,去理解并記憶其中的句子、表達形式。當然書不是讀過就可以,要讓學生寫出讀后感。并把對自己有意義的詞和句積少成多,只要大腦把那些好詞好句塞得滿滿就不愁寫不出好作文。
2.保持自信心,提高寫作興趣
興趣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只要有興趣就會去努力。那怎樣提高寫作興趣呢?隨時記錄是提高寫作興趣的很好方式。我的班里有一個叫小輝的學生對寫作非常地排斥和厭惡。每次寫作文要不敷衍了事,要不在作文書上抄襲。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假如我有……》為題的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他交上來的作文只有不到400字而且字跡潦草,一看就是為了趕交作業而臨時拼湊的。我在作文的后面寫了一個大大的好字。第二天上課我把他的作文當做范文來讀了一遍。我邊讀邊觀察他,只見他趴在桌子上頭埋得很低。我不動聲色地繼續讀。讀完之后,我對著全班同學這樣說道:“同學們,也許會有人質疑這樣普通的作文我怎么會當做范文來讀呢?他的標題很普通《假如我有一臺照相機》,看到他的標題很多人會想怎么這么俗氣,但是內容卻充滿了大愛,用照相機來記錄清晨打掃馬路的清潔工、白發皚皚相依相偎的一對老人、蹣跚學步的幼兒等等。沒有一樣和自己有關?!闭f到這里我又余光掃了他一眼,看見他既驚喜又害羞。這篇作文是不是很好啊!可惜就是短點,還想繼續看,卻已經結尾了。第二天上午小輝在作業本里夾了個紙條上面寫著“老師對不起,其實我沒有盡自己的全力去寫那篇作文。還要謝謝您對我的夸獎,我的作文從來沒有被當做范文讀過?!蔽医o他點評“你的努力老師看到了,一定要繼續加油,老師相信你”。之后我意外地發現他對寫作有了很大的自信和興趣,寫得也越來越好,還在作文比賽中獲了獎。由此可見,興趣會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3.創設寫作情境,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情境是寫作必不可少的內容。好的寫作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那么怎樣來創設寫作情境呢?要利用一切語文教學素材,結合課文進行縮寫、擴寫、改寫。比如,我遇到語文文言文課文就會要求學生把文言文中人物放到現代來描寫他們的形象、環境、事件,來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并把一些好的想法、好的作文來進行點評和討論。我還會讓學生自己真實體驗來提高寫作能力。比如,寫一篇關于雨的作文,我會組織學生在雨天或是打雨仗,或是躺在雨地談心。一切關于雨的活動讓他們來親自體驗雨帶給自己的快樂。只有好的寫作情景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4.因人而異,制訂寫作對策
每個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寫作文是如此,有的學生寫作能力強,很短的時間就行云流水地寫出一篇語句通順、詞句優美和用詞準確的作文,有的學生寫作能力差,就算再努力也是吭吭巴巴寫不出來,根據這種情況我制訂了兩種對策。對于寫作能力強的學生要求他們寫不同題材的作文,尤其鍛煉寫自己不擅長的題材。而寫作能力差的學生,我要求他們從簡單的寫起,對他們的要求也先簡單后復雜,先通順后優美。這樣不但鍛煉了不同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提高了不同學生的寫作興趣。
總之,高中作文教學之路充滿荊棘。我們要不斷地嘗試和改進作文教學,須在心里、眼里都要以學生為本,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由“苦作”而變為“樂作”,作文才會由低效變為高效。
參考文獻:
[1]高淼.作文批改中的“生本”嘗試[J].語文學習報,2006(01).
[2]裴亞廣.在生本教育理念下“雙題互動”作文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現代教育論叢,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