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宇
摘 要 農藥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在農業有害生物的應急防控工作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為糧食增產、穩產提供技術保證。另一方面,假如使用不當,則會造成作物藥害、農藥殘留量超標、環境污染、人畜中毒事故的發生。基于此,簡要分析了云縣農藥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重點闡述了加強農藥安全使用的對策。
關鍵詞 農藥;存在問題;安全使用;云南省云縣
中圖分類號:S4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2
農藥是防治農作物病蟲草鼠害,有效地保障農業增產,增收的重要生產資料之一,化學農藥的廣泛使用對我縣農業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時又給食品的安全帶來嚴重的問題,也就是說農藥是一柄“雙刃劍”。在引起農產品污染的重金屬,農業三廢、亞硝酸和農藥等幾個因子中,農藥由于其品種多,毒性高,使用面積大,施用技術難度大,而成為目前農產品安全問題的核心。當前,云南省云縣存在著不合理使用農藥造成的人畜中毒事件,作物藥害普遍、環境污染嚴重、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嚴重制約著無公害綠色食品可持續發展,而且對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助。舉全縣之力抓好農藥安全生產、規范農藥市場、開展規模培訓,減少環境污染,是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利民工程,全方位抓好農藥安全使用勢在必行。
1 主要問題
1.1 農藥經營市場混亂
縱觀全縣的農藥市場,主要有供銷社、農技推廣部門的合作經營者、個體經營戶,其中個體經營戶占四分之三以上。但大多個體經營者基本沒有經過培訓,對農藥了解的知識狹窄,只能簡單照著說明書讀給農民聽,多問幾遍回答都不知所以然,根本談不上給農民全面科學的技術指導。農藥市場品種雜而多,農藥成分標示及使用說明模糊,使用識別不清,往往造成農民在使用過程中要么劑量不足,要么使用超標造成農作物藥害。
1.2 技術指導不到位
由于個體經營者知識匱乏,加之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培訓及跟蹤不到位等多種原因,好多農民沒有及時得到安全用藥培訓和病蟲草防治信息,農民根據感覺防治,蟲害就選敵敵畏、病害就選多菌靈這樣的現象時常在發生。
1.3 防護意識不足
根據調查,在多數農村,多數農民施藥不規范,自我保護意識差,在炎熱的夏季,甚至圖涼快有赤膊上陣噴藥的。不按照操作規程、大風施藥或逆向行走現象普遍存在,不注意更新更換施藥機械,施藥跑、冒、滴、漏現象嚴重。施藥時間掌握不當,還存在夏季正午施藥,造成施藥者中暑、中毒。
1.4 藥害不斷增加
由于大多數農戶不了解農藥特性,為了效果擅自增加用藥量及不按時間用藥,常造成農作物產生藥害。如除草劑要地面潮濕時使用,農民往往不夠條件使用,且加大量或同性質2種混合使用,導致效果不好,同時可能產生藥害。
1.5 環境污染日趨嚴重
走在田間地角,到處可以看到農民施藥后丟棄的包裝瓶袋,在河流、池塘、水井旁配藥和沖洗施藥器械,對農村的環境污染日趨加重。
1.6 過量使用高(劇)毒農藥
據統計,市場上銷售的殺蟲劑以有機磷類為主,其中以敵敵畏、水胺硫磷及其復配劑為主,這些高毒農藥一部分用在林業、糧食作物上外,還大量地用于蔬菜、果樹上,造成農產品中農藥殘留嚴重超標,品質下降,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且隨著有害生物抗性的不斷增加,原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也逐漸被高毒、高殘留的農藥所代替。
1.7 農藥放置不安全
有些農民將農藥隨意放置,農藥用完后的空瓶、空袋及隨地亂扔,造成污染環境引起人、畜、魚類中毒。
2 對策
2.1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級各部門必須充分認識加強綠色農業建設的意義,切實加強對全縣農藥安全使用的領導,積極調動涉農部門加強縱向合作、橫向溝通聯系,進一步規范農藥市場秩序,堅決打擊無證經營,注重加強對個體經營者的培訓,組織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深入到村組開展大規模的技術培訓,讓合理使用農藥深入到千家萬戶中。
2.2 加強農資監管,規范市場秩序
積極調動工商等執法部門,堅決取締非法經營,嚴厲打擊制假、販假、生產和銷售早已明令禁止的劇毒、高毒農藥的非法行為,從源頭上治理不安全隱患。取締販假、售假、無證經營等非法行為,規范市場秩序,切實保護廣大農民的利益。
2.3 加強科技培訓,提高安全用藥意識
全縣上下必須抓住建設綠色農產品安全示范縣的機遇,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利用印發技術資料、出黑板報等多種有效形式,廣泛宣傳病蟲發生防治新技術、新藥械,提高安全用藥的意識,學習和掌握農藥的安全用藥知識與技能,從而把農藥的安全使用技術落到實處。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村組、田間地頭開展農藥使用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技術培訓。做好示范、引導工作,準確提供病蟲情報信息,制定合理、安全的技術防治方案,切實當好農業技術推廣的先鋒和農民朋友的貼心參謀。
2.4 以樣板引路,建立農藥安全使用示范區
全縣各鄉鎮必須根據本鄉鎮的實際,選擇農戶集中、地塊集中的區域農藥安全使用示范區工作,積極開展新農藥、新植保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改進施藥技術和施藥方法,通過建立農藥安全使用示范區,一樣板引路,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為全縣農藥安全使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推廣先進施藥機械
試驗和推廣性能優良、安全可靠的施藥器械,是當前云縣解決手動噴霧器存在“跑、冒、滴、漏”的突出問題的關鍵所在。通過推廣性能優良、安全可靠的施藥器械,有效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農產品農藥污染。農業部門必須根據實際,通過試驗和篩選,及時向基層推介一批質量好、防效好的施藥器械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者,積極為群眾服務。endprint
合理使用農藥
2.6.1 對癥用藥
在生產實踐中,必須全面了解農藥的性能特點和具體防治對象的發生規律,才能選擇安全、有效、經濟的藥劑,做到對癥下藥。當某一種病蟲發生時,要在眾多的農藥中選擇一種對癥農藥進行防治,選擇的辦法是查閱有關資料或者通過試驗證明確定是有效的農藥品種,找準防治對象,做到有的放矢。
2.6.2 適時用藥
各鄉鎮農業推廣部門要切實結合病蟲草害的發生規律,定期發布病蟲發生趨勢,深入村組、田間地頭為農民排憂解難,準確掌握田間動態,適時指導農民用藥,以期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6.3 準確用藥
農藥使用劑量是廣大科技人員在大量試驗的基礎上確定的,一定要按農藥使用說明書量取農藥施用量,使用濃度和單位面積用藥量務必準確。雖然農藥在一定范圍濃度與藥效成正比,但若超過限度,防治效果反而會降低,在造成浪費的同時,增加里對環境污染。噴藥時間最好選擇在晴天10∶00前和17∶00后,并嚴格按照施藥防護標準穿戴防護設備。
2.6.4 合理輪換、混用不同農藥
長期使用一種農藥,病蟲就會產生抗藥性,造成防效下降,在農業技術員的指導下科學合理輪換、混用不同農藥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因地、因時、因病蟲制宜,農戶可根據防治對象買3~4種不同劑型和殺蟲機理的農藥交替輪換使用。同時,可以結合實際,按照混合后不發生不良的物理化學變化、混合后對作物無不良影響、混合后不能降低藥效、混合后使用成本不會增加的農藥混用原則,合理混用農藥,可取得增效和延緩抗藥性的產生,改進劑型性能、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特長,也可兼治多種病蟲。
2.7 依法用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農藥安全使用規定》、《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等有關法規為農藥使用作了明確的規定,農作物病蟲防治工作中應將這些規定作為起碼的要求,認真貫徹,嚴格執行。大力宣傳、引導和提高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農藥的水平和自覺性。
2.8 加大新農藥試驗、示范及推廣力度
農業部門要結合各鄉鎮實際,圍繞建設“高效、安全”綠色農業目標,大力推廣高效、低毒的環保型農藥,做好新農藥試驗示范和篩選工作,為全縣篩選出適用于蔬菜、果樹等經濟作物病蟲防治需要的農藥。同時,對經過試驗、示范和評估的新農藥,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及時向農民朋友發布相關信息,滿足農民農業、林果業防治病蟲害的需要。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