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后分層作業旨在使小學六年級各層次學生都有適合的作業可做,都有各自的收獲,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英語;分層作業;設計;實施
隨著新課標的推進,我們絕大部分教師都能在教學中著眼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分層次地設計教學任務,但是在作業設計、布置上還是喜歡采取“大鍋飯”的形式,很少顧及到學生間存在的差異性,因此,出現了優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學困生又“消化不良”的現象。而我們知道課后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一個鞏固與提升,是一節40分鐘英語課不容忽視的“豹尾”,而六年級更是一個關鍵的時期,教師不但要教學新知識,而且要把先前學過的舊知也滾動進來,學生僅僅依靠課堂上40分鐘是肯定消化不了的,這樣就直接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扎實性,因此,我們得在課后作業設計上下足功夫。
一、重視英語課后作業的分層設計
分為詞匯教學、對話教學和語篇教學三類教學,所以我們得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課后分層作業。
1.詞匯課后分層作業設計
書寫;或是用所給單詞造句;或是根據表格把句子補充完整等。
2.對話課后分層作業設計
小學六年級英語的對話課有其獨特的特點,那就是很多知識得教師進行整合,所以,教師在課后作業設計上除了考慮書本上的重點知識外,
3.語篇課后分層作業設計
成短文的填空;或是閱讀課外英語短文進行正確問答等。
二、發揮小組間的互助合作與競爭
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
1.小組互助
根據已有的學生分層表,對全班進行細化分組。采取四人一小組形式,把全班分為15個小組,每小組有一到兩個優等生,兩個中等生和一個后進生,這樣后進生在課后作業方面一旦有了問題就可以及時得到解決。
2.“一對一”的幫扶制
對于基礎以及態度實在不好的學生,我采取“一對一”的幫扶制。主要分為兩大塊:第一塊是生對生的“一對一”幫扶,一個優等生帶一個后進生,即“師徒結隊”。第二塊是師對生的“一對一”幫扶,對于班級里個別特殊孩子,教師得親自對他們進行課后的個別輔導。
三、采用多維的作業評價體制
我們要在分層作業的評價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了解自己與目標的差距,清楚自己的發展情況;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提出富有層次性、指導性、針對性的改進與提高的目標,讓學生樹立起再前進一步的信心。
1.差異性的分層作業評價
我們要以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教學過程為依據,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要求的評價,實現分層評價和評價的個性化。如,對優等生采用競爭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重能力,促發展;對于中等生采用激勵評價,激勵其積極上進;對于后進生,應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并肯定點滴進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
2.激勵性的分層作業評價
分層作業的評價以激勵為主,即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獲表揚、獎勵的機會,使其都受到鼓舞和激勵。如,教師在批改作業時除了打上等級以外,還可以插入一些簡筆畫,如,笑臉、感嘆號、大拇指等形象性激勵性評價,給他們自信心,爭取下一次的進步,杜絕使用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評價語。
通過一年的嘗試與探索,我所任教的六年級英語作業拖欠的情況大大改善,作業質量也明顯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主動性也得到了提高,而我也從學生燦爛的笑臉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生從被動的“要我寫作業”轉化為積極地“我要寫作業”必須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個性特點。
參考文獻:
[1]安鳳歧,梁承鋒.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范鐘靈.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作業設計[J].英語教師, 2008(04).
作者簡介:費琴芳,女,本科,1984年7月出生,就職于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第八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摘 要:課后分層作業旨在使小學六年級各層次學生都有適合的作業可做,都有各自的收獲,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英語;分層作業;設計;實施
隨著新課標的推進,我們絕大部分教師都能在教學中著眼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分層次地設計教學任務,但是在作業設計、布置上還是喜歡采取“大鍋飯”的形式,很少顧及到學生間存在的差異性,因此,出現了優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學困生又“消化不良”的現象。而我們知道課后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一個鞏固與提升,是一節40分鐘英語課不容忽視的“豹尾”,而六年級更是一個關鍵的時期,教師不但要教學新知識,而且要把先前學過的舊知也滾動進來,學生僅僅依靠課堂上40分鐘是肯定消化不了的,這樣就直接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扎實性,因此,我們得在課后作業設計上下足功夫。
一、重視英語課后作業的分層設計
分為詞匯教學、對話教學和語篇教學三類教學,所以我們得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課后分層作業。
1.詞匯課后分層作業設計
書寫;或是用所給單詞造句;或是根據表格把句子補充完整等。
2.對話課后分層作業設計
小學六年級英語的對話課有其獨特的特點,那就是很多知識得教師進行整合,所以,教師在課后作業設計上除了考慮書本上的重點知識外,
3.語篇課后分層作業設計
成短文的填空;或是閱讀課外英語短文進行正確問答等。
二、發揮小組間的互助合作與競爭
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
1.小組互助
根據已有的學生分層表,對全班進行細化分組。采取四人一小組形式,把全班分為15個小組,每小組有一到兩個優等生,兩個中等生和一個后進生,這樣后進生在課后作業方面一旦有了問題就可以及時得到解決。
2.“一對一”的幫扶制
對于基礎以及態度實在不好的學生,我采取“一對一”的幫扶制。主要分為兩大塊:第一塊是生對生的“一對一”幫扶,一個優等生帶一個后進生,即“師徒結隊”。第二塊是師對生的“一對一”幫扶,對于班級里個別特殊孩子,教師得親自對他們進行課后的個別輔導。
三、采用多維的作業評價體制
我們要在分層作業的評價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了解自己與目標的差距,清楚自己的發展情況;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提出富有層次性、指導性、針對性的改進與提高的目標,讓學生樹立起再前進一步的信心。
1.差異性的分層作業評價
我們要以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教學過程為依據,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要求的評價,實現分層評價和評價的個性化。如,對優等生采用競爭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重能力,促發展;對于中等生采用激勵評價,激勵其積極上進;對于后進生,應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并肯定點滴進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
2.激勵性的分層作業評價
分層作業的評價以激勵為主,即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獲表揚、獎勵的機會,使其都受到鼓舞和激勵。如,教師在批改作業時除了打上等級以外,還可以插入一些簡筆畫,如,笑臉、感嘆號、大拇指等形象性激勵性評價,給他們自信心,爭取下一次的進步,杜絕使用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評價語。
通過一年的嘗試與探索,我所任教的六年級英語作業拖欠的情況大大改善,作業質量也明顯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主動性也得到了提高,而我也從學生燦爛的笑臉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生從被動的“要我寫作業”轉化為積極地“我要寫作業”必須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個性特點。
參考文獻:
[1]安鳳歧,梁承鋒.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范鐘靈.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作業設計[J].英語教師, 2008(04).
作者簡介:費琴芳,女,本科,1984年7月出生,就職于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第八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摘 要:課后分層作業旨在使小學六年級各層次學生都有適合的作業可做,都有各自的收獲,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英語;分層作業;設計;實施
隨著新課標的推進,我們絕大部分教師都能在教學中著眼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分層次地設計教學任務,但是在作業設計、布置上還是喜歡采取“大鍋飯”的形式,很少顧及到學生間存在的差異性,因此,出現了優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學困生又“消化不良”的現象。而我們知道課后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一個鞏固與提升,是一節40分鐘英語課不容忽視的“豹尾”,而六年級更是一個關鍵的時期,教師不但要教學新知識,而且要把先前學過的舊知也滾動進來,學生僅僅依靠課堂上40分鐘是肯定消化不了的,這樣就直接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扎實性,因此,我們得在課后作業設計上下足功夫。
一、重視英語課后作業的分層設計
分為詞匯教學、對話教學和語篇教學三類教學,所以我們得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課后分層作業。
1.詞匯課后分層作業設計
書寫;或是用所給單詞造句;或是根據表格把句子補充完整等。
2.對話課后分層作業設計
小學六年級英語的對話課有其獨特的特點,那就是很多知識得教師進行整合,所以,教師在課后作業設計上除了考慮書本上的重點知識外,
3.語篇課后分層作業設計
成短文的填空;或是閱讀課外英語短文進行正確問答等。
二、發揮小組間的互助合作與競爭
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
1.小組互助
根據已有的學生分層表,對全班進行細化分組。采取四人一小組形式,把全班分為15個小組,每小組有一到兩個優等生,兩個中等生和一個后進生,這樣后進生在課后作業方面一旦有了問題就可以及時得到解決。
2.“一對一”的幫扶制
對于基礎以及態度實在不好的學生,我采取“一對一”的幫扶制。主要分為兩大塊:第一塊是生對生的“一對一”幫扶,一個優等生帶一個后進生,即“師徒結隊”。第二塊是師對生的“一對一”幫扶,對于班級里個別特殊孩子,教師得親自對他們進行課后的個別輔導。
三、采用多維的作業評價體制
我們要在分層作業的評價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了解自己與目標的差距,清楚自己的發展情況;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提出富有層次性、指導性、針對性的改進與提高的目標,讓學生樹立起再前進一步的信心。
1.差異性的分層作業評價
我們要以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教學過程為依據,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要求的評價,實現分層評價和評價的個性化。如,對優等生采用競爭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重能力,促發展;對于中等生采用激勵評價,激勵其積極上進;對于后進生,應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并肯定點滴進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
2.激勵性的分層作業評價
分層作業的評價以激勵為主,即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獲表揚、獎勵的機會,使其都受到鼓舞和激勵。如,教師在批改作業時除了打上等級以外,還可以插入一些簡筆畫,如,笑臉、感嘆號、大拇指等形象性激勵性評價,給他們自信心,爭取下一次的進步,杜絕使用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評價語。
通過一年的嘗試與探索,我所任教的六年級英語作業拖欠的情況大大改善,作業質量也明顯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主動性也得到了提高,而我也從學生燦爛的笑臉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生從被動的“要我寫作業”轉化為積極地“我要寫作業”必須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個性特點。
參考文獻:
[1]安鳳歧,梁承鋒.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范鐘靈.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作業設計[J].英語教師, 2008(04).
作者簡介:費琴芳,女,本科,1984年7月出生,就職于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第八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